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長城汽車在保定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歐拉ORA,并公布了將在一年之內上市3款車型的時間表,其首款車型歐拉iQ將在8月底開幕的成都車展上率先上市。
長城歐拉品牌推出背景
自主車企紛紛布局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的發展規劃已經遠遠落后,在雙積分政策即將落地的大背景下,只有發展新能源汽車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之中獲取立足之地。
歐拉首款產品iQ簡介
歐拉iQ前臉采用了封閉式進氣格柵凸顯新能源身份,兩側加入了類似通風口的設計。新車尾部打造較為圓潤,貫穿式的尾燈中央布置了歐拉品牌的英文標識ORA三個字母,設計簡潔而不失科技感。
歐拉后續產品規劃
根據規劃,歐拉在未來3年內將有4款產品陸續上市。作為長城旗下獨立純電動汽車新品牌,歐拉將分為兩大系列,iQ系列和R系列代表了歐拉品牌在未來發展的兩個不同的定位,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歐拉ME平臺介紹
歐拉品牌產品誕生于全新ME平臺,ME平臺是長城汽車專屬打造的純電動平臺,可使純電動車型重心比燃油車低15%。同時,ME平臺輕量化指數可達85%,在可擴展性、安全性、動力及配置方面都具有亮點,并且將支持城市路況下L3級別自動駕駛。
歐拉品牌的渠道銷售策略
歐拉品牌以終端網點為基礎,著力拓展大客戶資源,同時規劃探索新零售模式,與傳統渠道形成三位一體架構。歐拉出行將“分時租賃+網約車+長短租”作為核心業務板塊,拓展包括金融、二手車以及保險等部分在內的后市場產業鏈,打造“出行新生態”。
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布局和技術儲備
長城很早就開始了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并在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目前,長城已經在日本、美國、奧地利、德國等地建立了6個海外研發中心,在新能源技術,燃料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劃和發展。
歐拉的發布使長城在新能源領域形成階梯式布局
從定位小微車型的品牌歐拉到緊湊級合作品牌光束汽車,再到中大型WEY PHEV,加上大型XEV平臺的高端品牌組合,使長城汽車在新能源的不同領域做到了全覆蓋。
歐拉品牌發展展望
伴隨著歐拉品牌的正式發布,長城汽車吹響了進軍新能源市場的號角。從短期來看,長城汽車以共享出行作為切入點,借助出行平臺解決雙積分的燃眉之急是最為立竿見影的方式。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小微型電動車的市場占有率呈下降態勢以及歐拉獨特的“K-car”設計基因等等不確定因素都將對其未來發展形成一定隱患。
CAM觀點
繼與寶馬敲定合資合作之后,發布獨立新能源品牌——歐拉ORA可謂是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重大舉措。歐拉品牌定位“新一代電動小車領導者”,可見長城的“野心”并不僅僅滿足于領跑SUV領域。和歐拉品牌一同發布的還有微型/小型電動車專用平臺ME平臺和歐拉品牌首款量產車型IQ 。IQ車型定位緊湊級跨界SUV也不是出自ME平臺,IQ無論是定位還是平臺應用似乎都更像是游離于歐拉品牌之外的車型,這似乎也體現面對雙積分壓力長城在新品牌規劃中的倉促。
短期:歐拉將是長城應對新能源政策的救命稻草:歐拉的銷售模式長城鎖定在了傳統終端+網約車平臺+電商+自建歐拉出行的組合銷售策略。在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和網約車出行野蠻生長的背景下,以微型/小型電動車作為切入點,迅速上量并非難事,而且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在未來的兩到三年里或能解長城的燃眉之急。
長期:歐拉發展之路道阻且長:得益于分時租賃等移動出行發展,小/微型車近兩年復蘇跡象明顯,但新能源未來消費主力終究要回歸私人消費市場,在眼下國內的消費市場,大量消費者還是期待購買一輛車盡可能滿足全家需求,定位于城市代步用的歐拉,在很多場景下是不夠用的。因此,歐拉品牌的長遠發展的好壞幾乎能和歐拉出行劃上等號,歐拉出行能否在眾多車企的同類服務中脫穎而出,還需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