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第八次新能源·新四化·新出行會議在廣州如期舉辦取得預期效果
發布時間:2021-04-29 22:56:00 瀏覽量:9763次

2021年4月29日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第八次新能源·新四化·新出行會議在廣州如期舉辦,來自國內乘用車行業的涉及新能源業務的眾多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以“創新融合•智行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國內知名機構專家、主流廠商和咨詢公司等對當前的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政策、趨勢、用戶特點、區域市場等做了充分的解讀和前瞻。會后,應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之邀,與會代表參觀了廣汽埃安公司,近距離接觸廣汽埃安的新品,大家對廣汽埃安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更有利于廣汽埃安品牌在業界影響力的提升。

在本次會議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先生代表上級單位致辭并介紹近期政策動態,如基礎設施建設、購車補貼、產能過剩、二手車鑒定、電池回收等;乘聯會會長助理汪海佳女士代表莊宇會長致辭,希望各位嘉賓在會議期間充分交流,凝聚共識,立足數據、創新價值,深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研討;本次會議的協辦單位廣汽埃安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劉飛雷博士致歡迎辭,并與會議代表分享了廣汽埃安對當前汽車產業趨勢的看法,認為未來是多能并存,但電動車的方向是大勢所趨;廣汽埃安自2011年起步以來,經歷10年的跨越式發展,開創了自主企業向合資企業輸出技術和產品的先河,短短10年已開發了四款新能源車,獨立運營的廣汽埃安已進入了“新品牌、新科技、新產品、新智造和新生態”的“五新”時代。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新能源汽車業務副總監殷丹女士做了題為《新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展望》的報告,她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向市場化驅動邁出了重要一步,但需依靠市場化機制盡快啟動A和A0級市場;面對新形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應立足于市場化;融合發展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動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政研中心副主任劉斌博士做了題為《面向碳達峰碳中和汽車產業路線圖研究及政策趨勢》的報告,指出“30•60”碳目標是中國堅守《巴黎氣候》承諾的莊嚴宣示;我國碳達峰和中和時間短于發達國家,所以能源低碳化是唯一碳控途徑;汽車碳排放是全國碳排放主要組成部分,應引導汽車行業實現增量存量結構的優化。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先生為會議做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形勢分析》的報告,他從世界各國的新能源路線差異化,看市場份額漲跌,目前中國占有半壁。縱觀世界汽車,碳排放約束對行業影響深遠,工業巨變在此一刻。他用大量的數據和事實,說明世界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增長期,汽車巨頭們也已紛紛轉向電動車,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會成為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本次會議智庫協辦單位廣州威爾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副總監石巖女士為會議做了《中國新能源市場分析及重點區域剖析》的報告,從所掌握的區域數據看,新能源車和燃油車逐步進入競爭賽道,新能源車仍有很多市場機會,地產車有天然的優勢。智能網聯應用中心總設計師竺大煒先生為會議做了《智電車車主畫像及用戶洞察》的報告,汽車產業格局迎來升級,用戶行為數據將成為研究重點。產品策劃總監程建先生做了《存量時代汽車行業如何做私域新營銷》的報告,后疫情時代汽車行業面臨著外部獲客難,線索轉化難,保客維系難等問題,必須轉變思維構建私域新營銷。會議還邀請了上汽大眾資深主管胡昌晨先生和比亞迪市場經理鐘志華先生做了《點亮你心中的光—上汽大眾聚光ID4X》和《十年磨一劍,漢為觀止》等報告,彰顯主流企業對新能源車市場的信心和做強新能源車產品的決心。這些報告帶領大家厘清思路,更加關注新能源車的走勢和前景。 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車展以“擁抱變化”為主題,各大車企聚焦智能網聯及電動化,發布了多款新能源重磅產品,成為新能源車的秀場,后疫情時代新能源對私市場占比大幅提升,互聯網科技公司從逐步滲透到全面參與,激活了新能源車市場的“創新融合”,為“智行未來”奠定了基礎,這也是本次新能源會議主題的本意和內涵。祝愿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穩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