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庫存指數】2024年8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2%
發(fā)布時間:2024-09-03 16:32:39    瀏覽量:10735次    

2024年8月3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4年8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2%,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環(huán)比下降3.2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yè)景氣度有所改善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加碼后,8月以來日均報廢更新補貼申請量破萬,推動終端銷量環(huán)比增長。隨著開學季臨近,家庭購車需求持續(xù)上升。然而,高溫天氣及部分地區(qū)中元節(jié)不購車等因素,對市場需求有一定抑制,加之終端優(yōu)惠力度調整,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依然較重


當前經銷商面臨多重經營挑戰(zhàn),遠未達到預期水平。主要問題包括新車價格持續(xù)下降、新車銷售嚴重虧損,流通資金壓力大,以及市場整體需求持續(xù)疲軟等。多數經銷商在“8.18”購車節(jié)推出了限時活動。調查顯示,85.1%的經銷商組織開展購車節(jié),但成效普遍平平,僅6.5%的經銷商對活動效果表示滿意


從分指數情況看:8月庫存、平均日銷量、從業(yè)人員指數環(huán)比下降,市場需求、經營狀況指數環(huán)比上升

從區(qū)域指數情況看:8月全國總指數為56.2%,北區(qū)指數為55.6%,東區(qū)指數為55.8%,西區(qū)指數為56.2%,南區(qū)指數為61.3%

從分品牌類型指數看:8月豪華及進口品牌指數環(huán)比上升, 合資、自主品牌指數環(huán)比下降

對下月市場判斷:自7月25日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再加力后,推動了車市淡季回暖。據本次調顯示,約有50.6%的經銷商表示,該政策有效推動汽車報廢更新的比例增長,增幅在5%至10%,少數經銷商門店增幅可達20%


本月,多省市的乘用車以舊換新補貼(置換更新)細則陸續(xù)發(fā)布,青海、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重慶等省市均已公布,單車補貼范圍集中在1.5萬上下。中央報廢更新加力,疊加地方置換更新補貼政策陸續(xù)生效,預計對后四個月的乘用車市場將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建議,未來汽車市場不確定性加大,經銷商要根據實際情況,理性預估實際市場需求。同時要加大對“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政策的宣傳”,通過強化服務提振消費信心,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防范經營風險


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說明及區(qū)域劃分標準


1、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說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庫存預警體系”的建設,并從2010年7月開始定期開展汽車、經銷商的庫存調查。2012年,為了更具前瞻性地反應行業(yè)動態(tài),協會經過半年多的研究,構建了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


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的目的:第一,把握市場脈搏。通過對全國各品牌汽車經銷商庫存狀況調查,及時掌握行業(yè)總體狀況,預測未來市場趨勢;第二,輔助調控決策。通過了解經銷商庫存變動,為相關部門制定調控措施提供精準的信息。第三,監(jiān)控運營風險。及時反映汽車市場產銷波動,為廠家合理安排生產計劃,為經銷商制定營銷策略及控制經營風險提供參考。


根據PMI編制的原理,庫存預警指數采用擴展指數的編制方法,以50%作為榮枯線。50%以下均處于合理范圍。庫存預警指數越高,反應出市場的需求越低,庫存壓力越大,經營壓力和風險越大。


為增強庫存預警指數的前瞻和預測功能,借鑒PMI指數構建思路和方法,庫存預警指數在指標設置上選擇與汽車庫存量變動密切相關的指標形成綜合指數,相關指標主要包括:汽車市場總需求、4S店集客量、成交率、價格變動、銷量變動、庫存變動、從業(yè)人數變動、流動資金狀況和經營狀況。


本月經銷商庫存調查對象主要為中國汽車流通行業(yè)百強經銷商集團。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近2000多家4S店,并具有廣泛的品牌覆蓋面,涵蓋國內市場上主要量產銷售的進口、合資、自主汽車品牌55個。

 

2、區(qū)域劃分標準


北區(qū)包含省份及地區(qū):北京、河北、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


南區(qū)包含省份及地區(qū):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北、湖南、江西


東區(qū)包含省份及地區(qū):安徽、江蘇、山東、上海、天津、浙江


西部包含省份及地區(qū):甘肅、貴州、陜西、四川、新疆、云南、重慶、寧夏、青海、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