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汽車之家
據外媒預測,2018-2024年間,全球按需出行的市場規模或將以30%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大幅增長,其中主要包括了滴滴出行、Car2Go、Hertz Corporation等多家公司。
汽車共享服務的大規模普及,帶動了按需出行市場的發展。消費者的偏好逐漸從擁有汽車,轉變成其它的出行方式,并且增強了環保意識和對創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這一點,從滴滴、Uber等眾多服務平臺的受歡迎程度也可以看得出來。
起初,共享經濟主要受到初創企業和風險投資者的關注,但當下,傳統汽車制造商也蠢蠢欲動,開始千方百計的從這個利潤豐厚的商業領域中獲得更多收益。2018年3月,戴姆勒就通過收購汽車租賃企業Europcar的大部分股權,獲得了歐洲汽車共享平臺Car2Go。
與此同時,按需出行也推動了自動駕駛的發展。例如Uber在自動駕駛領域就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因為他們認為自動駕駛可以幫助企業大幅提升打車業務的收入。據統計,在當前全球的打車服務中,收益的60-80%歸屬于車主,也就是網約車司機,如果自動駕駛能夠替代人工,那么平臺就能獲得絕大部分的利潤。于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就在利益的驅動下,再次提速。預計在未來的5到15年內,這些自動駕駛車輛將使按需出行市場迎來巨大的變革。
全球各國政府對于推行自動駕駛、創建智慧城市,紛紛表示支持。有了政府的鼓勵,按需出行行業也會加速增長。目前,一些國家正在鼓勵人們在通勤時使用車輛共享服務,并將現有的公共車輛替換為電動汽車。例如,在建設智能城市的項目中,維也納示范區域(Vienna Model Region)開發的“按需電動出行”,將會使交通系統與電動汽車共享模式進行有效的結合。
在中國,政府和各地方也在積極地采取行動,支持共享汽車發展,為我國按需出行市場的參與者提供了大量機會。2015年,國務院曾鼓勵汽車制造商推出創新的汽車共享模式。一年之后,國家發改委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共享經濟和完善信用體系的重要指導方針。這些舉措在實際應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中國的按需出行市場做出了有利的貢獻。
德國對于出租車司機的監管十分嚴格,相比之下,按需出行市場的規則相對寬松一些,這也是按需出行市場增長的原因之一。目前,德國的多家車輛制造商都在準備進入按需出行市場,分得一杯羹。寶馬集團就成立了一家名為DriveNow的子公司,專門從事共享出行服務,在按需出行市場上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實際上,目前走在按需出行市場前沿的分別是中國、新加坡和印度等國家。預計整個亞太地區的按需出行行業的規模,到2024年將超過10億美元的基準線,甚至達到20億美元。
但是高速的發展背后,也必然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客戶對于數據隱私和用車安全性還存在擔憂,這些問題也會給按需出行市場的增長造成挑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互聯網使用范圍的擴大,大量信息會通過一些應用程序泄露出去,導致用戶遭遇到網絡安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