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城高溫高濕的天氣到來,京城的車市依然沒有回升的跡象,炎熱的酷暑天氣進一步影響了京城汽車市場,人氣大減,二手車市場更是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平行進口車在降稅和漲稅已經明朗的情況下,市場略有回升,但京城汽車市場整體仍呈現平淡冷清的狀態。
一、關于7月份京城汽車銷售市場綜合分析
1、由于關稅政策的綜合影響,已經明朗,京城進口車市場出現了穩定的現象,由于京城6月份汽車市場處于低谷狀態,相比較之下7月份汽車銷售市場略有回升。
2、由于進口汽車關稅政策明確,7月份進口車市場呈現補庫存和清庫雙重影響,進口車銷售市場略顯回穩,帶動了新車市場環比6月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3、平行進口車市場不但增加了進庫量,而且部分車型出現了漲價,主要受進口關稅增加的因素影響。
4、京城二手車市場7月份交易出現了下滑,主要影響因素有受京城進京申請的嚴控影響,外地二手車經銷商和消費者,大幅度減少了進京交易二手車的人氣,交易量明顯下滑。還有在高溫高濕的天氣影響下,京城消費者也大大降低了看車的熱情。
5、新能源汽車和新車取得購車資質都需要在雙月實現,因此單月份只能等待和觀望,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各種信息非?;钴S,京城消費者大多關注新車型,和高行駛里程,因此觀望情緒很強。雖然京城申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隊伍龐大,但實施購買的人并不多。
6、由于京城汽車銷售市場嚴重不景氣,和各種制約因素突出,特別是上半年形成汽車銷售市場綜合經濟效益很低,京城汽車銷售出現了加快退市的現象。在京城不斷強化疏解的大環境下,在京城和京津冀大環境壓力巨大的條件下,京城二手車、汽配、汽車用品、汽車維修市場環境越來越嚴峻,疏解力度越來越大,因此,不僅汽車銷售市場,而且汽車后市場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
二、關于京城目前重要政策信息輿論及其影響
(一)、交管部門明起推出8項便民政策
8月1日起北京交管部門正式推行“四個減免、一證即辦、一窗通辦、自助快辦”等8項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便民惠民交管服務舉措。
措施1 申請材料“四個減免”
措施2 簡單業務“一證即辦”
措施3 普通業務“一窗通辦”
措施4 個性服務“自助快辦”
措施5 拓展網上服務覆蓋面
措施6 健全社會服務網絡
措施7 推進車檢程序優化
措施8 延伸農村交管服務
9月初,交管部門還將陸續推出多項便民服務措施。8月1日起新的便民措施正式實施后,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
(二)、8萬余公車統一標志將納入平臺統一管理
北京開始了公務車輛車載信息化終端設備的安裝和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市級黨政機關6900余輛公車已經安裝完成,按計劃,到今年第三季度,各區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5萬余輛公車也將被納入全市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最終8萬余輛統一管理,真正實現“全市一張網”的目標。
紅色的標識為黨政機關公務用車;
黃色的標識為事業單位 公務用車;
藍色標識為國有企業公務用車;
綠色標識為企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保障用車。
(三)、公安部放大招20項交通管理“放改服”改革新舉措陸續實施
日前,公安部部署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交通管理服務便利化工作,并公布了簡捷快辦、網上通辦、就近可辦等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9月1日起全面啟動推行。
今年以來,公安部深化公安改革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為進一步深化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集中推出4方面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
在改革窗口服務方面推出4項,實現“一次辦、馬上辦”。申請材料四個減免。身份證明免予復印,申請表格免手填寫,車輛識別代號免費拓印,相關部門證明憑證實現聯網的逐步免予提交。18類業務一證即辦。對補換領駕駛證等車駕管業務憑本人身份證明一證即辦。普通業務一窗通辦。整合車駕管業務窗口,推行繳費電子支付,實現“一次排隊、一次受理、一次辦結”。個性服務自助快辦。推廣使用自助服務終端,提供補換領駕駛證、機動車選號、交通違法處理等多種自助服務,減少窗口排隊等候。
在“互聯網+交管服務”方面推出4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交管服務網上辦理。按照“應上盡上、全程在線”的要求,實行駕駛人考試預約、機動車選號、補換領駕駛證、申領免檢標志等交管業務網上辦理。政務信息網上互通。簡化互聯網平臺面簽程序,推進與可信身份認證平臺對接,實現身份信息“一次采集、多點可用”,提升網上服務體驗感和便捷度。安全教育網上學習。試點駕駛人審驗教育網上申請、網上認證、網上學習。交通事故網上處理。推進與法院、保險機構的數據信息共享,推動實現車損事故網上定損、理賠。
在延伸下放業務方面推出8項,實現“就近辦、便捷辦”。社會服務網點代辦。由汽車銷售商、二手車市場、保險等單位代辦新車注冊登記、二手車轉移登記等車駕管業務,提供購車、選號、投保、繳稅等“一站式”服務。郵政服務網點代辦。由遍布城鄉的郵政網點代辦補換領駕駛證/行駛證、申領免檢標志、自助處理交通違法等業務。延伸農村交管服務。利用鄉鎮政務服務網點等辦事窗口,代辦摩托車登記、補換領駕駛證等業務,打通農村服務“最后一公里”。推進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建立“警保聯動”機制,快速處置財產損失事故。實行車輛全國“通檢”。全面推行小型汽車、貨車和中型客車跨省異地檢驗,更好方便群眾出行,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推進車檢程序優化。推行網上預約檢驗,網上申領免檢標志。便利車輛異地轉籍。試點非營運小型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便利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省內居民持身份證全省范圍內直接申領小型汽車駕駛證。
在加強監督管理方面推出4項,保證“依法辦、規范辦”。堅持放管并重、放管結合,本著“業務延伸下放到哪里,監管就跟進到哪里”的原則,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加強智慧監管建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確保放而不亂,保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附: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明細(詳見專題)
(四)、二手車經理人信心指數下降,今年整體預期并不樂觀
我們看二手車市場,2018年1月-7月,整體二手車經理人指數的調查數據都是在50%以下,都在榮枯線之下,這表明二手車經銷商對市場的信心是不太足的。相比于6月份,7月的二手車總需求量、線上線下集客量、銷量都是下降狀態。二手車庫存量相比6月明顯呈現增加的趨勢。
但在8月,也許會苦盡甘來。調查顯示,經銷商預計2018年8月份二手車市場會有好轉,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以及新車市場的活躍度,帶動二手車市場出現相對好轉。二手車經理人的信心指數有望在8月份達到了53.5%,處于榮枯線之上。
總體來看,上半年因多個政策實施,汽車流通市場出現波動。新車進口車市場因關稅調整出現短期銷量暴跌,但在稅率調整完成后,相信進口車市場下半年會逐漸向好發展。二手車市場因全國限遷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車源流通性增強,銷量持續走高。但受到金融“去杠桿”等政策影響,經銷商庫存融資可能會出現困難情況,因其又需要確保安全健康的現金流,所以下半年二手車商有可能將壓縮利潤空間,持續促銷走量。
(五)、將實施新車國六排放標準
根據目標,2020年與2017年相比,全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減排20%,交通領域大氣污染物減排30%,各區降塵量下降30%。
針對柴油貨車等移動源污染治理,將調整運輸、車輛結構,減少柴油車使用。
建設貨運鐵路網,到2020年全市貨物到發鐵路運輸比重提高到10%。
提高公交、郵政等車輛的電動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車達到40萬輛左右。嚴格監管,減少污染排放。實施新車國六排放標準。2018年9月底前,將低排放區擴展到全市域,嚴格執行禁行限行規定,每年完成150萬輛(次)的重型柴油車檢查,閉環管理超標排放的柴油車。
2019年底前,制訂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備案和標識管理政策,分行業建立使用備案、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制度;2020年起禁止使用未經備案、無環保標識的非道路移動機械。
新機場基本使用新能源運營保障車輛、地面支持設備,首都機場到2020年近機位全部實現地面電源供電。
三、關于影響汽車市場的若干信息分析
1、汽車產業新四化不斷推進,即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
2、汽車產業股比限制放開
中國汽車行業股比限制放開正式劃定了時間節點,據了解汽車行業將分類別放開股比限制,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隨著乘用車領域股比逐漸放開,中國汽車市場將逐步受市場主導,同時也會讓汽車產品多樣化進程加速,外資車企在華發展枷鎖也將得到進一步解除,形成“鯰魚效應”。
3、上半年全國電商零售額同比增長30%
4、中低檔二手車價格走低,京城二手車交易走向冰點
5、高不成低不就新能源車市現短時尷尬
6、新能源號牌有限期延長中簽者持幣代購觀望情緒濃
7、副中心智慧道路有望全面升級
8、放寬開戶限制更多外國人可炒A股
證監會放開兩類外國人A股開戶限制,涉及61個國家和地區
9、花鄉二手車市場很快就會疏解(豐臺區政府領導接聽12345熱線)
10、北京新機場明年6月30日竣工
11、重型柴油車提前實施國六標準
12、中央、市級新能源車補助不超過車價60%
2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