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蓋世汽車
2017年底,中汽協對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進行預測時表示,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延續緩慢增長態勢,全年汽車銷量為2987萬輛,同比增長3%。如今,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中汽協預測的目標完成率如何呢?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汽車累計總產銷分別實現了1610.03萬輛和1595.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2%和4.33%,總體表現符合中汽協年初預期。如果接下來,市場能夠繼續保持這一微增長態勢,最終或能達到中汽協的預測值。
然而事實卻是,自今年4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47%到231.9萬輛之后,從5月份開始銷量便開始逐月降低,增速也呈現逐月回落的態勢,到7月份銷量已經低于去年同期,處于近期谷底,與前兩年相比也屬于低位水平。因此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在今年車市銷量增速持續放緩的大背景下,預計下半年車市表現仍不會太樂觀,甚至還會繼續下行,最終全年增速將低于3%。
8月成為“定調” 全年的關鍵?
據蓋世汽車近日開展的相關調查顯示,7成參與者認為當前國內車市增速放緩已成必然,預計后面幾個月還會繼續下行,近3成的參與者則認為7、8月是傳統的淡季,車市表現不佳很正常,接下來還有望反彈。不過在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看來,今年車市表現究竟如何,8月份是一個關鍵的節點。
為什么這么說?回看過去兩年中國汽車銷量數據,均是在7月份跌至“谷底”之后,8月份便開始反彈,銷量逐月走高。而8月份也確實有足夠的理由提振銷量,譬如開學季,歷來會刺激部分家庭購車需求釋放。此外,8月份天氣相較于7月也在逐漸轉好,這導致部分消費者看車熱情回升,再加上月底成都車展的影響,很多新車會在這段時間集中上市,也會成為8月份銷量的主要增長點之一。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上述因素的刺激下,部分地區終端銷量在8月份確實已經有所提升。就車企而言,諸如吉利、長安、長城、上汽乘用車、本田、日產等,在經歷7月份銷量小幅度下跌后,8月份情況也有所好轉。而一旦8月份銷量回升,接下來就是傳統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銷量自不會差。
特別是今年車企普遍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指數已連續8個月高于警戒線,其中6月份和7月份,經銷商庫存壓力明顯加大。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的月度庫存深度超過2個月的汽車品牌中,6月和7月分別有13個和11個品牌。
分類別來看,7月份高端豪華&進口品牌庫存系數為1.53,環比下降16%;合資品牌庫存系數為1.64,環比下降12%;自主品牌庫存系數為2.38,環比上升13%。而根據國際同行業通行的慣例,當車企庫存系數((庫存系數=期末庫存量/當期銷售量))在0.8~1.2之間,屬于合理范圍;庫存系數> 1.5,則為警戒水平,需要關注;庫存系數>2.5,表明庫存過高,車企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如此來看,今年很多汽車品牌都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一旦啟動去庫存,必會促進銷量增長。
年關更是如此,很多車企為了提振銷量、促進年度銷量目標的達成,都會開展一系列的優惠活動,車市整體銷量也會迎來一波小高峰。“從這一點上來講,8月份會成為決定全年車市走向的關鍵。”蓋世汽車分析師表示。
宏觀經濟影響了車市?
2018年中國車市究竟該如何收場?目前來看只是增速低到什么程度的問題,不管承認與否,今年年國內車市增長乏力已成必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宏觀經濟下行,車市增長乏力。受中美貿易戰、金融去杠桿、房地產調控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雖然依舊保持在6.8%,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但整體經濟運行卻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特別在7月份,供給端,工業生產保持在低位運行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觸及去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連續第5個月不及預期;需求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銷售總額同比增速也均有所下滑,多數消費品增速回落,可謂供需雙收縮,整體經濟呈現下行態勢。與此同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增速卻在持續提升,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
有專家預測,受季節因素影響,8月份經濟將延續下行態勢,供給小幅回落,居民部分消費品的消費增速繼續下滑,而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增速則將繼續上漲。在此背景下,汽車消費由于并未見到實質性政策的出臺,消費者或將繼續持觀望態度,進而導致汽車消費增速持續低位徘徊。“因為在整個大經濟環境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人們購車會更加理性,更關注車輛的質量、使用成本以及殘值等因素。一個典型的例子是SUV,以前是粗放式發展,現在則已經開始進入細分市場精耕細作發展的階段。”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車市,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受到最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不確定性的威脅,七八月份全球多個車市的增長速度均出現了放緩跡象,尤其是美國、日本等主要汽車市場銷量都在下滑,嚴重影響到全球車市增速。
第二,居民財富投入樓市力度加大,影響了購車消費。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中西部地區,隨著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的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過去一段時間該區域樓市熱度持續升溫。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99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商品房銷售額為78300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繼續保持強勁的兩位數增長,“熱度”明顯高于其他區域,由此導致居民財富投入樓市的意愿也在持續加強。
而在當前東部汽車市場日趨飽和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城市在汽車市場也正被視為中國汽車銷量的主要增長來源,兩個產業均瞄準了“中西部”這一潛力市場,樓市“大火”,必定會影響居民財富在汽車市場的投入。畢竟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念中,房子可以作為投資品,帶來收益,而汽車自購買之日起,就不斷貶值。另外,對于真正的剛需,購房需求很多時候被排在了買車前面。
第三,購置稅優惠退坡,提前透支了汽車消費需求。2015年9月底,為進一步降低消費者車輛購買成本,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小排量等節能環保車型發展,遏制車市下滑趨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宣布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時間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最終的結果是,從當年9月份開始中國乘用車產銷便開始“觸底反彈”,其中12月份乘用車總銷量達到了244.21萬輛,同比增長速度18.27%,2015年全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達到2114.63萬輛,首次突破2000萬輛“大關”,提振效果明顯。2016年,中國汽車銷量進一步提升至2802.82萬輛,同比增長13.65%,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的年度銷量增幅。
到2017年,購置稅優惠政策雖然依舊在實施——只不過由之前的5%調整為7.5%,但整體增速已經在放緩,最終銷量僅完成了2887.9萬輛,同比微增3%,與2016年相去甚遠。比較之下,2018年一無購置稅優惠政策刺激,二來乘用車市場在前兩年已出現提前透支,再加上一向堅挺的SUV也開始走下坡路,銷量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今年整體情況確實難言樂觀。
那么究竟今年國內車市增速會放緩到什么程度呢?據蓋世汽車調查,48%的參與者認為今年中國汽車銷量總體增幅將在0—3%之間,相較于2017年進一步放緩;另有21%的參與者則比較悲觀,他們對今年車市增速的預測是“負增長”,言外之意即今年不僅完不成中汽協預測的目標,甚至還可能比去年更低。
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按照去年2887.9萬輛的銷量計算,今年前7個月已經實現了1595.47萬輛的銷量,完成率為55.2%,接下來五個月,每個月銷量只有達到258.5萬輛,才能與去年持平。
而今年銷量達到這個水平的,只有一月和三月,其中一月份銷量保持在高位是因為部分廠家延續購置稅優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據了解,今年年初包括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吉利、比亞迪、力帆等在內的多家車企都對部分車型進行了購置稅補貼的“官補”,從而為各品牌市場銷量帶來了極強幫助,最終提振了整體銷量。3月份則是受到了春節假期的帶動。從這一點上來,接下來幾個月如果沒有明顯的外力拉動作用,要想達到去年的銷量水平,還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不過也有參與者比較樂觀,認為今年車市增速最終或將高于3%。根據調查結果,23%的參與者認為今年車市銷量增速有望在3%—5%之間,2%的參與者則認為今年銷量增幅將在5%以上。按照目前的情況,要達到這一漲幅,或許只有出臺新的刺激政策,畢竟曾經就是這么做的,但究竟有多大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