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吉利汽車在杭州灣研究院正式發布了BMA模塊化平臺,該平臺專門針對緊湊型車型開發,可適用于A0至A+級,涵蓋SUV、轎車、跨界車、以及旅行車和MPV等多種車型。
吉利BMA模塊平臺特點
BMA平臺是一個完全由吉利自主研發、歷時四年打造的模塊化平臺,除了具備其他模塊化平臺高度靈活的可擴展性和規模效應的優勢外,BMA平臺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優勢。
新平臺發布背景——吉利正處于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吉利銷量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連續多年超額完成目標銷量,按此發展趨勢,對于“20200戰略”200萬輛目標的實現持樂觀態度。
BMA和同門CMA平臺的差異
BMA 平臺是由吉利完全自主研發的模塊化平臺,不含四驅;CMA平臺則是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研發,與BMA平臺有緊湊級車的重疊,成本高于BMA平臺,包含四驅。兩者定位不同,但可在吉利旗下品牌之間對不同定位產品采取差別配置,形成規模化效應。
吉利再推BMA平臺的戰略考量
吉利自主品牌的主銷車型集中在緊湊級及以下的產品,且多數現有的平臺較為老舊,產品力正被逐漸削弱。BMA平臺的應用將提升吉利自主品牌產品力,同時維持成本與價格優勢。未來,BMA平臺將延伸至寶騰品牌,進一步提升寶騰品牌優勢,助力吉利打開東南亞市場,為吉利全球化戰略服務。
吉利平臺戰略的變遷
吉利的平臺戰略主要分為三大階段。目前正經歷著由早期的傳統平臺向模塊化平臺過渡和變遷過程,未來實現全模塊化平臺的最終目標。
自主品牌全面跨入模塊化平臺戰略階段
除吉利外,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車企選擇模塊化平臺發展,包括北汽,廣汽,一汽,奇瑞等都已公布其平臺化戰略,通過模塊化和技術通用化等措施提高零部件的共用率,降低成本,縮短開發時間。
如何迅速提升規模效應是自主模塊化平臺戰略面臨的挑戰
模塊化平臺研發投入巨大,后期車型銷量需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幫助公司節約成本;奇瑞T1X、M1X平臺布局全面,但車輛銷售規模仍然有限,大眾MQB平臺預計用8年時間達成規模效應目標,因此對于吉利來說如何提升規模是一大挑戰。
CAM觀點
l 繼采用與沃爾沃聯合打造的CMA模塊化平臺的領克車型問世后,此次吉利完全自主研發的BMA模塊化平臺的發布可謂是吉利在產品層面上又一個里程碑,也將助推吉利“精品車3.0時代”更上一層樓。除了BMA之外,吉利后續還將推出AMA和DMA兩個模塊化平臺,屆時吉利在模塊化平臺上將形成矩陣型,在平臺技術上有望與國際主流車企看齊。
l BMA與CMA如何互補與促進:BMA平臺覆蓋A0級和A級車型,CMA平臺支持最大軸距2850mm覆蓋A級和B級車型。不難發現BMA和CMA重疊覆蓋了國內最主流的A級車細分市場,而毫無疑問BMA平臺車型在同級別車型上較CMA有成本優勢,因此在同一細分市場兩個平臺能對不同定位的產品來差別適配,與此同時兩平臺間部分發動機和電子模塊又是共用的,平臺之間也能形成規模效應。舉個例子就是CMA應用于領克的A級車,BMA應用于吉利品牌的A級車。而吉利后續將推出的AMA和DMA兩個新模塊化平臺也無疑將會延續同樣的產品哲學。
l 模塊化平臺成本優勢體現在規模效應,但如何提升規模是一大挑戰:模塊化平臺最早由大眾集團開始應用,隨后其他主流車企也開始效仿,吉利也是其中之一。后來者們都在發力追趕,不過模塊化平臺之爭除了時間上的優勢之外,關鍵還是在于誰的效率更高、更快的提升規模、更加標準化。
如需CAM的ppt報告,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乘聯會官網,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