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福特汽車公司發出公告,宣布重新調整全球戰略和中國布局,福特中國全面升級為獨立業務大區。
福特中國區升格情況介紹
此次改組大幅提升福特中國在福特集團中的話語權,精簡結構有助于福特在中國的發展;大眾、通用、寶馬、豐田等車企早已將中國業務獨立。
架構調整背景——福特中國對全球貢獻率開始收縮
2014年,福特中國的利潤表現有了飛躍式的增長,即便在華合資伙伴分走一半利潤的情況下也一躍成為第二大利潤貢獻市場,但好景不長,從2016年開始利潤表現出現明顯下滑,2017年銷量貢獻率也出現了下降。
新上任中國區總裁陳安寧履歷及在福特中國任職職能
陳安寧將回歸福特,專注于推動福特汽車公司在中國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在重回福特汽車之前,陳安寧曾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過多個領導職務。
陳安寧上任后能否終結福特中國頻繁換帥局面?
福特中國近10年來換帥多次,包括此次的陳安寧在內,10年內共換帥了8人。其中出現了4次中國總裁實質性空缺由亞太區總裁兼任的局面,期間最長一次空缺從2016年6月開始長達14個月,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福特中國業務開始明顯下滑。陳安寧的上任或有望終結福特中國管理層更替混亂的局面。
福特在華發展面臨的窘境
福特在華業務銷量和利潤從去年就開始大幅下滑,而隱藏在銷量暴跌后是產品老化、質量問題頻發、經銷商虧損、人事變動頻繁等諸多問題。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中國車市增速減緩也使汽車市場發展環境更加嚴峻。
福特在華陷入困境的原因
近年來,福特在全球范圍內收縮燃油車業務,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等前瞻性領域,導致其在華新車型迭代緩慢,產品研發投入匱乏。同時此前,福特中國的業務一直由福特亞太掌控,導致福特中國在制造研發等方面的話語權較弱,本土化進程緩慢。
福特中國發展展望
雖然此次福特中國獲得升格,但是若不改變其目前僅持有長安福特15%股權的弱勢地位,恐難將實權真正落到實處,本土化新管理團隊也很難發揮作用;而且按目前進程看,福特能否兌現2025戰略目標尚未明朗。
CAM觀點
l 此次福特重新調整全球戰略和中國布局,福特中國區將從福特亞太區域獨立,升級成為與北美市場并列的兩大核心市場,可謂是福特中國的里程碑。與此同時剛從奇瑞辭職的陳安寧時隔9年回到福特并出任福特集團副總裁、福特中國總裁兼CEO結束了福特中國CEO長達9個月的空缺。福特中國的升格、陳安寧的上任只能說是福特中國業務走上正軌的第一步,無論是福特全球業務還是福特中國業務,均有諸多難題需要解決。
l 福特在華的“至暗時刻”:從2015年起福特全球戰略開始向移動出行公司和科技公司轉型,并主動收縮傳統燃油車業務,大規模將資金轉向投資前瞻性業務。在此背景下從2016年起福特在中國市場長達18月的時間沒有推出新產品,同時又由于核心主導權掌握在福特亞太手中,福特中國缺乏對研發、制造、質量、市場等把控的權限導致沒有本土化產品落地、質量問題頻發、經銷商虧損反水等種種問題,至此今年前三季度福特在華銷量已接近腰斬。
l 福特的幡然醒悟是否為時已晚?:雖然福特中國升格至獨立業務單元,但毫無疑問發展核心還是聚焦在長安福特,目前長安福特股比仍然是長安50%、福特亞太35%、福特中國15%,要由陳安寧及其團隊來主導管理合資公司,那其主導權是否能夠打破股比的限制和壁壘?此前甚有傳言福特打算增持長安福特股份,但從現實來看調整福特亞太和福特中國的股比似乎來的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