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乘聯會發布的2018年10月汽車市場分析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2018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二、2018年汽車工業走勢
三、汽車行業環境分析
四、汽車集團和企業走勢
五、乘用車市場競爭表現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七、經濟型乘用車車市場走勢
八、A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九、B 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十、C級和豪華乘用車市場走勢
一、2018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1.10月市場產銷零綜合走勢
18年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195萬臺,同比2017年10月下降13.2%,環比9月增長2%。今年10月環比增長的走勢延續了過去三年的銀九金十的規律,但并非簡單消費拉動。歷來9月購車換車迎接國慶出游較明顯,過去兩年的購置稅優惠政策的退出效應推動年末銷量逐步加速走高。因為高基數壓力較大,今年10月的周度批零銷量走勢頑強拉升。
10月的轎車零售同比增速-11.6%成為乘用車龍頭,SUV同比增速-13.2%,中西部下滑和樓市火爆擠壓可選消費的問題導致SUV的增長動力衰退,對自主品牌的增長帶來巨大壓力。
在前期進口整車和零件降稅政策推動下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7.4%,自主品牌傳統燃油車零售下降14.9%,主流合資品牌零售下降14.6%。自主的市場環境壓力較大,但主力自主品牌表現頑強。
10月的廠家庫存較9月下降2.6萬臺,渠道庫存增長3.4萬臺,渠道庫存壓力增大。由于相對歷年的年末火爆,今年產銷節奏變化,今年8-11月的渠道庫存需求沒有往年迫切。尤其是部分地區的年末國六標準實施,改變了歷年的年末庫存較高的產銷規律,對4季度銷售帶來巨大的反周期困擾。
10月的新能源車銷量達到11.7萬臺,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80%,其中插混同比增1倍,純電動增長75%,乘聯會新調高的新能源乘用車90萬的年度預測應該順利突破。
10月廠家庫存下降2.6萬,經銷商庫存增長3.4萬;雖然廠家去庫存效果較好,但渠道庫存自3月以來增長20萬,而去年同期下降3.5萬。
2.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18年10月零售195臺,較2017年10月下滑22萬臺,相對9月的同比減量27萬臺稍有改善,體現18年秋季市場的增長動力嚴重不強,增長線路與15年類似,未來能否快速拉升值得期待,但太難了。
在16年購置稅5%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強勢走勢基礎上,17年1-10月同比增33萬,18年1-10月增長-40萬臺,回到16年銷量水平。這樣的1-10月總體增量逐步走弱。1-10月下滑,體現了市場高基數下的壓力逐步加大,車市仍受到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和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
18年車市的批走勢出現較大下降趨勢,18年10月份達到202萬臺,同比增長-11%,10月份批發銷量達到202萬臺,同比增速達到-12%。10月的批發增速劇烈下滑。18年1到10月份,總體同比增長仍達到1%的水平,基本符合預期。
18年1-10月份車市批發增量達到-13萬臺,同比增長-1%,相對于17年1到10月份的同比增長速度3%表現較弱。17年10月增速0%,今年10月批發增-13%,今年的增長較去年下降了近13個百分點。
樓市漲價的泡沫危機始終伴隨車市的壓力,17年上半年是北京拉動全國炒樓,4月后北京受阻,炒樓去庫存蔓延到全國,但大城市的購房降溫改善車市。2018年的全國炒房熱嚴重升溫,導致泡沫仍在延續,中西部樓市危機嚴重,沖擊車市,沖擊SUV、沖擊自主品牌的發展。
3.10月零售走勢分析
乘用車零售走勢相對低迷,第一周的日均零售達到1.55萬臺的日均水平,同比增速是-49%,走勢不強的原因估計是9月末在季度末,市場走勢較努力,廠家和經銷商也是努力實現季度末的銷量表現稍好,因此9月最后一周的零售拉升,形成對10月初的市場的暫時影響。第二周的零售達到6.34萬臺,同比下降12%,走勢稍有回升。第三周零售達到5.3萬臺日均的稍低水平,同比增速僅有-23%。第四周零售達到5.7萬臺日均的稍低水平,同比增速達到-27%。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影響巨大,對車市帶來較大的影響。1-4周的總體零售同比下降25%,下降幅度稍大,但較1-2周的增速稍有改善。第五周的日均零售是10萬臺,主要也是天數較少,增長顯得很強,隨后最后一周明顯改善,但前四周數據基本鎖定月度的增速,全月增速應該在-14%左右。
1.10月廠家批發銷量走勢終于回升
10月前幾周的數據完整,偏低銷量,最后一周的數據終于出現較好的增長。乘用車批發走勢起步相對低迷,隨后持續改善。第一周的日均批發達到1.17萬臺的日均水平,同比增速是-45%,走勢不強的原因估計是9月市場較差,企業月末的沖刺較強。由于9月最后一周的批發銷量稍強,形成對10月的市場的暫時影響。10月第二周的批發達到日均6.6萬臺,同比增速-9.7%,增速明顯改善。第三周的日均批發為5.79萬臺,同比增速-29%。第四周的日均批發為6.69萬臺,同比增速-16%。由于去年同期的批發偏高,今年10月初的表現相對一般。去年第四周后的批發并未拉升,今年10月最后一周日均批發在10.3萬臺,強于前四周的高增速,推動全月的批發應該會有一定改善。目前看全月的增長批發增速在-14%左右。
1、歷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2016年車市促銷力度相對平穩,2017年處于前低中高,年末再度收縮的狀態。,2018年車企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尤其是4-10月份,增長相對較猛。
2.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征
10月車市產銷增速偏低稍低于預期增速,其中的SUV市場增速貢獻度減小,而MPV的10月增速下滑帶來車市的增速偏低,10月的轎車零售增速-12%弱于于18年均增速-1%較多,MPV的調整力度大,MPV因素形成較大的車市下滑影響。SUV零售表現也是較差。
10月合資廠商銷量走勢分化明顯。自主廠商總體表現低于預期,兩極分化明顯。且從級別劃分上來看,A級和A0級車型在10月份的市場份額同比出現了較大下降。
3.自主品牌份額走勢
18年10月的自主份額稍降。18年自主份額走強主要也是合資的市場表現較弱,高端需求火爆,高低兩端擠壓合資的需求。自主的主力市場出現分化現象,自主的SUV新購需求相對走弱,導致自主的表現不強。10月份額達到41%的份額,較去年同期的43%的稍有下滑,這與歷年走勢有一定反差,體現自主的巨大壓力趨勢。
4.2018年10月品牌產銷特征
2018年10月總體來看零售相對偏弱,車市生產批發的增速都在-13%左右,而零售在-13%。但零售表現中,豪華車的零售同比增長7%,合資品牌零售增長-15%,自主品牌零售增長-15%,總體來看豪華品牌表現優秀。其中豪華品牌的轎車同比增長22%的表現最強,而自主品牌的mpv和suv都是增長-15%左右,自主品牌表現相對較差。
5、新能源與傳統車
10月新能源表現較強,傳統車壓力巨大,新能源較強,形成劇烈的分化走勢。
10月狹義乘用車市場批發增長-12.7%,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征,走勢相對頑強。10月的傳統燃油車批發同比增長-14.9%,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增速高達84.8%,表現超強。2018年1-10月的批發累計增長-0.7%,零售累計增長-2.1%,全年產銷負增長基本定局。。
6、11月乘用車市場展望
11月進入冬季,寒冷天氣和雨雪路況出行拉動車輛購買需求快速上升,雖然油價進入7元時代,但今年的共享單車迅速衰敗,對私車普及的推動效果更為凸顯。近幾年11月是庫存儲備的重要關口,但今年的庫存壓力稍大。雖然目前明確公布的國六實施主要是廣州深圳和海南特區,而廣深地區的國六車輛細分型號目前仍僅有不足正常銷售型號的四分之一,自主的國六車型估計稍晚幾個月,年末的自主丟量風險較大。
由于國六標準實施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其他地區雖沒有年末清庫存的問題,但預計廣深地區的國5車型低價進入臨近省份銷售,可能嚴重影響了經銷商利益,因此經銷商進貨的信心仍不足。今年經銷商盈利情況普遍下滑,11月、12月背負著年底公司運營指標和廠家雙重指標壓力,股市持續低迷,房市不穩,銀行貸款緊縮,老百姓消費能力弱化,對年末車市增長帶來一定壓力。但是部分廠商開始提前補貼購置稅,加上終端市場優惠并未減少,一定程度上會促進銷售。
由于行業對2019年新能源補貼的調整有了預期,因此2018年的乘用車增量壓力大,客車補貼上限不變的壓力較小,預計將形成年末的新能源乘用車增量熱潮。
7、2019年乘用車市場增速預計1.2%
2018年乘用車市場相對低迷,這是基數因素和樓市影響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的2017年高基數因素導致2018年4季度的負增長在15%左右,影響全年增速3個百分點。2017年車市高基數因素會在2019年消失,對2019年銷量增速修復有改善效果。
近幾年樓市持續每年10多萬億住宅銷售額帶來的債務激增和現金匱乏問題,導致購車等可選消費受擠壓的暫時低迷,同時疊加制造業增長的結構性壓力和金融去杠桿的壓力帶來的消費不旺問題,這些影響車市增長因素在2019年也應該改善。
近期世界銀行、IMF及國內權威機構的2019年的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總體預測在6.3%左右,較18年3季度的6.6%的下降幅度不大,他們應該預測時考慮中美貿易因素的影響較小。因此經濟平穩下行情況下的車市增長也是相對平穩。考慮到美國與中國貿易摩擦能夠舒緩一些,車市的增長應該有1.2%增長的預期,如果未來經濟下行超預期再進一步調整增速。
2019年乘用車市場增速預計1.2%,但因為2019年春節較早因素,加之2018年的轉移量較少,2019年初應該仍是嚴峻的負增長。2018年國內車市呈現前高后低的高基數效應,疊加一些年內下行因素,因此2019年可能是前低后穩的走勢。
8、年末廠商熬過去-但也是購車好時機
今年車市總體走勢相對平穩,由于4季度的超高基數,企業的心里壓力很大,本應在3季度逐步穩定的促銷,在4季度仍在加大,也形成年末很好的購車機遇。而網絡傳言的購置稅減半政策目前看這兩個月是出不來的,廠家已經開始積極自救,因此不必觀望等待,眼前就是最好的購車時間。
由于國六標準的實施提早,國內一些地區導致價格下行,經銷商提早甩出國五庫存,準備國六車型,因此對滯銷壓庫時間較長的車型的促銷力度較大,這也是很好的購車時機。等到2019年元旦后的庫存清理完成和市場熱銷,車市價格應該年初會回升。由于國六推出的成本增加較多,新品促銷較少,國五車型的搶購是前期排放升級的常見現象。根據經驗預判,提早2018年年底購車是消費者合理選擇好時機。
9、自主新能源乘用車挑戰依舊很大
2018年1-9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25萬臺,同比增速達到57%。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含進口)18年1-9月總體銷量達到62.5萬臺,同比增長60%,世界份額達到50%。
18年6月是中國新能源車政策調整的時點,因此國內3季度銷量增長暫時放緩也是政策與市場的雙驅動的效果。
世界新能源市場的格局仍在劇烈變化中,美國領軍單品銷量車型迅速拉升突破月產2萬臺,且供不應求。導致美國豪華B級車的新能源化浪潮競爭異常激烈,推動奔馳和寶馬都在新能源車加大投入。
從國內市場看,中國自主新能源車占比95%,德系和美系進口車占到4%。未來看,自主與合資的份額的傳統車4:6結構和新能源的自主壟斷都是亟待改善的。自主品牌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江淮、奇瑞等都提升很快。
今年的企業平均油耗要求下降8%,目前合資企業達標狀態已經較差,雙積分政策下的合資新能源已經蓄勢待發,本期工信部新能源推廣目錄已經有豐田等國際車企的新品登錄。
國家補貼政策的能量密度提升思路是英明的,世界新能源競爭激烈,補貼指標提升速度不應降低,不應該怕著火。自主品牌需要在電動車做強單品銷量和提升插混競爭力的雙線提升加速,實現高質量增長。
10、國六實施是對產業鏈的考驗
年末是市場庫存儲備期,提早實國六標準的市場壓力很大。目前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嚴,很多地區進一步加速推進國六標準實施進程,想在2019年1月實施,而且部分地區實施國六標準直接升級到國六b排放標準,這對企業原計劃的產品升級帶來較大的準備周期的時間壓力。
國六實施的難度主要是準備時間問題,前期明確的國六實施是2020年7月的國六A,現在部分地區直接提早實施國六B,導致企業的準備計劃快速調整,而目前的國六排放的上游核心供應商仍是幾家國際零部件企業,產品升級的時間瓶頸較大。
由于國六標準實施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雖然絕大部分地區雖沒有年末清庫存的問題,但預計提早實施地區的國5車型低價甩貨進入臨近省份銷售,可能嚴重影響了很多地區經銷商銷售進度,因此經銷商年末日子更為艱難。
由于零部件外資供給瓶頸,很多車企排隊標定升級國六,目前看2019年1月的車型品種準備嚴重不足,很多企業無法全譜系供應,而且雖然數據還行,但實際車市極其低迷,庫存調整等事項在年末完成難度巨大。期待各地按照國家要求的2019年7月實施,科學安排進度,推動產業與社會的有序協同發展。
二、2018年汽車工業走勢
1.18年汽車消費起步很強回落快
2018年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6%。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2479億元,增長3.7%。
18年的汽車消費相對低迷,入門級消費依舊不足,中高端消費升級表現突出。。18年1-10月的汽車消費在17年逐步抬高的基數下達到增速-0.6%,但10月的汽車消費增長-6%,持續下行。
2.2018年1-10月汽車產量較強
分產品看,分產品看,10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43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9802萬噸,同比增長11.5%;水泥22043萬噸,增長13.1%;汽車237.0萬輛,下降9.2%;轎車97.9萬輛,下降7.1%;發電量5330億千瓦時,增長4.8%。
18年1-10月的汽車產量0%增速較17年的3%偏低的行業增速較好,這是是春節因素下的保持總體平穩態勢。今年 1-10月的生產低迷主要是乘用車的生產偏低,而客車等靠新能源補貼在年初異常較強。10月的偏低也是去年的前高后低的影響。
3.汽車增加值走強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9%,增速比9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8%。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與1-9月份持平。10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速回升主要受中秋節移位提振——今年中秋節落在9月,而去年為10月,導致10月工作日同比多一天,而9月為同比少一天。分行業來看,中下游行業生產增速普遍下滑,而原材料行業產量增速上升。具體地,10月汽車、手機、計算機、集成電路及工業機器人等行業產量增速均有較明顯減速,反映出中下游制造業增長乏力。
分行業看,10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7%,紡織業增長1.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7.7%,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0.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7%,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8%,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8.1%,汽車制造業下降0.7%。
18年1-10月的汽車增加值6.9%,仍處近期低位。17年1-12月增12%, 2018年10月汽車產銷量增速-9%, 10月增加值-1%的低增速表現,說明生產數量低增長,但結構表現改善。10月汽車業增加值是低于于制造業增加值平均水平,為制造業穩增長貢獻不大。
4.10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萬增12%
分產品看,1-10月份汽車生產2323萬輛,增長0%;10月30天的日均汽車生產7.6萬臺。考慮到17年10月的8.4萬的較低增速,今年增速-9.2%的表現相對不好。
10月份轎車生產98萬輛,增長-8.6%;日均轎車生產3.2萬臺,環比增速較好,但同比增長-7%。轎車去年10月日均3.4萬臺,今年10月走弱明顯。
18年10月消費結構進一步放緩,轎車生產增速偏低,但好于汽車平均增速,SUV的生產增速低于汽車總體增速,成為抑制消費的低迷因素。
17年全年銷售新能源乘用車72萬臺,較16年增5成。。18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車繼續保持較強的高增長走勢,隨著基數提升,10月增速50%的持續走強,相對合理。
5.18年1-10月汽車投資力度走強
2018年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7567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比1-9月份回升0.3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4%。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41343億元,同比增長8.8%。
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9.4%,增速提高3.2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9.1%。
10月汽車投資應該是下降很快,從1-9月的1.7%上升到1-10月的3.2%,提升幅度驚人的好。
三、汽車行業環境分析
1、國家層面政策分析
工信部:車市遇冷但仍有三大向好因素
今年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前三季度累計銷量達2049萬輛,同比增長僅為1.5%,7、8、9月銷量同比增速連續下滑,9月銷量降幅更是達到了11.6%。汽車市場的寒冬是否已經到來?10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談及此現象時表示,低速增長可能成為汽車市場的常態,但汽車產業整體發展健康。
辛國斌解釋稱,目前的汽車銷量增速令大家比較糾結,都希望增速可以更快,但現實比較“骨感”,不但增幅不高,特別是近三個月連續出現了同比負增長的情況。他認為,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正常的。
我國汽車產銷基數已經非常大,2017年達到了2940萬輛的產銷規模,在這種基數上持續高速增長較難實現。從目前形勢來看,產銷高速增長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常態。
但是,辛國斌認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有很多積極向好因素:第一,汽車行業集中度在進一步提高,銷量排名前十家企業銷量占總量近90%。第二,汽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高于產銷量增速,前8月,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8%,這意味著行業整體比較健康。第三,新能源汽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達到了73.5萬輛和72.1萬輛,同比增長幅度是73%和81%。
此外,辛國斌還表示,考慮到我國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替代量還很大,三四線的一些小城鎮需求量很大,今后汽車市場的增長空間比較廣闊,但肯定不會像過去那樣高的增長速度。
工信部:汽車三包規定擬完善將納入新能源車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宣布,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在組織相關技術機構、行業組織對規定進行修訂完善。近期將加大汽車等產品三包工作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平板電視等產品三包條款和相關標準,健全第三方專家爭議處理機制,同時探索建立產品三包信息公開平臺。
此外,根據缺陷產品管理中心2014年對117家汽車生產者的調研數據,據不完全統計,80余家汽車生產者在汽車三包規定實施前共投入近18億元進行了各類質量問題改進。2017年,在落實汽車三包規定情況的自查評估中,各汽車企業積極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在設計、研發及生產制造多個領域加大投入。中國品牌方面,如吉利汽車、長城汽車2016年的新車故障率較2012年已下降了75個百分點以上;長安汽車等企業下降幅度達90%。
同時,汽車三包規定鼓勵車企作出高于三包最低標準的質量擔保承諾,推動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產品服務質量競爭。目前83.3%以上生產者建立了以更長質量擔保期為主的售后服務政策。如北京現代、北汽股份承諾3年或10萬公里質保,吉利汽車承諾4年或10萬公里質保等。經統計計算,我國現階段產品的平均包修期達3.43年/8.4萬公里,已超過了三包規定既定要求。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
《通知》稱,《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主要內容包括:總體要求、鐵路運能提升行動、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公路貨運治理行動、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城市綠色配送行動、信息資源整合行動、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督導考核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共十個方面二十九項具體要求。其中與汽車行業相關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四、公路貨運治理行動”。一是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提出健全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杜絕非法改裝貨運車輛出廠上路等措施。到2020年底,全國高速公路全面實施收費站入口稱重檢測,各省(區、市)高速公路貨運車輛平均違法超限超載率不超過0.5%,普通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提出鞏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成果,穩步開展危險貨物運輸罐車、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集裝箱半掛車治理工作;開展中置軸汽車列車示范運行,加快輕量化掛車推廣應用等措施。三是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促進“互聯網+貨運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健全完善無車承運人法規制度,推動貨運物流平臺健康有序發展。
《行動計劃》中與汽車行業相關的內容還有:支持汽車制造等大型工礦企業以及大型物流園區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進一步加強煤炭集港運輸管理,2018年底前,環渤海地區、山東省、長三角地區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加大對示范項目物流園區(貨運樞紐)建設、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綠色物流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等支持力度;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和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清潔能源車輛的比例超過50%,重點區域達到80%。各地將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范圍,加大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貨流密集區域,集中規劃建設專用充電站和快速充電樁等。
工信部:發布第10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
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0批)》,共包括104戶企業的212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100戶企業194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5戶企業6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5戶企業11個型號。
工信部:發布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公示
為引導制造業企業專注創新和質量提升,工信部發布《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公示》。該公示中,江蘇鼎勝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3家動力電池企業上榜。
工信部:發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8版)
工信部發布了《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2018年首批次試點共包含166項重點新材料,涉及智能電網、風力發電、核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重點材料,其中涉及新能源領域應用相關的有14項新材料,包括極薄銅箔、電解液、三元材料、六氟磷酸鋰等。
工信部:公布首批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
按照《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工信部公布首批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的信息情況,包括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車、浙江豪情、上汽通用五菱、蘇州金龍汽車、海馬汽車、安徽江淮等。
工信部:公示第5批《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工信部公示了《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五批),其中包括其中包括上汽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多款車型。
工信部:公示電子行業15項國家標準
近日,工信部對《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服務規范第1部分服務分類與編碼》、《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服務規范第2部分:應用部署和數據遷移》、《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服務規范第5部分:移動服務》等15項國家標準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18年10月29日—2018年11月28日。
工信部:將正式發文在多領域加快推廣應用甲醇汽車
工信部副司長表示,目前,工信部正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甲醇汽車推廣應用政策,現已編制完成《關于開展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即將正式發布,成為下一階段甲醇汽車推廣應用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工信部:優化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
工信部發布《關于調整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及部分參數填報要求的通知》,對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調整優化。通知提出為方便企業應用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系統,將進行乘用車雙積分配置ID填報、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標記、掛車減征車輛購置稅標記、多電機新能源車輛信息填報等工作。
工信部:在有條件地區加快甲醇汽車推廣
推動甲醇汽車發展,對于促進車用燃料多元化發展、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安全可控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在山西、陜西、貴州、甘肅等具備推廣應用條件的地區,加快甲醇汽車推廣,有效推進甲醇汽車制造體系、甲醇燃料生產和加注體系以及標準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
工信部發布第31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第31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本批《公告》的汽車、摩托車、低速汽車生產企業共計680戶,新產品共計1750個。
工信部擬撤銷161款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優惠商用車達147款
工信部發出通知,就161新能源車從免征購置稅目錄撤銷征求意見。
在這161款新能源車產品中,共有14款乘用車產品及147款商用車產品,商用車產品中包含城市公交客車、廂式物流運輸車及特種作業車。
通知指出,根據《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公告2017年第172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公告2018年17號)相關要求,對《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實施動態管理。經統計,2017年9月《目錄》(第十二批)發布后,截至2018年9月底無產量或進口量的車型共計161款,擬從《目錄》撤銷。現予以公示,如有意見或建議,請于2018年10月31日前以書面或傳真、電子郵件形式反饋。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中心:關于調整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及部分參數填報要求的通知
《通知》稱,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方便企業應用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系統進行乘用車雙積分配置ID填報、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標記、掛車減征車輛購置稅標記、多電機新能源車輛信息填報、正三輪摩托車輪距參數填報等工作,工信部裝備中心對機動車合格證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了調整優化,現就有關事項及要求印發通知。
央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央行正式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國六輕型車車型環保信息公開匯總(2018年10月19日)
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網站發布《國六輕型車車型環保信息公開匯總》(2018年10月19日)。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嚴格實施國家《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標準)》(GB18352.6-2016),按照原環境保護部《關于開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工作的公告》(國環規大氣〔2016〕3號)要求,自2018年4月起,有關企業開始在我中心平臺向社會公開其生產、進口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機動車環保信息(包括排放檢驗和污染控制技術信息)。
截至2018年10月18日,共有36家企業485個車型(684個信息公開編號)209608輛車進行了國六環保信息公開。其中,國內生產企業26家、350個車型、183129輛,國外生產企業10家、135個車型、26479輛;輕型汽油車企業24家、457個車型、208254輛,輕型混合動力車企業12家、28個車型、1354輛。公開車型均為國六b(除1款進口車型為國六a外)。
三部委:進一步落實道路貨運車輛檢驗檢測改革政策
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質檢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道路貨運車輛檢驗檢測改革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道路貨運車輛年檢(安全技術檢驗)和年審(綜合性能檢測)依法合并工作。2019年6月底前,各省級交通運輸、公安、質監主管部門應于每月底前將改革進展情況分別報送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
國務院:發布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印發《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提到,將大幅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加大開放力度,取消新能源汽車制造外資準入限制。
2、地方補貼政策
安徽:發布《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方案提到,將加快車船結構升級,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15萬輛左右。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使用比例達到80%。
安徽:加快公共機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安徽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與省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公共機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通知提出,將加快推進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各級公共機構要統籌考慮單位和職工購買新能源汽車需求,到2020年,在單位內部停車場配建相應比例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比例不低于10%。
東莞:要求新增出租車網約車全部使用純電動汽車
東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發布了《東莞市推進公共交通純電動化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10月15日起,東菀市新增或更新巡游出租汽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全部使用純電動汽車。
山東:印發《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發展規劃指出,將促進新能源汽車在公務出行領域的應用,2019年起,山東省各級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機動車輛,特別是用于機要通信、相對固定路線執法執勤、通勤等車輛配備更新時,要全部選用新能源汽車。
蘇州:新能源汽車免費停車1小時
蘇州市政府為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將于11月1日起施行蘇州市新能源汽車和停放服務收費優惠政策,凡懸掛公安部門核發的新能源汽車號牌的車輛,可免費在道路臨時停車泊位停車1小時以內(含)。
深圳:關于輕型汽車執行第六階段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深圳經濟特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2017年修訂)和《2018年“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深府辦規〔2018〕6號)的有關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我市輕型汽車執行第六階段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國Ⅵ標準”)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本通告所稱國Ⅵ標準指《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18352.6-2016)中的第六階段排放控制要求,其中Ⅰ型試驗應符合6b限值要求。
二、本通告所稱輕型汽車指的是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kg的M1類、M2類和N1類汽車。
三、2018年11月1日(含)起,在我市注冊登記、外地轉入的變更登記和轉移登記的輕型壓燃式發動機汽車應當符合國Ⅵ標準。
在2018年11月1日前已購買的符合國Ⅴ標準的輕型壓燃式發動機汽車,可在2019年1月1日前憑2018年11月1日前開具的正式發票,辦理車輛注冊登記手續;在2018年11月1日前已從外地轉出的符合國Ⅴ標準的輕型壓燃式發動機汽車,可在2019年1月1日前憑轉出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機動車登記證書》簽注的轉出記錄,辦理車輛變更登記或轉移登記手續。
對于珠三角地區(廣州、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的2018年11月1日前已辦理車輛注冊登記手續的國Ⅴ標準的輕型壓燃式發動機汽車,可在我市于2019年1月1日前辦理車輛變更登記或轉移登記手續。
四、2018年12月31日(含)起,在我市注冊登記、外地轉入的變更登記和轉移登記的輕型點燃式發動機汽車應當符合國Ⅵ標準。
深圳:加快快速充電樁建設步伐
近日,深圳市交委、發改委、規劃國土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我市出租車快速充電樁及配套設施建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指出,內設出租車快速充電樁的配電房及雨棚等簡易建筑視為臨時建筑,不視為永久性建筑;在除國家明令禁止區域以外的其他用地上建設出租車快速充電樁及配套設施應給予同意。
甘肅:印發三年行動作戰方案
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甘肅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作戰方案的通知(2018—2020年)》。通知明確提出要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率,加快推進城市市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潔能源汽車;加快黨政機關、公共場所、社區充電樁設施建設。
北京:發布《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白皮書(2018年)》
近日,在2018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閉幕式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宣布發布《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白皮書(2018年)》,明確2022年北京市“形成滿足高級自動駕駛(L4級別)要求的智能網聯汽車完整技術體系。2019年本市將允許自動駕駛車輛在延崇高速和服務區域開展自動駕駛;到2022年,全市智能網聯汽車及關聯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北京:發布2018第17批環保車型目錄
10月30日消息,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發布了《2018年度第十七批符合環保排放標準車型目錄的公告》。本批次共有28家車企的87款新能源車型入選,分別為84款純電動汽車和3款燃料電池汽車。從動力類型看:純電動專用車列入25款,占比29%;純電動客車列入41款,占比47%;純電動乘用車列入18款,占比21%;燃料電池客車列入2款,占比2%;燃料電池專用車列入1款,占比1%。
北京:公示2018第1批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
北京市順義區發改委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補貼(第一批)進行了公示。經統計,順義區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補貼涉及4家企業,共計264,636.888元;順義區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2018年第一批)共計745,500元;順義區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2017年5-8月申請補貼車輛第二次補貼)共計540,100元。
北京:公示2018年第六批擬撥付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示了擬撥付的2018年第六批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明細,經統計第六批撥付共涉及13家車企、11,297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乘用車11,210輛,純電動客車87輛,擬撥付資金34,282.1萬元。
北京:首推充電設施考核獎勵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會同市財政局制定并印發了《北京市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設施運營考核獎勵暫行辦法》及相關實施細則。2018-2019年度電動汽車社會公用充電站考核周期為自申報材料審核通過,充電設施納入運營獎勵對象范圍之日起,至2019年10月31日。考核分為日常考核以及年度考核,年度考核獎勵上限為20萬元/站?年。
北京:新能源車申請者破39萬
北京本期個人新能源車申請者破39萬,與今年上一期相比新增申請者數量4萬。按照目前的分配規則,今年的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已全部用盡,有超過39萬申請人處于輪候狀態,新申請者至少還需要等待八年,也就是2026年后才能獲得指標。
北京將打造500平方公里自動駕駛示范區
近日,北京市經信委發布《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白皮書(2018年)》,明確指出,2022年北京要布局形成滿足L4級自動駕駛的完整技術體系,同時,打造超過500平方公里的智能交通應用示范區。預計關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在自動駕駛示范應用方面,北京計劃穩步推進自動駕駛載人運行示范應用、逐步推廣物流和作業車輛的自動駕駛應用。同時,拓展高速路、快速路等自動駕駛測試種類,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里程達到2,000公里。
此外,北京還計劃開展智能網聯交通效率優化示范應用,實現信號燈配時優化、車速引導、擁堵提醒,開展智能網聯公交車道建設試點。以及探索面向未來的智能出行服務新技術、新模式,建設安全、智能、共享的綜合交通出行服務體系。
四、汽車集團和企業走勢
1、18年汽車市場增長相對承壓
18年1-10月汽車總計銷量2282.97萬臺,累計增速-0.4%;18.10月汽車總計銷量238.01萬臺,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0.6%。。
18年1-10月份汽車批發走勢弱于近幾年全年走勢,近期持續下滑的狀態較差,未來壓力持續加大。
2、18年汽車市場增長壓力加大
1-10月銷量增速0是歷年較低的,但后面4季度的預期壓力更大,因此對全年的增速不樂觀。
預計2018年全年的汽車銷量2824萬臺,同比降2.2%,預計全年表現也是本世紀來歷年較弱的,但目前看下滑超過預期。
3、1-10月主力車企集團的表現均較好
18年車市走勢不強,各集團因為優勢板塊的差異化市場需求而走勢分化。上汽、吉利、一汽、比亞迪、奇瑞、華晨汽車等表現較強,吉利仍是超強。
上汽仍是一枝獨秀,長安因為MPV的低迷和美系稍弱而走勢壓力稍大。而一汽和東風的走勢相近,一汽靠卡車表現走強。北汽主要是奔馳和北京現代的恢復的促進。吉利成為高增長特征。比亞迪表現較好,主要是燃油車新品和新能源的較好,江淮表現也不理想。而華晨仍是輕客的壓力明顯。吉利表現依舊相對突出,而比亞迪和濟南重汽的表現也是相對較強。
1-10月份,主力廠家生產表現較強,一汽大眾表現相對突出,而通用同比表現較穩。增長特別突出的是吉利汽車,而北京現代跟恢復較快。
本月從集團角度看的前10車企中六大集團占據8席,較上月一致,車企分化明顯,上汽3家,東風2家,一汽有1家,北汽1家。長城在8位,吉利回歸第5位。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業,而且上汽乘用車的也是表現較強,;東風的東風日產和東風汽車兩家,一汽有大眾,長安主力是長安汽車;北汽本月有北京現代。獨立車企的吉利本月超強。內資企業有東風汽車、長安、長城、吉利汽車進入前10。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根據乘聯會數據,18年1-10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889.05萬臺,累計增速-0.8%;18.10月狹義乘用車銷量201.39萬臺,同比增長-13.1%,環比增長-0.6%。
乘用車主力廠家成為三大陣營,前三甲在18萬左右,中間在12萬水平,后面的在月銷7萬臺左右。10月長城走勢較強。
2018年1-10月轎車銷量944.07萬臺,累計增速0.2%;18.10月銷量99.58萬臺,同比增長-10.1%,環比增長-1%。
轎車主力廠家主要是合資三強。日產和吉利也是較強。尤其是吉利的銷量保持良好的平穩水平。
2018年18年1-10月MPV銷量139.96萬臺,累計增速-15.3%;18.10月銷量14.72萬臺,同比增長-22.4%,環比增長0.2%。
上汽通用五菱在MPV市場表現的一枝獨秀。比亞迪已經超越長安成為MPV的第二強。長安的MPV保持平穩。
2018年1-10月SUV銷量806.02萬臺,累計增速1%;18.10月銷量87.09萬臺,同比增長-14.7%,環比增長-0.2%。
吉利汽車的SUV正增長平穩,尚未體現秋季增量。長城的10月增長很強,未來自主SUV能否持續高增長值得期待。
5、微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8年1-10月微型車銷量90.33萬臺,累計增速-3.8%;18.10月微型車銷量8.76萬臺,同比增長12.7%,環比增長-0.7%。
18年1-10月微客銷量37.3萬臺,累計增速-17.8%;18.10月銷量3.29萬臺,同比增長-5.3%,環比增長-5.5%。
18年1-10月微卡銷量53.03萬臺,累計增速9.4%;18.10月銷量5.47萬臺,同比增長27.2%,環比增長2.5%。
18年的10月的五菱走勢平穩較強,而長安逐級回落,其他企業走勢壓力也較大,但奇瑞等電動微客企業表現較好。
6、輕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8年1-10月卡車銷量265.61萬臺,累計增速4.4%;18.10月卡車銷量24.06萬臺,同比增長-8.2%,環比增長0.7%。
18年1-10月輕卡銷量152.91萬臺,累計增速10.6%;18.10月銷量14.85萬臺,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0%。。18年輕卡市場銷量走勢較強,1-10月份,總體實現增長12%的表現很強。。這是在17年10月份開始的微卡升級的輕卡高增長的背景下,18年的表現較好。但10月增長因高基數放緩。
18年10月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福田和長安走勢超強,江鈴、江淮、重汽和力帆、及唐駿的輕卡表現較強。主力車企的福田保持超強的龍頭地位。江鈴的銷量表現環比超強。長安的輕卡走勢很強,從微卡強勢企業升級成為輕卡第二強勢企業。
7 、中重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8年1-10月中重卡銷量112.7萬臺,累計增速-3%;18.10月銷量9.21萬臺,同比增長-21.5%,環比增長1.9%。
下半年重卡走勢回落,經濟運行壓力加大的卡車市場逐步疲軟。18年中重卡銷量94.45萬臺,累計增速2.5%;18.8月銷量8.6萬臺,同比增長-23.3%,環比增長0.8%。
1-2月表現也是受到春節的影響而偏弱,3-6月靠投資類車型支撐銷量。7-10月中重卡持續回歸,隨著公路轉鐵路和運輸需求較少,未來中重卡增長潛力有限。
16年10月國家出臺整頓運輸市場的政策,嚴重壓縮運力,導致運輸車型大型化趨勢加速,投資巨幅增大,對市場的卡車需求較強。隨著換車周期走過,今年上半年的上游投資景氣回升,重卡和牽引車等更新需求增大,重卡結構性走強。
18年3-6月的中重卡基本都是同比17年高增長的狀態,主力車企相對較好。今年7-10月的主力走勢分化,一汽9-10月走勢超強,重汽走勢較穩。
8 、輕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8年1-10月客車銷量37.83萬臺,累計增速-3.6%;18.10月客車銷量3.81萬臺,同比增長-17.5%,環比增長-8%。
18年1-10月輕客銷量26.84萬臺,累計增速-3.7%;18.10月銷量2.69萬臺,同比增長-9.7%,環比增長-3.2%。。
輕客企業的走勢相對平穩,近期波動不大。由于輕客新能源的突破速度較慢,專用車的走勢也不是很強,因此輕客的市場壓力仍大。
15年以來的輕客市場持續回落。15年受到政策補貼等的干擾,沒有搞電動輕客的主力企業表現較差,16-18年的輕客進入全面調整期。隨著輕客的應對小型面包車安全管理的453號法規的影響淡化,輕客逐步回歸平穩,但高基數影響仍大。近兩年江鈴走勢超強。
新能源車的較強增長對輕客也帶來促進。江鈴表現超強,上汽大通、長安汽車的近幾個月走勢較強。金杯走勢逐步平穩。
9 、大中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8年1-10月大中客銷量10.99萬臺,累計增速-3.5%;18.10月銷量1.12萬臺,同比增長-31.8%,環比增長-17.7%。
17年的大中客市場走勢是歷年波動最大的,1-5月增速處于歷年低谷,6月開始改善較大,年末超強。18年1到5月份,大中客表現較強,同比增長出現高增長,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的搶補貼行情,同時也是目錄較好的。6-10月調整也是較合理的走勢。
由于新能源補貼的促進,15年大中客市場賺錢很多,16年掙錢更多,但為拿補貼的不能有轉移量,因此高補貼帶來的17年壓力太。隨著18年電動車政策的逐步明朗。1-5月享受高補貼下的主力企業走勢很好。6-8月企業走勢放緩,9-10月逐步走強。
新能源車的年初暴增對大中型客車也帶來促進。18年政策利好帶來結構性增長,比亞迪9月走勢超強,10月中通表現很強,年末電動客車仍會表現較強。
四、乘用車市場運行表現
1、新品推動
隨著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的發布,車企開始緊隨政策調整產品策略,3月奇瑞新能源的瑞虎3xe 和北汽新能源 EX360 上市,這兩款車型的共同特征是,剔除補貼后的全國統一售價區間不足10萬元。這兩個優秀自主品牌企業的新能源突破的點都是A0級SUV,而且都采取填平地方補貼缺口的明智做法,這既保護了地補的積極意義,有效的改善了地補對新能源發展的區域分割問題,是很好的導向性突破。
2、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18年10月到10月,車系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尤其是10月促銷,增長相對較忙,而在2017年是10月促銷力度相對較大。今年的車市下滑等因素,導致10月車市相對處于動蕩之中,歐系和德系,以及韓系促銷力度增長都相對較猛。
3、歷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10月份車企促銷,增長較猛的仍然是主要還是豪華車,美系的促銷還比10月份增長1.6個百分點,而每次的促銷增加1.4個百分點,德系的促銷主要是因為寶馬跟奔馳的觸角大幅增長,而美系的促銷是各廠家壓力較大的結果。自主品牌的廣汽乘用車促銷力度相對增長較猛。
4、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國內零售表現
此表用體現的是每一個細分類別占上一層級總零售量的比重,與包含出口和庫存變化的批發增長有所差異。18年10月的市場體現MPV弱趨勢特征明顯,轎車市場的地位處于逐步恢復的狀態,SUV走勢較平穩。轎車中的中高級別走勢較好,低端的電動轎車有所恢復。
前期多功能車市場超強增長,其中近年MPV是中低端需求也有下降,A0級MPV表現逐步走弱,消費升級到A級MPV,近期新品也是在A級MPV推出較強。雖然18年MPV總體下滑,但MPV中高端近期較強。
前期SUV則是A級火爆,隨后延伸到A0級,成為高端向下延伸的特征。近兩年出現消費升級較強的特征。2018年10月的A0級SUV市場的需求占比小幅下滑,高端B級SUV產銷表現較強,A級仍是主力。
5、狹義乘用車各國別在細分市場零售表現
10月的SUV份額環比9月提升,自主的轎車和SUV份額表現均較8月稍好。
6、廠家庫存增大、渠道庫存壓力緩解
從企業庫存變化看,廠家努力調庫存,10月廠家庫存降低5萬臺,經銷商庫存增加8萬臺。歷年10月都是渠道庫存增加的局面。18年10月的庫存下降較合理。18年10月渠道庫存增加較大也是零售較弱的結果。目前10月的廠家和經銷商逐步適應低增長的現狀。
五、乘用車市場競爭表現
1.狹義乘用車各車系增長特征
10月自主品牌的表現相對平穩。歐系和美系的份額下降較大,也是德系與韓系增量的分流效果。 德系與日系的增長較猛,車市分化的產品周期與政策周期均較明顯。日系批發增速6%,快于行業較多;而歐系和美系的下滑相對較大,韓系相對低基數較強,形成合資車系間的內部競爭較激烈。
18年年度份額看的自主品牌走勢轉弱,年度批發增速0%,稍低于行業增速,零售也稍弱于行業平均。在15-17年自主持續超越合資后,18年以來自主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2.18年10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分化
從廠家批發看,18年10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強于18年的的主力車企的份額占比表現, 也體現了10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差。
18年10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差異,北京現代、廣汽豐田較強。自主部分主力車企增速較快,自主領先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吉利的增長超強,上海汽車也是低基數的高增長。比亞迪的新品增量表現突出。
從18年的增量貢獻度看,減量的主要是二線合資車企和部分國有自主。18年仍是主力大車企的增量,自主的吉利和上汽表現較強。
18年10月份,主力企業表現相對較強,10月份主力零售企業前十位達到60%的份額,較去年提升2個百分點。前五強的批發企業批發增速表現超強,而部分傳統自主企業在高增長后走勢壓力上相對稍大。
從零售來看,10月份的增量的主力企業是吉利、比亞迪,和上汽乘用車三大企業。但年度看的合資企業較強。
2018年10月,企業生產特點相對差異較大,主力廠家表現較強。其中上汽乘用車生產增長百分之百,廣汽豐田和北京現代生產同比增長50%以上,吉利生產同比增長30%,而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同比下降40%,上汽大眾生產同比下降29%。
1到10月份生產增長相對較強的是吉利汽車和上汽乘用車,其次是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生產表現相對較弱的是長安汽車和上汽通用五菱。
3.主力車型批發零售的表現
10月轎車主力品牌的批發表現相對不強,前十位品牌占比17%,較去年的19%下降2個百分點。10月日系品牌表現優秀。10月增量較強的品牌是,前期低基數的車型。其中表現相對優秀的是寶駿帕薩特、吉利遠景、比亞迪等,和部分合資品牌。
而寶駿530、宋MAX等車型基本都是自主的產品。
主力車型的零售表現來看總體表現分化,銷量下滑相對較多的是SUV產品,部分合資與自主的SUV產品都有一定的下滑狀態,。
前期五菱寶駿和哈弗h6等自主車企表現相對優秀,今年的五菱長安和吉利以及比亞迪都有主要車型進入增量領先行列,
從1-10月份銷量的增量表現來看,也是五菱、長安以及比亞迪等部分車型表現相對優秀。尤其是新能源車的增量表現的較強,
4.轎車主力車型批發零售的表現
10月轎車主力車型零售表現相對較強,自主品牌表現都是很好,而下滑的主要是美系和韓系的轎車品牌。
今年的主力車型的零售相對一般。主要增量的車型相對分散,增量的是合資部分新品和自主SUV車型。
5.MPV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mpv市場在2018年表現相對較弱,但是像宋MAX、傳祺GM8等表現很好。由于mpv市場下滑,自主品牌采取了改進車型的措施,使大量的新車表現較好,但與之替代的老車下滑極其嚴重。
6.SUV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SUV市場在18年表現持續較強,但也有增速放緩壓力。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車仍然是較強的增長動力。今年的哈弗h6,寶駿510和傳祺gs4以及吉利博越,成為suv市場零售的前四名。但減量的自主品牌也是相對較多,而增量的自主品牌,主要是自主的新品的推動。
從10月份的增量表現來看,增長最快的都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比如寶駿510,長安cs55,遠景X3,領克01等表現都很好。
7.狹義乘用車企業增速表現
18年10月的總體車市增速回落,自主較合資的銷量增速均較大壓力,18年10月的合資與自主的增速差距有7個百分點。今年的合資逐步恢復,近幾個月合資和自主的增速差距較大。
2017年11到12月,自主品牌增速相對較強,因此今年8-10月的自主增速低于于合資品牌,主要是自主的市場的前期沖刺。2017年的自主高基數增長仍較強,之后的18年自主偏弱,體現了自主的增長遇到煩惱。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1. 10月新能源車恢復增長
在總體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后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走勢呈現開門紅的特征,1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1638臺,同比增長483%。因為春節因素,今年2月2.9萬臺的規模,應該說是表現良好的。3月政策明朗后的銷量暴增到5.57萬臺,4月進一步拉升到7.2萬臺,5月拉升到9.2萬臺,6月回落到7萬臺,7月保持在7萬臺水平,8月回升到8.4萬臺,環比7月的走勢實際是走強的.
今年9月和10月廠家批發持續拉升,10月到了11.97萬臺,實際市場走勢較好,相對于17年的10月的走勢增速仍達到80%,10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走勢很好,體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在政策明朗后的階段性發展動力較強。
新能源廣義乘用車批發達到12.2萬臺,其中微客類車型10月較多,但微客改裝的電動車基本是屬于專用車序列的,因此用狹義乘用車的新能源分析更為準確。
2.新能源車的世界地位超強
2018年1-9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25萬臺,同比增速達到57%。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含進口)18年1-9月總體銷量達到62.5萬臺,同比增長60%,世界份額達到50%。
18年6月是中國新能源車政策調整的時點,因此國內3季度銷量增長暫時放緩也是政策與市場的雙驅動的效果。
世界新能源市場的格局仍在劇烈變化中,美國領軍單品銷量車型迅速拉升突破月產2萬臺,且供不應求。導致美國豪華B級車的新能源化浪潮競爭異常激烈,推動奔馳和寶馬都在新能源車加大投入。
從國內市場看,中國自主新能源車占比95%,德系和美系進口車占到4%。未來看,自主與合資的份額的傳統車4:6結構和新能源的自主壟斷都是亟待改善的。自主品牌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江淮、奇瑞等都提升很快。
今年的企業平均油耗要求下降8%,目前合資企業達標狀態已經較差,雙積分政策下的合資新能源已經蓄勢待發,本期工信部新能源推廣目錄已經有豐田等國際車企的新品登錄。
國家補貼政策的能量密度提升思路是英明的,世界新能源競爭激烈,補貼指標提升速度不應降低,不應該怕著火。自主品牌需要在電動車做強單品銷量和提升插混競爭力的雙線提升加速,實現高質量增長。
2. 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占80%
10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插混走強特征。18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1.97萬臺,總體同比增速80%。10月的純電動轎車60%的增速,體現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拉動效果。由于低基數的促進,10月插電混動同比增速105%,近期插混較純電動增長更強。
3.新能源車的級別A00恢復
10月純電動中的A00級電動車有5.12萬臺,同比增37%,占純電動乘用車55%份額,較17年10月下降16個百分點,A級是大的市場。A級電動車主要是北京市場的拉動,因此去年的銷量仍較低,今年的10月的A級電動車同比增169%,環比9月增-12%,體現較好增長態勢。而A0級電動車出現較強增長態勢,同比是暴增,但環比表現平穩。
4.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變化
前期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17年2月開始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17年3-10月較高增長, 10月后快速大幅拉升,11月拉升到5萬臺,體現年末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征。18年1-2月的A00表現平穩,3-5月的加速上升,6-7月表現相對調整,這也是暫時調整,8-9月逐步回暖,10月A00表現超強。
而18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18年1-2月的A級電動車偏弱,3-10月增長較好。A0級也是在4-10月高增長。
插混車型18年1-6月的很好,7-10月的B級插混增量,總體插混成為表現最強的動力類型。
5.新能源車區域運營特征
18年的1-7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數據體現深圳暫時超過上海、北京.。深圳的出租和租賃車輛發展較快,實現占比較高和數量巨大的萬臺較好銷量。非運營車輛的深圳與上海和北京都是兩萬臺。北京由于沒有放號,因此18年1-2月的銷量極低。3-6月銷量也是較低的。
深圳和上海的新能源主要是插混,也是市場競爭逐步激烈的體現。
6.新能源車區域私人單位購買特征
北京的私人車輛還有巨大的指標增量。南京和杭州、廈門、廣州的出租租賃比例較強。
7.新能源車區域插混純電比例特征
新能源車的區域市場的插混和純電動的占比表現差異化,主力限購城市的上海、深圳、杭州、廣州的插電混動的表現很強。
8.新能源車乘用車廠家批發表現
新能源車作為新生事物,其產銷體系也是快速變化。我們前期是生產為主的體系,近期成為銷售為主的體系。因此,我們統計企業銷量時不管是誰生產的,是誰的標,在誰體系內銷售是標準,這樣北汽新能源的數據實際涵蓋了北汽乘用車和自身的銷量。
七、經濟型乘用車車市場走勢
1、A00級轎車市場表現
a00級轎車18年10月批發4.95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4.9%,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16%,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9%,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4%;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98%,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04%;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4%;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2%,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99%;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1%,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
目前的電動車取代微型轎車趨勢較明顯。18年的微轎車型銷量下滑較大,原有的精品微轎下滑更為嚴重,除了奔奔因電動車表現較好外,奧拓、SPARK等相對高端的下滑嚴重。10月主力車型中電動車表現突出,微型電動車逐步體現增量潛力。吉利和眾泰、奇瑞電動車占據主力地位。
2、A0級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0級轎車18年10月批發8.93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8.84%,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16%,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3%,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0%;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5%,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3%;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8%;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7%,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101%;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17%,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1%。
目前看小型車需求靠新品恢復較快,17年小型車的主力車型的寶駿310持續拉升較快。合資偏重于中高端,10月波羅走勢較穩,日系的本田保持較強地位。合資的小型入門級車走勢相對艱難的。前期歐美系和韓系的車型為主,悅納的新品前期迅速拉升,近期受韓系危機而拖累。
3、A0級MPV銷量走勢
A0級MPV18年10月批發6.02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43.38%,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4.19%,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4%;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9%,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21%;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6%;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17%,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0%;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34%,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0%。
狹義乘用車的小型多功能車市場前期風聲水起,近期下滑嚴重。A0級車的MPV前兩年發展較快,尤其是微客廠家的MPV類車型快速增長,近期主力車企的加速升級分化了市場。
隨著連續多年的微客升級和寶駿系列的分流,這類的市場容量下降,A0級MPV也進入負增長的低迷區間。18年10月是歐諾和五菱宏光10月同比下滑較大,幻速等表現似乎較強。
4、A0級SUV銷量走勢
A0級SUV18年10月批發20.6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23.6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72%,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4%,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3%;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3%;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1%,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96%;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7%,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7%。
小型SUV前期成為SUV最大的車市亮點,新品爆棚現象明顯,近期走弱,近期受到A級擠壓明顯。10月五菱占據小型SUV高位。長城哈佛H2逐步走弱,而自主的寶駿510等小型SUV獲得較強增長。
本田的XR-V和繽智在10月表現超強。近期日系成為小型SUV主力,其產品調整在1.5升的稅收優勢明顯,因此XRV、繽致表現較強。
5、經濟型車廠家銷量走勢
10月自主主力廠家努力增量。前期的長安超五菱也是轎車和SUV的優勢,近期五菱強化小型SUV和轎車的新品突破,長安的壓力較大,5-8月五菱走勢較穩,9-10月的五菱增長較強。長安10月調整力度較大,10月東風本田等有恢復。
由于SUV火爆,合資的SUV小車新品帶來穩定增量。小型車合資廠家走勢逐步改善,自主仍是絕對領軍,自主的轎車低于合資小型轎車仍較明顯。
八、A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緊湊型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轎車18年10月批發63.86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63.19%,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38%,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2%;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1%;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2%,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95%;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3%,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
10月的A級車主力車型銷量走勢波動較大,德日美車系的表現較好。日系的軒逸和表現較強。德系仍是主力陣容較多的,一汽大眾的主力車型都保持較高銷量。入門級A級車捷達、桑塔納的表現環比平穩,。自主的帝豪EC7進入前10名。
2、緊湊型MP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MPV18年10月批發4.68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33.7%,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4.43%,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2%,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3%,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3%;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24%,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0%;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14%,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
相對于A0級低價大空間的MPV市場走強,MPV市場的A級合資車型銷量偏低。10月雖然途安表現優秀,但自主品牌仍是A級MPV的主力,比亞迪宋MAX逐步成為優勢車型,寶駿730 失去細分市場的第一。而幻速H3的走勢逐步下行,近期五菱寶駿730下滑,形成內部結構的重新洗牌。合資中檔純家用MPV市場表現較低迷,市場認可均不太好。別克GL6的車型太小的劣勢明顯。
3、緊湊型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SUV18年10月批發55.6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63.73%,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51%,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3%;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0%,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7%;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4%;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99%,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101%;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2%,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
2018年,A級車市場表現相對穩定。其中上海大眾表現相對較強。吉利汽車保持絕對的平穩運行狀態,月度波動極其微小,成為比合資品牌還是優秀的的穩定,體現了強大的營銷控制力。而上汽通用今年回落較大,北京現代10月份也稍有下降,長城汽車形成超強增長態勢。
九、B 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B級轎車市場走勢
b級轎車18年10月批發16.89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16.72%,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84%,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8%,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7%;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7%;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98%,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104%;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15%,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2%。
中高級車市場總體低迷,商務需求較差,私人升級需求也不強,形成巨大的增長壓力,因此各車型走勢劇烈波動。帕薩特和邁騰等表現也不錯,雅閣10月增長較好,邁銳寶、奔馳C級等高中低各有表現突出車型。豪華B級車的地位總體提升,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增長較強成為豪華龍頭,豪車的走勢呈現相互追趕的局面。
2、B級MPVSUV 市場走勢
b級SUV18年10月批發10.47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12%,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1%,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2%,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2%,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3%;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3%;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96%,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104%;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1%,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
b級MPV18年10月批發1.63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11.72%,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9%,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32%,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29%;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2%;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0%,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0%;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5%,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
10月B級SUV市場走勢較強,而MPV車型均表現一般。奧迪Q5銷量因16年大幅低迷,今年借勢走低。奔馳和銳界表現很好,其他廠家基本狀態相對穩定。自主走強的是傳祺GS8,本月長城魏派vv7持續走強,長安CS95哈佛H7等自主的中大型SUV走勢相對穩健。
2018年,B級廠家走勢相對較強,其中,海通用表現將最優秀,一汽大眾保持超強地位,廣州豐田、廣州本田,表現較強。
十、C級和豪華乘用車市場走勢
1、乘用車內部零售走勢特征
近幾年消費升級明顯,豪華車表現很好。合資主力車型近兩年普遍走弱,但近兩年豪華車表現較強。18年10月的豪華車走勢較強,份額達近期較好。18年10月的自主品牌核心集團自主和日系合資車走勢較強,內資主力自主走勢較好。
豪華品牌乘用車18年10月批發18.64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10.59%,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53%,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4%;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9%,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1%;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0%;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1%,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98%;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17%,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6%。
從豪華品牌的零售走勢看市場現對穩定較快增長,豪車是中國車市的持續增長點。奧迪目前優勢還較大,奧迪經銷商提車波動持續加大,對奧迪的壓力巨大,導致奧迪的中國地位持續弱化。寶馬和奔馳均有較好增長潛力,奔馳追趕寶馬的效果近期呈現膠著狀態。凱迪拉克成為國產的主力,沃爾沃和英菲尼迪等相對平穩。
豪華車走勢較強主要是新的增量勢力的加盟,近期的豪車國產必然帶來豪車市場的競爭充分和總量增大,有利于市場的走強。尤其是二線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的走強,很有促進意義。
2、豪華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豪華品牌轎車18年10月批發11.55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11.53%,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2.78%,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2%;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6%,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4%;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0%;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102%,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103%;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22%,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20%。
奔馳、奧迪、寶馬等豪車三巨頭在中國競爭激烈,豪車核心車型是C級豪華轎車,但近期的B級豪華轎車走強。轎車市場的奧迪的先發優勢受到寶馬和奔馳的追趕。10月奔馳C級拉升較快,也回歸主力陣容,對奧迪的沖擊較明顯。
奔馳的轎車增速很快,奔馳C級近期超越寶馬3系和奧迪A4,而奔馳C系成為豪車的零售領軍車型。與此同時其他二線國產豪車也是逐步走強,沃爾沃、英菲尼迪等都逐步增量。
3、豪華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豪華品牌SUV總體18年10月批發6.8萬臺,18年10月占批發份額7.7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24%,18年10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18年10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0%;18年10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3%,18年10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6%;18年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年10月廠家產銷率98%,18年10月渠道批零率90%;18年1-10月生產累計增幅9%,18年1-10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7%。
豪華SUV市場增長的空間較大,競爭相對較穩,凱迪拉克XT5本月環比表現突出,馳GLC走勢調整較大。國產的Q3和寶馬X1的走勢均較強。奔馳的上攻態勢主要靠新車的增量,而市場容量是很大的,各家都有較好表現。奔馳和寶馬的10月競爭表現都相對較穩。奧迪近期表現超強。凱迪拉克XT5的表現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