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推進“中國制造2025”記者會——工信部領導回答問題
發布時間:2017-03-20 13:59:36    瀏覽量:2258次    

      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記者會,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先生,副部長辛國斌先生,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先生,就圍繞“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這一主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有請苗部長。

      中國日報和中國日報網記者:《中國制造2025》頒布實施已經近兩年時間,取得了積極進展,下一步將如何加快推進落地實施?同時我們注意到,近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產業政策對弈市場力量》的報告,認為提出的相關政策與市場化改革背道而馳。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

       苗圩:“中國制造2025”發布實施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在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之下,我們加強頂層設計,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聯動,特別是在發揮各行業、協會和企業的作用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們按照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發揮重大工程的帶動作用的思路,按照引導、保護好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原則,在實現差異化的發展格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們已經將書面材料發給大家,共取得六個方面的成效,并介紹了下一步工作。在這里我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我重點回應你提出的第二問題。我們已經關注到中國歐盟商會最近發布的報告,報告很長,中文的頁數就有58頁。把這個報告讀下來,總的感覺,報告當中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對做好今后的工作還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這個報告當中也有一些觀點、有一些說法存在對“中國制造2025”的誤讀。在這里,我想重點就這個問題談一下。

       第一,在“中國制造2025”文件的制定和近兩年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大家都知道,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這也是我們制定“中國制造2025”及相關政策的出發點。

       大家都知道,在促進經濟的發展,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還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為了發展本國制造業,一些國家和地區在不同時期都制定了類似“中國制造2025”這類文件。近兩年歐盟有工業復興戰略、美國有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有“工業4.0”。

       應該看到,目前發達國家在一些技術和產品對中國還實行嚴格限制出口,“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也有所抬頭。中國政府歷來是反對這種做法的。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對于先進技術和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制定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加快推進中國的工業轉型升級,來滿足國內市場對我們各種裝備、各種工業產品方面的需求。有些設備和有些產品,西方對我們還是禁運的,我們市場上又有急需的,如果我們不做,何以說滿足經濟的發展,何以說滿足人民群眾的民生需求,何以談到保護我們國家的國防安全。

       第二,報告對“中國制造2025”相關發展的指標,提出了一些質疑,比如設定了國內品牌市場占有率等指標。我要說明一下,我們在文件制定過程中并沒有刻意追求這一指標。當然在文件發布以后,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發布了一個綠皮書,中國歐盟商會的報道當中所引用的絕大部分都是綠皮書上所發布的指標。但是,在綠皮書發布的時候,他們已經聲明,這個指標是預測性的,不是強制性的,沒有約束的作用,更不是政府的行為。

       第三,“中國制造2025”及其相關的政策措施,是適用于所有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包括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比如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我們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新能源汽車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這個要求不是只針對著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制定這個政策的初衷就是防止有些企業利用政府補貼鉆政策的空子,買來總成件拼裝一批汽車、賺一把錢就走人。在這種情況下,既是對用戶利益的損害,更是對擁有知識產權企業的傷害。所以,我們制定這個政策并不是說要限制外資企業,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而且技術轉讓、掌握這個技術是指包括在國內設立研發中心,也包括在境外母公司所設立的研發中心,只要有這個技術就可以,我們并沒有說一定要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一定要把這個技術強制地轉讓到中國來。


                                                                                                                   來源: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