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月度分析】2020年6月汽車市場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0-07-29 13:42:49    瀏覽量:27622次     下載

一、2020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1.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5.4萬輛,環比5月的零售增長2.9%,由此實現3-6月的持續4個月零售環比增長。6月零售同比下降6.2%,但19年6月國五低價甩貨導致零售基數偏高是非正常的,因此分析主要看6月環比走強,上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的V型走勢體現出疫情后的促消費政策引導市場恢復效果良好。
今年年初疫情以來車市1到6月增速為-20%、-78%、-40%、-3%,2%,-6%。疫情后回升幅度較強。近期的4-6月的環比增速企穩,也就是疫情以來呈現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得以確認。

    20年1-6月的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770萬輛,零售同比累計下降23%,今年累計銷量同比凈減224萬輛,約占去年零售總量11個百分點。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節偏早和疫情因素的影響,分段看,1-6月損失218萬輛,5-6月損失只有8萬輛。

2.近年狹義乘用車批發走勢 

    6月廠家批發銷量170.0萬輛,同比增長0.9%,環比增長3.7%。這也是持續兩個月的批發正增長。6月是上半年結束,部分廠家和經銷商都在實施各種強有力的措施促進銷量的提升。
    19年車市的批走勢出現前高后低趨勢,對2020年年初壓力很大,但今年國六延期實施后的庫存增量對批發回穩有促進作用。

    1-6月累計批發銷量766.0萬輛,同比下降22.9%,同比減少了222萬輛。。分段看,1-6月損失240萬輛,5-6月增長10萬輛。

3.近年狹義乘用車生產走勢 

    6月乘用車生產174.0萬輛,同比增長13.1%; 6月豪華車生產同比增長37%,目前歐洲汽車零部件的供應鏈逐步復產,供應鏈斷鏈風險基本消除。
目前海外的零部件供應鏈風險備受重視,各廠家逐步提升零部件庫存和整車庫存,應對供需波動風險的能力提升。

    1-6月累計生產745.9萬輛,同比下降23.1%,產量減少230萬輛。分段看,1-6月損失240萬輛,5-6月增長10萬輛。

4.產銷庫存月度變化特征

    6月廠家庫存增加了3.9萬輛, 6月國五生產截止前的生產增長不大,日系品牌生產表現出色。6月的渠道庫存相對增加0.7萬輛,4-6月的經銷商庫存持續小幅補充。
    由于1-6月的經銷商庫存相對偏低,各廠家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復產復工效果突出,因此終端庫存合理回補。

5.狹義乘用車價格走勢特征

    2020年長城市場價格走勢總體平穩,整個車市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增大和縮小的情況。1-2月度整個車市處于在疫情下的冰封狀態,3-6月冰封之后恢復市場,持續保持原有運行特征走勢,既沒有爆發式的促銷增長,也沒有供不應求的促銷大幅收縮。

6.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征

    6月SUV零售同比增長1%,其中B級SUV同比去年6月增22%,A級SUV同比去年6月增4%,大眾等合資SUV較強,自主的長安、長城等SUV表現突出。

7.狹義乘用車國別增長特征

    6月零售同比下降7%,。合資各車系表現分化,日系批發表現優秀。零售看的日系、美系、德系表現較強。

    6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5.9%,低于德系品牌的27%;但日系批發份額達到26.4%,高于德系的25.9%,日系主力品牌全面走強。

8.疫情不是打垮自主的工具

    每次出現市場下滑后,都是自主品牌率先反彈,自主也是09年、16年表現祖強的,但這次疫情后自主品牌陷入低迷。
    6月主力自主廠家零售表現較強。但分化嚴重,疫情不是淘汰賽,不能通過疫情把自主打垮。

    2020年6月份自主品牌份額32%,較前幾年的份額下降較大,份額重歸谷底,最差水平。自18年6月以來,連續20個月的自主品牌份額都同比下降較大。19年的全年份額下降速度仍然較大。20年的疫情下的自主品牌份額2-3月回升。隨后下降較大。
    6月開始的救市政策出臺,行業利好。自主6月開始劇烈下滑,原因是合資和豪華的恢復較快。

9.2020年6月品牌產銷特征

    車企分化走勢加劇,SUV增長紅利不復存在,新能源市場高增長也逐步降溫,合資向下布局入門級市場,存量競爭白熱化,自主品牌份額逐漸被擠壓。多數企業體量持續低于盈虧平衡點,預計部分企業將逐步深化車型精簡及整合平臺策略優化成本。
    6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9%,市場份額創出14.9%的歷史新高。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和豪華車型促銷折扣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迅速引領細分市場回暖。6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同比下降7%,環比增長3%;但自主品牌總體壓力較大,6月零售同比下降16%,且環比5月持平,市場份額32%,創出了近年來的新低。
    本月主流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領軍品牌的走勢總體較強,但車企零售分化越加明顯,部分中小車企生存艱難。6月主力廠家零售表現與同期排名有較大變化,長安、吉利、紅旗等自主廠家零售較強,主要是新品推動和民族情結推動較好。

10.新能源與傳統車走勢對比

    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萬輛,同比下降35%,環比增長20%。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77萬輛,同比下降11%。純電動的批發銷量6.7萬輛,同比下降40%。6月電動車高端化趨勢明顯,A級及以下電動車同比下降56%,B級及以上電動車同比增長8倍。6月獨資與合資新能源表現較強,成為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
    6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公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第53號令“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
    此次《積分辦法》修改明確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此外,《積分辦法》修改的主要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是增加了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的措施。為引導企業加大節能技術研發投入,《決定》對生產/供應低油耗車型的企業在核算新能源汽車積分達標值時給予核算優惠,考慮到隨著油耗達標要求逐年加嚴,符合低油耗標準的車型技術難度和成本逐步增大的實際情況,2021至2023年逐步提高低油耗車型核算優惠力度,從0.5倍、0.3倍逐步過渡到0.2倍。
    二是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積分靈活性措施。為降低積分供需失衡風險、保障積分價格,《決定》建立了企業傳統能源乘用車節能水平與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結轉的關聯機制,企業傳統能源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達到一定水平的,其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可按照50%的比例向后結轉。
    三是豐富了關聯企業的認定條件。允許同一外方母公司旗下的合資企業間、國內汽車企業與其持股的境外生產企業所對應的授權進口供應企業間轉讓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 


    發改委:積極推進汽車更新置換和回收處理
    6月16日,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發改委將重點以高質量的供給來適應、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積極推進家電、汽車等更新置換和回收處理,順勢而為促進消費新業態加快發展、完善提升。

   
交通運輸部:指導督促各地做好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推廣
    6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做好交通運輸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表示,要推進交通運輸綠色消費發展,指導督促各地進一步做好新能源公交車、出租汽車推廣應用,逐步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實現電動化和清潔化。

   
兩部委發布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6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第32號令和第33號令,分別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自2020年7月23日起施行。

   
工信部: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6月8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動力電池供應商要重點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的防水保護、高壓線束、車輛碰撞、車載動力電池、車載充電裝置、電池箱、機械部件和易損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住建部:為加強和完善加氫站技術發展
    6月1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國家標準《加氫站技術規范(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本次修訂稿增加了液氫相關技術內容,補充完善了氫儲存系統及設備技術、氫氣加氫機技術等方面的內容。

2. 地方政策

    海南省委書記:2030年將不再銷售燃油車
    2020年6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在介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有關情況時,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表示,到2030年海南將不再銷售燃油汽車。

    三亞七月起新能源汽車免收停車費有效期為3年
    三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印發的《三亞市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暫行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該市享受停放服務費的減免優惠。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在三亞行政區域內的停車設施停放均按《暫行規定》執行。自7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在三亞每日22時至次日8時免收停車費。規定有效期為3年。

1.山東發布國內首個省級氫能中長期規劃

    6月24日,山東省舉辦解讀《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發布會。規劃將“三步走”,同時六城聯動,培育壯大“魯氫經濟帶”,重點突破七大工程,通過七項措施,為氫能戰略保駕護航。

2.河北省首座商業化運營固定加氫站開建

    河北省首座商業化運營固定加氫站——張家口緯三路加氫站開工建設,標志著張家口氫能保障供應體系一期工程正式邁入建設階段,也標志著該市氫能源基礎設施網絡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
    為進一步助力氫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近日,張家口市發布《張家口氫能保障供應體系一期工程建設實施方案》,計劃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氫氣產能實現10000噸/年,一期工程建設16座加氫站,其中2020年底前建成10座,2021年6月底前建成6座。

3.河南居民充電樁用電報裝“提速”

    鄭州供電公司表示,得益于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新實施的《充電設施用電報裝管理指導意見》,僅僅只提供了一張身份證,電力部門就受理了我的充電樁報裝用電申請。
    為了給廣大新能源汽車客戶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充電體驗,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產業發展,去年以來,國網河南電力在深入摸排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組織人員編制了指導意見,并于今年6月上旬在全省印發、實施,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用電報裝工作。
    《指導意見》有效解決了因全省各地政策差異而導致的用電報裝難題。《指導意見》還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報裝辦法,規范了報裝資料、供電容量、投資界面和運維安全責任、業務流程、電價標準等方面的內容,為促進我省充電設施規范建設、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1.深圳: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推廣允許持有居住證申請指標

    6月10日,深圳發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措施,包括:放寬個人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允許持有居住證來申請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擴大個人增購新能源小汽車車型范圍;新購新能源小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綜合使用財政補貼;在全市路內停車位,新能源汽車每日免首2小時臨時停車費。

2.深圳出臺措施促新能源汽車推廣購車補貼2萬

    2020年6月7日,深圳市印發《深圳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措施》,文件從五大方面采取措施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自2020年6月7日起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止。
    《措施》放寬了個人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允許持有效深圳市居住證的非深戶籍人員,及持有效身份證明并按本市公安機關規定辦理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的華僑、港澳臺地區居民及在本市辦理簽證或居留許可的外國人申請深圳市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
    針對新能源小汽車購車補貼,《措施》規定,對新購新能源小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綜合使用財政補貼,其中新購純電動高級型或經濟型乘用車補貼2萬元/車,新購插電式混合動力高級型乘用車補貼1萬元/車。

4.深圳追加新能源指標數量申領條件放寬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的通告。具體內容如下:一、使用2020年追加的小汽車指標額度,調整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中“居住在本市”的情形,面向個人投放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允許持有效深圳市居住證的非深戶籍人員,及持有效身份證明并按本市公安機關規定辦理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的華僑、港澳臺地區居民及在本市辦理簽證或居留許可的外國人申領。審核時,不要求持居住證人員最近連續24個月以上在本市繳納(不含補繳)基本醫療保險;不要求華僑、港澳臺地區居民、本市辦理簽證或居留許可的外國人近2年內每年在本市累計居住9個月以上。其他要求不變。二、使用2020年追加的小汽車指標額度,面向個人投放混合動力小汽車指標,允許名下僅有1輛在深圳市登記的小汽0年6月汽車消費走勢回升巨大

    6月汽車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8%,已經算很好。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26億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9914億元,下降1.0%。
    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155869億元,下降10.9%。
    18-19年的汽車消費相對低迷,入門級消費依舊不足,中高端消費升級表現突出。20年的汽車消費在年初受到春節因素影響,隨后受到疫情影響,目前逐步回升。7月后汽車對消費貢獻為正。

3.2020年6月汽車產量回穩

    分行業看,6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2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汽車制造業增長13.4%;
    今年6月的汽車生產231萬臺增長20%是較大的增幅,其中轎車的增速5%,也是去年的特殊因素的影響的高增長。

4.20年汽車增加值低位起步

    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4.4%,增速較4月份回升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53%。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
    20年6月的汽車增加值13%,處近期高位,好于去年走勢。18年汽車業增加值增5%.,19年汽車業增加值1.8%,是低于制造業增加值平均水平,今年增速回升,為制造業穩增長貢獻較大。

5.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7萬降17% 
  
    分產品看,6月份,612種產品中有355種產品同比增長。汽車231.1萬輛,增長20.4%,其中,新能源汽車11.4萬輛,下降18.6%;??紤]到19年6月的6萬的較低增速,今年增速的表現相對較好。

6月份日均轎車生產2.9萬臺,同比增長4.9%。轎車去年6月日均2.7萬臺。今年由于市場需求回暖,6月生產走走強較好。。

    近兩年商用車強,乘用車弱。19年消費結構進一步不利于消費,轎車生產增速偏低,弱于汽車平均增速,SUV的生產增速低于汽車總體增速,成為抑制消費的低迷因素。
    18年全年生產新能源車130萬臺,較17年增4成。。18年新能源乘用車100萬,繼續保持較強的高增長走勢。19年生產119萬臺新能源車,增速-1%的偏弱。。20年1-6月生產40萬臺新能源車,增速-19%的偏弱。

6.20年6月汽車投資力度負增長

    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1603億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個百分點。。 
    2020年6月汽車投資回暖明顯, 新能源降溫導致汽車行業投資低迷問題逐步改善。

四、汽車集團和企業走勢

    今年的車市呈現乘用車市場弱,卡車市場強的乘弱卡強特征。尤其是4-5月的卡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33%和53%,6月卡車仍保持保增長,這明顯體現汽車市場的生產與消費類市場脫節特征。
    第三是地方發債刺激基建。今年全年國債、特別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額加總達到約8.5萬億元。發行進度與2018、2019對比,今年的地方債提前下達金額數較大,進度明顯快于2018年和2019年。專項債的大規模發行、使用,對穩投資、穩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地方債資金主要投向各類工程和基礎設施項目,刺激基建、工程類車輛和工程機械進入上升周期。
    同時,今年的治理超載力度仍較大,營運客戶需要購買適應新法規標準的新車。

1、20年汽車商強乘弱局面稍有改變

    自2017年以來,乘用車市場相對持續走弱,而商車市場相對持續走強,這是政策推動商用車走強,而消費不旺導致乘車需求低迷。今年的政策主要支持卡車市場,歷次的對乘用車支持政策沒有推出。

2、20年汽車市場增長較強

    19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576.87萬臺,累計增速-8.1%;12月汽車總計銷量265.83萬臺,同比增長-0.1%,環比增長8.2%。
    20年累汽車總計銷量1023.1萬臺,累計增速-16.9%;6月汽車總計銷量229.97萬臺,同比增長11.8%,環比增長4.8%。。相信2020年未來廠家的銷量預計會有改善。
3、1-6月主力車企集團的表現均較好

    20年車市走勢不強,各集團因為優勢板塊的差異化市場需求而走勢分化。
    長安、一汽表現優秀,其中的卡車和乘用車版塊表現均很好。
    國有大集團表現分化,上汽、東風的表現都有壓力。
    民營自主核心企業的表現很好。長城、奇瑞和華晨的今年表現相對較強。比亞迪表現相對穩健。
    因為新舊動能轉換和新能源車持續盈利壓力,自主品牌中小企業分化嚴重低迷。

    近幾年國有6大集團表現持續分化,三大三小的格局日益復雜,上汽和一汽東風總體表現較強。上汽前期一枝獨秀,一汽和東風表現相近。
    近期北汽表現很不錯。長安去年末強,近期調整。廣汽近期走勢平穩。而地方國有集團的華晨表現相對較強,江淮仍有走強潛力。

    2020年6月車市相對較強,半年末走勢分化。主力廠家大部分出現持續上漲。部分企業相對穩健,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根據乘聯會信息,2019年1-12月乘用車廠家批發銷量增速-9%是歷年最低的,弱于汽車市場走勢。
    20年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5.4萬輛,環比5月的零售增長2.9%,批發走勢平穩,實際熨平了零售的劇烈波動。

    一汽大眾6月領軍,上海大眾穩健。乘用車主力廠家成為三大陣營,正常月度前2強在月均15萬左右,中間在月均10萬水平,后面的在月銷8萬臺左右。6月主力車企表現分化,疫情下市場混亂。
    6月主力廠家零售表現與前期排名有波動變化,豪華車市場總體較強,同時吉利、五菱、長安等自主廠家零售較強,主要是購車需求偏剛需為主,拉動高性價比車型表現良好。原因有幾方面:其一,是6月購車需求偏剛需為主,拉動高性價比車型和高端換購需求為主;其二,是各品牌區域市場有側重,消費市場恢復與疫情下降水平相關,促成部分區域優勢品牌的快速恢復;

6、商用車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上市市場總體走走勢較強,1~6月份同比增長6.5%,而且二季度同比增長在50%左右水平,呈現歷年少有的二季度走平特征。

    商用車市場主力的廠家是東風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和北汽福田等,其中東風表現較強,福田和五菱表現相對較強。重卡中的中國一汽和中國重汽表現都很好,部分二線企業走勢仍有壓力,

6、微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20年累微型車銷量46.6萬臺,累計增速-8.6%;6月微型車銷量10.86萬臺,同比增長56.1%,環比增長-1.4%。
    20年累微客銷量15.55萬臺,累計增速-23%;6月銷量3.53萬臺,同比增長26.1%,環比增長-9.2%。
    20年累微卡銷量31.05萬臺,累計增速0.7%;6月銷量7.34萬臺,同比增長76.2%,環比增長2.9%。。

    20年的6月的五菱走勢相對很強,東風恢復,而6月其他廠家分化。金杯、長安走勢改善,微車其他企業走勢壓力仍較大。

7、輕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20年累卡車銷量188.86萬臺,累計增速11%;6月卡車銷量42.02萬臺,同比增長71.9%,環比增長2.2%。
    20年累輕卡銷量100.06萬臺,累計增速3.9%;6月銷量23.74萬臺,同比增長81.5%,環比增長10.4%。。
    卡車高增長主要是國三柴油車淘汰的影響。近期各地采取強力措施打擊假國三,帶來巨大換購增量。 2018年,國務院發布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及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型和重型柴油貨車100萬輛以上。北方重點區域市場上的國三車可能要遠遠超過100萬。由于柴油假國三問題嚴重,因此很多地方采取多管齊下的政策,讓國三老舊貨車舉步維艱,不得不換車。這也導致換車剛性需求的增加,一季度沒換車,之后必須加速更新,否則無法上路正常經營,預計該利好因素或將持續到年底。

    20年1-6月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福田和東風走勢超強,江鈴、江淮的輕卡表現平穩。
    主力車企的福田保持超強的龍頭地位。長城皮卡走勢很好。
    長安的輕卡走勢很強,從微卡強勢企業升級成為輕卡第二強勢企業。

8、中重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9年全年累計中重卡銷量131.36萬臺,累計增速-0.9%;12月銷量10.47萬臺,同比增長8.2%,環比增長-7.5%。 
    20年累中重卡銷量88.8萬臺,累計增速20.3%;6月銷量18.27萬臺,同比增長61%,環比增長-6.7%。
    重卡高增長主要是電商物流拉動公路運輸的需求增長。疫情影響下的居民消費電商化趨勢進一步強化拉動物流運輸。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3.5%;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食品類和使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7.0%和14.9%,服裝類商品下降6.8%,各地消費券對社零消費刺激得到多機構的測算驗證。食品類的高增長對物流體系的要求很高,生鮮冷鏈等運輸也是體系化的倉對倉、倉到站、店到家的卡車組合配送體系。物流的倉對倉運輸,重卡優勢更明顯。重卡市場超火爆景象已經延伸到進口車,今年5月雖然乘用車進口下滑50%,但進口重卡同比增長61%,體現物流的高端重卡需求高漲。
    同時也有國三淘汰和投資拉動等綜合因素。

    20年6月的主力走勢分化,一汽6月走勢仍是領軍,東風的走勢強勢回升,重汽和陜汽平穩回升,依維柯走強。

9、輕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9年全年累計客車銷量47.43萬臺,累計增速-3.4%;12月客車銷量6.32萬臺,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29.8%。
    19年全年累計輕客銷量33.26萬臺,累計增速-2.2%;12月銷量3.83萬臺,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8.1%。。
    20年累客車銷量18.49萬臺,累計增速-11.7%;6月客車銷量4.25萬臺,同比增長0%,環比增長13.1%。
    20年累輕客銷量14.49萬臺,累計增速-3.5%;6月銷量3.2萬臺,同比增長8.1%,環比增長11.4%。。
    輕客企業的走勢相對平穩,近期波動不大。由于輕客新能源的突破速度較慢,專用車的走勢也不是很強,因此輕客的市場壓力仍大。

    近期的輕客市場持續平穩走弱。近兩年江鈴走勢超強。其次是上汽大通和長安的走勢較強。。金杯走勢逐步平穩。

10、大中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9年全年累計大中客銷量14.17萬臺,累計增速-6.1%;12月銷量2.49萬臺,同比增長-0.7%,環比增長88.1%。
    20年累大中客銷量4萬臺,累計增速-32.4%;6月銷量1.05萬臺,同比增長-18.5%,環比增長18.7%。
    前兩年年大中客表現較強,同比增長出現高增長,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的搶補貼行情,同時也是地方政府推動的結果。

    前期新能源車的去年年初暴增對大中型客車也帶來促進。19年政策壓力帶來結構性增長,宇通客車總體表現很強,近期廈門金龍較好。
    20年1-6月的比亞迪客車表現很好。20年大客市場仍依靠新能源客車為主,隨著政策延期,客車迎來政策利好,南京金龍等表現較強。

五、乘用車市場運行表現

1、新品推動

    隨著國六標準的實施,6月新能源新品逐步增多。

2、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今年車系促銷力度相對較溫和,尤其是6月促銷增長相對較小。今年的車市下滑等因素,導致6月車市相對處于動蕩之中,歐系和德系,以及韓系促銷力度增長都相對不大。

    18年各級別車型促銷增長均較快,最慢的是C級車,因為豪華車較強而表現很好。中低端車型表現較差,消費不旺,供需矛盾體現在價格上的壓力就很大。

3、歷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6月份車企促銷平穩,增長較猛的是銷量壓力較大的,尤其是部分自主品牌的促銷力度較強。促銷較小的主要還是豪華車,原因在于銷量回暖基本符合預期。

4、自主狹義乘用車表現

五、乘用車細分市場競爭表現

1、總體生產經營表現

1.20年6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分化

    從廠家批發看,20年6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強于19年的的主力車企的份額占比表現,也體現了6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差。
20年6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差異,豪華車與合資車企較強,自主偏弱,奔馳寶馬和豐田現代較強。自主部分主力車企增速較快,長城等自主領先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紅旗品牌的增長超強。

    從20年的增量貢獻度看,增量的主要是部分國有自主。自主的吉利、長安等表現都很好。

2.乘用車主力車型批發零售的表現

    6月轎車主力品牌的批發表現相對不強,前十位品牌占比18%,較去年的30%上升2個百分點。6月日系品牌表現優秀。6月增量較強的品牌是榮威I5繽瑞、軒逸、菲斯塔等前期低基數的車型。其中表現相對優秀的是部分合資品牌。

3.轎車主力車型批發零售的表現

    6月轎車主力車型零售表現相對較強,自主品牌表現都是很好,而下滑的主要是老款轎車品牌。

    今年的主力車型的零售相對一般。主要增量的車型相對分散,增量的是合資部分新品和自主SUV車型。

4.MPV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mpv市場在2018年表現相對較弱,但是像宋MAX、傳祺GM8等表現很好。由于mpv市場下滑,自主品牌采取了改進車型的措施,使大量的新車表現較好,但與之替代的老車下滑極其嚴重。

5.SUV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SUV市場在18年表現持續較強,但19年增速放緩壓力。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車仍然是較強的增長動力。今年的哈弗h6,寶駿510和傳祺gs4以及吉利博越,仍是suv市場零售的領軍。但劇烈減量的自主品牌也是相對較多。而自主品牌增量的主要推動是自主的新品。

    從6月份的增量表現來看,增長最快的都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比如寶駿510,長安cs55,遠景X3,領克01等表現都很好。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1.6月新能源車批發環比上升

    歷年新能源車的走勢在年初相對低迷逐步拉升,由于今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相對延續,因此大家對年初的銷量并沒有太大期待,沒有形成像19年一樣的搶跑效應。3-6月持續走強。

2.6月新能源車零售增速低

    從乘聯會的零售數據看,2020年6月份,今年乘車零售達到8.4萬臺,相對于19年6月份的走勢大幅下降,但是相對18年6月份的走勢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19年16月份零售達到13萬臺的基礎上,2020年1月份總體來看沒有實現劇烈的負增長,6月下滑幅度遠高于傳統車,但主要是需求因素,體現新能源乘用車還是有一定需求的。

3.新能源車表現偏弱原因

    新能源車下滑原因

    A.針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連年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車價格高于同級傳統燃油車,價格競爭力處于弱勢。尤其是國際油價大跌的性價比影響。沿海走私油、地煉油等的價格更低,這些都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構成不利影響
    B.新能源汽車當前仍處于明顯的政策驅動,距離純粹的市場驅動仍較遠。地補等取消的使用環節補貼沒跟上,性價比仍低。
    C.自主品牌車企效益劇烈下滑,沒錢補貼發展新能源。
    D.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租賃等出行領域需求受到壓制。
    E.國際疫情的影響對國內新能源汽車不大,主要是自身市場因素的AOO級和A0級劇烈萎縮。
    F.疫情期間,各地取消了限行措施,使得新能源汽車暫時喪失了路權優勢,限購城市釋放了部分針對傳統燃油車的新增指標。
    G.目前續航里程不足問題逐步解決,但安全性能低等行業痛點未得到有效解決?;A設施不完善等也是困擾。

七、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結構分析

1.新能源車的新勢力持續走好

    中國新能源車的參與勢力相對很豐富,豪華車主流,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是豪華車的傳統競爭者,隨著新勢力的加入,新勢力造成企業也在流表現突出,尤其是外資品牌表現相對較強。
    隨著世界新能源車的浪潮,國際新能源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日益重視。因此近兩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發展形勢越來越好,各方發展新能源的熱情很高。

2.20年6月的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占80%

    2020年新能源車市場呈現電動化越走越強的趨勢,插混動車型份額持續下降,目前基本是插電混動跟純電動是2:8比例的特征。
    從產品結構上看,SUV市場的占比在下降,轎車市場的占比在回升,這也體現了整個新能源車產品活力不足的特征。

3.新能源車的級別-A00級壓力較大

    純電動乘用車的增長主要是A00級車的拉動,因此,從16年的44%上升到17年的69%,下降到18年的49%,,19年全年是27%,2020年6月份的純電動a00乘用車份額僅有13%,是歷史最低水平,
    而插電混合動力的A級的插電混合動力車,份額也在持續下降.b級和c級他的混合動力份額在逐步增長之中,尤其20年理想增程式的銷量較好。
    今年的6月的A0級電動車同比降74%,體現政策退出的私人購買壓力較大,年輕人對電動車的興趣不是很大。
    而B級電動車雖然數量較小,因新品貢獻,同樣出現同比暴增,環比表現稍弱。

八、6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分化

1.歷年逐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由于今年6月屬于新能源補貼的過渡期后的新一年的起步期,市場處于新能源補貼沖刺后修整階段,補貼影響較大。
    目前新能源車需求相對疲軟,前期庫存消化相對較慢,社會原有的分時租賃的替換車型被社會沖擊仍然很大,因此需求疲軟,各廠家走勢分化加大。

2.歷年純電動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至今以來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仍然是自主品牌為主的格局,雖然特斯拉進入,但自主車企占據純電動車的絕對優勢地位。合資車企的沒有進入前5名。
    6月份純電動乘車市場的特斯拉、比亞迪,上汽五菱表現相對優秀,但這個月的奇瑞和蔚來汽車表現相對較強,北汽新能源處于相對調整期。
    19年的比亞迪表現相對較強,但今年微型電動車走勢逐步恢復,下沉的市場仍有潛力。

3.插電混新能源車企業表現一般

    2020年6月份插電混動動力市場,主要的廠家是華晨寶馬,理想汽車和比亞迪三家。
    由于銷量均較低,排名有一定偶然性。對于19年6月份的走勢形成較大的反差,其中上汽大眾表現相對較強,一汽豐田和沃爾沃等表現也不錯,這也體現了插電混動動力車型的合資企業表現相對優秀。

4.混合動力企業表現較強

    2020年混合動力車型還是日系幾家的表現相對較強,其中一汽豐田表現優秀。
    廣汽本田表現相對較強,相對走勢平穩,東風本田持續走勢平穩,這也體現了豐田和本田的產業鏈優勢。
    混動品種隨著日系新品進入而呈現豐田本田平分市場的特色。

九、6月新能源車主力車型銷量表現一般

1.6月新能源車型批發量均較低

    2020年純電動車型表現相對較強的是MODEL3、比亞迪秦EV、北汽EU、等表現較強.
    今年新能源車廠家走勢的壓力相對比較大,主力車型的銷量相對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由于北京放號的推動,車市潛力較大。今年北京市場的需求車型主要是中大型,北汽EU表現的好,廣汽的AION s很強。20年的蔚來ES6新品表現不錯。

1.6月純電動主力車型批發均較低

    2020年純電動車型表現相對較強的是MODEL3、北汽EU、廣汽傳祺AIONs,比亞迪秦EV..
    今年新能源車廠家走勢的壓力相對比較大,主力車型的銷量相對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由于北京放號的推動,車市潛力較大。今年北京市場的需求車型主要是中大型,北汽EU表現的好,廣汽的AION s很強。20年的蔚來ES6新品表現不錯。

2.插電混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暫時調整

    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體現合資企業為主的特色,寶馬5系的表現相對較強,近期榮威I6的銷量較好。
    增程式電動車的理想ONE的表現相對較強,說明消費者對高端電動車還是有很好的的接受度。

3.普通混動主力車型越來越少但需求良好

    20年6月份普通混合動力總體走勢較強,日系的受到疫情影響的恢復較快,導致混合動力環比增長較大。
    豐田本田是普通混合動力的核心推動。目前看一汽豐田等的混動表現較強。但隨著疫情的發展,日系的混合動力也面臨著產量受損的情況。
    目前看,日系高端車型的混動化趨勢明顯,油耗改善較好。

十、6月新能源車客車銷量表現一般

1、20年新能源客車上牌表現

    2020年年初新能源車增長總體很低迷,其中新能源客車20年1-6月2.1萬臺,同比下降38%,6月0.41萬,增速-39%,增長表現平穩。
    20年6月新能源客車的表現相對較好,銷量環比回升緩慢,較19年6月上升,走勢平穩。
    近幾年的新能源客車的銷量是小幅負增長,這也是需求總規模不大的特征,今年的后期壓力仍較大。

2、客車增長特征

    在中國客車市場全年的銷量中,新能源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改變了中國客車市場的銷售規律,每年退坡時新能源客車銷售高峰對全年銷售貢獻度極高。
    新能源客車上牌走勢相對復雜,總體客車市場飽和,但新能源仍屬于相對利潤較好。

3、新能源客車產品特征

    我國新能源客車產品向純電動、大型化方向發展。新能源客車的產品逐步走上穩定,大中型客車成為主力,微客市場也有逐步恢復的特征。
    由于專用車的微客和輕客較多,因此電動微客實際應該是物流車的需求使用,不屬于乘用車和一般客車的特征。

4、新能源客車用途特征

    新能源客車的城市公交類占比逐步提升。大客2020年公交的占比相對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并小幅增長。
    大中型客車基本都是公交用途,其他用途的新能源大中型客車沒有市場,或者市場逐步萎縮,這也是巨額補貼減少導致的新能源客車缺乏市場競爭力的體現。
    輕客市場也是公交為主的特征,大部分電動輕型客車都是公交,其他非運營的公交的占比持續下降。

5、區域市場的表現在逐步改善

    目前看大中城市的新能源車替代傳統車趨勢明顯。尤其是在限購城市的客車銷量是較強的,非限購大城市銷量最大,而在傳統車中這樣的大中城市是需求偏弱的。
    隨著環保壓力和路權的促進,特大城市市場的6米以下電動車表現很好,尤其是5.9米的輕客類電動車表現良好。

6、插混與電動客車的需求差異

    插混市場逐步萎縮,電動化日益能滿足主流需求。
    大客的市場差異化,插混主要是大中城市,且持續萎縮。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而純電動中客是在中客和輕客市場。
    常規燃料客車的需求主要是輕客和微客市場,大中客車市場的傳統燃料車型總體偏低的趨勢維持。

7、氫燃料車降溫

    1月僅有廣州有302臺氫燃料客車,成都75輛,2月是廣州有102臺,3月是青島有10臺,4月濟南有30臺,6月的山東濰坊需求38臺也是不錯的。這樣的小批量也是很好的事情,氫燃料客車的虛火有點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