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卡車之家
2017年,國內商用車銷量416.06萬輛,其中重卡銷量達111.69萬輛,刷新了2010年創下的101.74萬輛的歷史記錄。
銷量打破歷史記錄,創下歷史新高的原因來自三方面:
一是國家開始治理超載超限,新標準之下,原有的卡車沒有辦法滿足標載之后的運力,推動卡車銷量猛增;
二是嚴苛的環保法規淘汰一批老舊車型,加大的新車的需求;
三是我國基建、房地產項目的投入加大以及物流行業的需求加強。
2018年上半年,國內重卡市場銷量達到60余萬輛,其中牽引車出現下滑態勢,自卸、載貨以及專用車市場增幅明顯。
經預測,下半年重卡行業預計銷量為40萬輛左右,2018年重卡銷售數量為107萬輛,打破了今年年初“較2017年有所下滑的”預測。而之所以有這種預測,主要原因是認為“新法規下的老舊車型換代以及增量紅利已經過去”。
從宏觀角度考慮,未來中國商用車的缺口依然巨大。量級,將是現在的2.5倍左右。
▎改革開放40年 內需增長迅猛發展
改革開放40年,前期我國靠“世界工廠”,占據全球300多種日用品種的95%份額,幾近壟斷。
但是,我們靠的是出賣廉價的勞動力,賺取的是廉價的加工費,處于整個產業鏈當中微笑曲線的最底端。早年間,因為國內的內需并不旺盛,我們主要靠出口貿易,除了沿海地帶之外,國內的物流行業發展并不明顯,也導致了中國商用車技術的落后。
近10多年以來,我國內需增速明顯,也促進了國內物流行業的突飛猛進,從而倒逼商用車技術發展。
天龍、解放J6、陜汽X3000、重汽汕德卡等等優質的車型出現,讓我國的商用車行業在這10年當中有了質的變化。
近兩年,在國家GDP從增長從10%下降至5%時,人均GDP收入卻增長至9000至10000美金,人們的購買能力出現了幾何倍數的增長。內部購買力的增強,促使運輸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16年,我初來西安,當地的房價在7000元左右,時隔兩年之后,西安的房價基本上都在原來的基礎上翻倍增長。我身邊的朋友都說,北上廣深房價漲完之后,終于輪到咱們西安了,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西安房價漲幅明顯背后的推手是內陸城市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這兩年,湖北、陜西、河南、四川、重慶五地的經濟增速最為明顯,而卡車的銷售數量,這五個地區也位于全國卡車銷售份額的頭籌位置。
從過去的為全球數十億人打工賺取低廉的加工費,成就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也讓我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隨著我國內需的增長,未來20年,我們需要解決中國14億人口的需求問題。
▎現代化的組織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
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高質量發展”概念,也意味著我國不能再賺取廉價的加工費。而是需要通過研發和技術、貿易服務和供應鏈服務來賺取微笑曲線左側和右側更多的錢。
要實現多賺錢的目的,那我們就不能再繼續老路子,通過日用百貨的出口我們已經掌握了全球市場的95%,已經干到天花板上了,再增長也沒有空間。所以我們只能通過“高質量發展”來改變現有的格局。
▎中國的物流面臨巨大轉變 機遇就在眼前
經過統計,我國的卡車每年年噸產量基本上為8萬噸公里左右,其中一些優秀的公司年噸產量可以達到15萬噸左右;而歐美國家的卡車年噸產量,可以做到30萬噸公里以上。
之所以形成這么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運輸組織服務上面。
很簡單的,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情況來說,我國的卡車,大多數的時間不是在路上跑,而是在貨場等待配貨。
因為停運的時間太長,浪費了大量的精力,需要補回停車所造成的損失,所以就形成了我國卡車早些年間普遍存在超載的問題。多拉快跑也造成了我國卡車事故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卡車的應用場景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圍繞沿海工業城市半徑150公里展開,主要為了滿足出口;
另一種主要用來滿足內需,比如拉煤拉礦、工地渣土、建材、生活物資、消費品、蔬菜、農產品以及配載等。
正是這兩種卡車的應用場景,也讓近兩年衍生出了兩種物流企業形式。
一種是類似于滿幫這種的信息平臺,解決車和貨的信息有效對接;
另外一種是大型的物流公司,來解決公司內部貨物的轉移和配送。
未來,我們卡車人從業的場景可能是這樣:
貨已經在樞紐點提前配好等待車輛到來;4小時的駕駛之后必須強制停車休息,或駕駛員休息之后再開車,或由接班的駕駛員把你所駕駛的車輛開走,等到你休息完畢之后,你再開下一輛車出發。
但是前提條件是,我們需要解決卡車在樞紐之間穿梭的技術能力。
比如如何形成完整的體系;比如卡車應該具備非常高的可靠性等等。
我們還需要解決卡車和其他運載工具之間銜接的技術問題,通過各種運輸工具,來完成貨物之間無縫配送等。
未來隨著我國內需的增長,會讓運輸行業出現更為迅猛的增長,運輸的迅猛增長,也必然刺激我國運輸行業當中各個環節的技術、組織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