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通社
2018年8月8日晚,商務部發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公告中汽車相關清單包含了絕大部分美產車型以及汽車零部件。
就在7月6日,作為對美方加征中國汽車關稅的回擊,我國首次表示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也相應加征25%關稅,即共征收40%的關稅,涉及28項汽車類商品,涉及車型以SUV和新能源車為主。本月8號晚發布的新一輪公告,則主要針對小轎車這一品類。
根據政策,前后兩批次的加征關稅清單中,并不存在重復加征項目。也就是說,網傳的加征關稅至65%,是對政策錯誤的解讀。本次的關稅調整可以看作是對上月調整的補充和擴展,這意味著受關稅影響的車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因為政策明確表示,只要是在美國工廠生產的車型,皆包含在增收關稅的范圍內,所以關稅調整涉及到的品牌并不只是美國本土品牌。在阿拉巴馬州有工廠的戴姆勒公司,在俄亥俄州工廠生產的英菲尼迪、謳歌等品牌也均將被波及。
上一次調整,以特斯拉為首的部分美國車企進行了相應的調價,其車型售價最高上漲25.66萬元;也有類似福特、林肯等品牌,為了保證價格競爭力和銷量份額,選擇降低利潤,“硬扛”關稅,通過未受波及車型消化攤平成本,維持價格不變。
這次關稅調整后,基本上涉及了市場的全部常用車型,如果品牌堅持不提價,則會面臨無利可圖的境地;如果跟隨關稅上調車價,便會將消費者推向沒有受到影響的德系、日系品牌,或者日益成熟壯大的自主品牌,從而喪失市場份額,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幾家愁云幾家歡樂,和叫苦不迭的以上車企比起來,雷克薩斯和沃爾沃則悶聲發大財。資料顯示,雷克薩斯7月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了1.5萬輛,同比大增37.5%;沃爾沃7月在華售出新車10121輛,同比增加9.2%。據悉,雷克薩斯引入中國的車輛主要在日本九州工廠生產,而沃爾沃在華進口車型中,大部分車型為瑞典本土生產,部分車型在比利時生產。
由于沒人能預知中美愈演愈烈的貿易戰何時結束,在這種情況下,價格的調整治標不治本,一些有遠見的進口車企已經在積極尋找調整方案,比如轉移生產基地、加速產品的國產化等。
對此,目前動作最為積極的是寶馬,除未來將投資10億歐元在匈牙利建廠之外,華晨寶馬大東工廠和鐵西工廠也將挑起大梁,未來預計擴展到年產60萬輛。而戴姆勒集團首席執行官蔡澈此前也表示,集團正在探討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不排除將部分美國生產線移至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