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2018年6月汽車市場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18-07-26 16:22:30    瀏覽量:9147次     下載

本文為乘聯會發布的2018年6月汽車市場分析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2018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二、2018年汽車工業走勢
三、汽車行業環境分析
四、汽車集團和企業走勢
五、乘用車市場競爭表現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七、經濟型乘用車車市場走勢
八、A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九、B 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十、C級和豪華乘用車市場走勢

一、2018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1.6月市場產銷零綜合走勢


      6月乘用車零售168.7萬臺,同比下降3.1%,環比下降6.4%,出現歷年少有的6月環比下降幅度較大的現象。今年1-6月零售同比增長4.0%,大幅好于17年的1-6月的1.0%增速,體現了國內消費的頑強增長特征。

      雖然近期國內外宏觀經濟總體數據良好,但6月車市零售環比下降6.4%,這是諸多特殊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偶然因素的影響,包括端午節和世界杯的因素;今年端午節在6月的假期影響銷量,其次是世界杯的影響,世界杯的看球群體與購車群體重合度較高。

      6月美系車零售同比下降28.0%,數量降幅大于總體6月零售的同比下降總量,6月德系和日系的零售較同期增長3.0%。
      隨著7月降低關稅的預期,雖然車企及時調整指導價格,但由于成本因素約束,6月進口車消費暫時停滯,觀望情緒對國產車也有一定的傳染效應。
      6月SUV市場增速-4.4%仍是偏弱,部分合資新品SUV尚未帶來銷量提升;6月轎車零售增速-0.7%稍好,這也是17年6月的轎車降庫存調整的低基數促進。
      6月廠家和經銷商努力承擔行業壓力化解風險; 6月生產環比5月減少4萬臺,且廠家庫存較5月增5萬臺,渠道庫存增加7萬臺。
      6月新能源車的批發7.2萬臺,同比增長87.9%,這也是新補貼政策實施后的產銷結構改善的特征。其中6月PHEV銷量達到2.1萬臺,占比新能源達上升到30%的較好狀態。A00級純電動的電動車占比從5月的62%下降到33%,自主品牌新能源逐步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2.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18年6月零售168臺,較2017年6月下滑6萬臺,相對4月的同比增量大幅減少,體現18年春季市場的增長動力嚴重不強。
 
      在16年購置稅5%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強勢走勢基礎上,17年同比增52萬,18年1-6月增長42萬臺。這樣的1-6月總體增量逐步走強。1-6月回暖,體現了市場透支后的恢復相對平穩,車市仍受到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和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
 
      18年車市的批走勢出現回升趨勢,18年4月份達到187萬臺,同比增長10%,6月份批發銷量達到183萬臺,同比增速達到12%。6月的批發增速因低基數因素而相對較強。18年1到6月份,總體同比增長仍達到6%的水平,基本符合預期。
 
      1到6月份車市批發達到972萬臺,同比增長6.3%,相對于17年1到6月份的同比增長速度4%。17年6月增速負增長,今年6月批發增9%%,今年的增長較去年提升了近4個百分點。

3.6月零售走勢分析
 
      6月前三周同比零售增速-10%,10%,考慮到17年的乘用車銷量周度走勢的前高后低,第三周表現不理想。雖然目前的市場零售觀望氣氛濃厚,但車市的增長依舊相對平穩,也是很好的事情。

      由于全月的數據還不全,企業批發數據相對較謹慎,因此第四周的批發數據就不預估了。

4.6月廠家批發銷量走勢
 
      6月乘用車廠家批發銷量走勢相對平穩并有改善。第一周的廠家銷量達到日均4萬臺同比增速負增長;第二周達到4.81萬臺,同比增長7.8%。第三周的批發達到日均4.6萬臺,同比增長-10%,考慮到17年的乘用車銷量周度走勢的前高后低,第三周表現不理想。雖然目前的市場零售觀望氣氛濃厚,但車市的增長依舊相對平穩,也是很好的事情。
      由于全月的數據還不全,企業批發數據相對較謹慎,因此第四周的批發數據就不預估了。

5.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征
 
      6月車市產銷增速基本符合預期增因素形成較大的車市下滑影響。SUV零售表現也是較差。

      6月合資廠商銷量走勢分化明顯。自主廠商總體表現低于預期,兩極分化明顯。且從級別劃分上來看,A級和A0級車型在6月份的市場份額同比出現了較大下降。

6.自主品牌份額走勢
 
      18年6月的自主份額較好。18年自主份額走強主要也是合資的市場表現較弱,高端需求火爆,高低兩端擠壓合資的需求。自主的主力市場出現分化現象,自主的SUV新購需求相對走弱,導致自主的表現不強。6月份額達到41%的份額,較去年同期的40.0%的稍有增長,這與歷年走勢有一定反差,體現自主走強趨勢。

2、7月乘用車市場展望

      7月有22個工作日,較17年7月多一天,有利于產銷增量。但17年7月的基數偏高,今年增長壓力較大。
      歷年來7月是半年目標沖刺后的恢復期,今年5-6月的渠道庫存增長較快,7月更多廠家可以借機多休假,讓員工更好休假,也釋放渠道的壓力。
      雖然7月的進口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但近期廠家渠道庫存并不缺貨,產銷拉動要等到8月后。
      7月1日的關稅調整后有利于觀望群體出手購車,加之6日開始的美國產車輛的加稅引發的加價,且世界杯結束后的購車需求也會逐步釋放,7月市場不會特別差。

 
3、下半年車市面臨高基數挑戰

      17年車市前低后高,上半年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下半年零售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18年的上半年車市零售增長5個百分點,好于17年上半年較多,但稍低于我們17年底的預測的上半年6.0%的預期,主要原因是6月的零售增長低于預期。作為車市增長動力的SUV的上半年的增速僅有6.3%,且6月-4.4%增速是低于乘用車平均增速,因此車市處于熱點不足的消費增長乏力期。

      上半年的車市增長動力是出口和新能源車的高增長,1-6月新能源乘用車34.9萬臺,增速131.5%的增長貢獻度很大,這也是分段補貼的政策的良好效果,車市增長動能轉換到新能源體現了高質量增長的特征。

      下半年的增長的機會仍是很多的。根據統計局數據的上半年中西部的樓市增長太強,影響車市的中西部和二三線的增速,隨著中年農民工的回流原住地趨勢,下半年應該有部分抑制的消費逐步釋放。

      下半年的大眾和豐田的A0級SUV的新品將帶來一定車市增量,并推動SUV增長的最后一波布局增量潮。
      雖然2018年全年4.0%的增速實現難度較大,但隨著鼓勵內需的政策持續推進,車市仍將有機會實現超高基數下的較穩增長。。

4、16-17年雙積分交易政策效果良好

      2017年雙積分表現良好,17年新能源積分179萬分較16年增81%,其中可交易新能源積分達到179萬分。而傳統油耗積分也是從1031萬分上升到2017年的1069萬分,積分運行表現很好。

      2017年國產車的表現優秀,國產車油耗積分是正積分,且增長4%。而進口車油耗積分下降18%,壓力較大。國內主力大集團2017年油耗積分374萬分,其他汽車國有集團的2017年油耗積分224萬分,而獨立車企的2017年油耗積分454萬分,幾類主體的雙積分表現相對都很好。尤其是長安自主的17年油耗表現大幅改善,體現了大集團的自主自強效果突出。

      2016-2017年油耗負積分的新能源交易補償政策的效果很好,各企業都努力生產新能源車,實現傳統車油耗的綜合平衡。
      考慮到2017年的油耗改善很好,新能源積分的交易需求很小,而富裕的新能源積分不能結轉,因此油耗負積分的實際交易價格極低,達到了很好的引政部官方網站公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號)。新政規定,6月11日前執行老的補貼政策,6月12日開始執行新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新政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標準,推動高續航乘用車增長,推動專用車規范升級,實現高質量增長。2018年在新能源過渡期,新能源車產銷保持較強的增長態勢,而補貼新政的實施,推動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升級和能量密度快速提升,推動新能源車結構性的高端車型高質量增長, 將形成以中高端乘用車和高端物流電動專用車為核心增長動力的新能源車高增長的新局面。

      從6月的新能源產銷表現看,A00級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環比5月銳減60%以上,高續航里程的A0級電動SUV車型占比明顯提升,自主新品推動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20%。

6、小排量增壓是突破重點

      汽油機小型增壓化是目前節能發展的重要措施。相比使用自然吸氣發動機,相同功率下的渦輪增壓則可以采用更小的排量,而排量越小,油耗則越低。
      目前豪華車的增壓動力占豪華車總體的占比,2018年達到98%,較12年的77%,提升了22個百分點;而自主品牌的增壓動力比例,從2012年的3%提升到2018年的42%,提升了40個百分點。
      合資品牌的增壓車型占合資總銷量之比,從12年的15%提升到18年的38%,提升了23個百分點,合資提升速度遠不如自主品牌更快。

      目前自主品牌主要發展以SUV為主的A級車,因此動力相對大型化,1.5T動力很適合,形成動力體系與外觀廂型優勢的組合,因此表現優秀。但在發動機輸出動力80到100千瓦區間的自主品牌增壓動力缺乏。合資品牌布局1.0T-1.2T的力度較強,雖然開拓難度巨大,但已經逐步有所見效。未來更多品牌應該加速三缸小排量動力的布局,實現在轎車市場的份額提升和油耗可持續發展。

二、2018年汽車工業走勢

1.18年汽車消費起步很強回落快
 
      2018年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84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0%。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2448億元,增長6.5%。
      1-6月份,2018年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18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69938億元,增長7.5%。
      18年的汽車消費相對低迷,入門級消費依舊不足,中高端消費升級表現突出。。18年1-6月的汽車消費在17年低基數下達到增速3%,但6月的消費增長-7%。

2.2018年1-6月汽車產量較強
 
      根據統計局數據:22018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0%。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速較1-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行業看 分行業看,6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4.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0.7%。

      18年1-6月的汽車產量4%增速較17年的3%偏低的行業增速較好,這是是春節因素下的保持總體平穩態勢。今年 1-6月的生產低迷主要是乘用車的生產偏低,而客車等靠新能源補貼在年初異常較強。6月的超強也是去年的前高后低的影響。

3.汽車增加值走強
 
      2018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0%。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分三大門類看,6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增速較5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6.0%,回落0.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6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4.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0.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3.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0.9%。

      18年1-6月的汽車增加值10%,仍處近期低位。17年1-12月增12%, 2018年6月汽車產銷量增速14%, 6月增加值回升到14%的增速表現,說明生產數量低增長,但結構表現改善。6月汽車業增加值是遠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平均水平,為制造業穩增長貢獻很大。

4.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增長快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7/W020180716341512211615_r75.png 
      產品看,1-6月份汽車生產1430萬輛,增長3.5%;30天的日均汽車生產7.8萬臺。考慮到17年6月的7.5萬的較低增速,今年表現相對較穩。
      6月份轎車生產100萬輛,增長12%;日均轎車生產7.8萬臺,環比1-5月的增長很大。轎車去年6月日均7.5萬臺,今年6月走強明顯。
      18年1-6月消費結構進一步放緩,轎車生產100萬臺,增速12%增長,SUV生產74萬臺,增速2%。SUV對轎車分流逐步弱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48萬臺。同比增長88%,恢復較快增速。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7/W020180716341512211615_r75.png 
      17年全年銷售新能源乘用車56萬臺,較16年增7成。。18年1-6月新能源乘用車繼續保持較強的高增長走勢,隨著基數提升,6月增速36.6%的大幅放緩相對合理。

5.18年1-6月汽車投資力度走強

  2018年6月份, 2018年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97316億元,同比增長6%, 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9%,增速比1-5月份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6.8%。。18年1-6月的汽車增加值8.5%,仍處近期低位。
      17年1-12月增10%, 2018年6月汽車產銷量增速5%, 6月增加值回升到14%的增速表現,說明生產數量低增長,但結構表現改善。6月汽車業增加值是遠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平均水平,為制造業穩增長貢獻很大。

6.中國汽車銷售總體平穩
 
      圖表 1中國汽車06-2018年表現對比分析  單位  萬臺,%
      15-16年的整車表現較強,但17-18年走弱趨勢較明顯。歷年的乘用車市場表現較強,但17年增速僅有1.4%,18年1-6月增速4.6%,遠低于歷年的高增長特征。而商用車市場在物流的重卡等領域爆發增長,形成特色走勢。
 
      汽車走勢相對平穩,18年增速5.6%,總體增速平穩。相對于11-12年的低速增長,18年增速總體不是很低,但原因是內部各車型的結構性增速調整較大,乘商分化加劇,逆勢變化較明顯 

三、汽車行業環境分析

1、國家層面政策分析

·國務院: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提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加強投資促進等有效措施。

· 國標委:發布《燃料電池堆安全要求》等五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國標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關于批準發布《工業硼酸》等393項國家標準和7項國家標準外文版的公告。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標共五項,包括GB/T36288-2018《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燃料電池堆安全要求》和GB/T36363-2018《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隔膜》等五項國標。

· 三部委:確定22城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
6月15日,交通部、公安部、商務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確定天津、石家莊、邯鄲、衡水、鄂爾多斯、蘇州、廈門、青島、許昌、安陽、襄陽、十堰、長沙、廣州、深圳、成都、瀘州、銅仁、蘭州、銀川、太原、大同等22個城市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城市。

· 兩部委:發布2018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
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負面清單指出,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汽車整車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兩家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

· 工信部:發布機動車企業和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
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涉及企業政策符合性、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能力、售后服務能力等六個方面內容。同時發布了《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產品技術要求、產品申報參數等內容。

· 工信部:發布申報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車型目錄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申報《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十九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企業資質申報材料要求不變,2018年月27日前完成遞交。

· 工信部:廢止前16批推薦目錄,353款車型進入2018年第6批推薦目錄
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6批),共包括112戶企業的353個車型。此外,工信部文件中明確指出,自2018年6月12日起,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廢止。

· 工信部:公布廂式運輸車整改結果通知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確認廂式運輸車整改結果的通知》。公示了未申報整改及未通過整改審查車型名單。除了傳統車外,新能源車輛也在未通過整改審查車型名單內,未通過 整改審查的新能源車輛共有147款。

· 工信部:進口乘用車企應及時報送雙積分數據
工信部官網發布《關于做好平行進口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數據報送工作的通知》,為做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工作,各平行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應及時報送其所進口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乘用車相關數據。

· 工信部:就國標《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征求意見
工信部公開征求對強制性國家標準《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規定了M1類車輛的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EDR)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外觀標識及型式檢驗等內容。

· 工信部:首批三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通過審查
近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標委標準審查會在福建寧德召開,《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通過技術審查。此次三項強標通過技術審查對于我國完善電動汽車標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 工信部:組織召開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協調會
近日,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在京組織召開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協調會,會議提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要環節,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相對集中的區域,要發揮三地優勢,共同開展試點工作,充分體現區域合作,努力在全國范圍內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 交通部:2020年底前重點城市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表示,將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重點區域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等作業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替換。2020年底,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

· 七部門:明確加強網約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
近日,交通運輸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要加強網約車行業事中事后聯合監管應急響應和處置,違規企業拒不改正,可能被停網下架。

2、地方補貼政策
· 北京:發布本期小客車搖號申請情況
新能源指標方面,本期累計收到個人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9,377個,考慮到今年的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已全部用盡,初步估算,新申請者至少還需要等待五年。

· 北京:外地車進京證每年限辦12次,每次限7天
近日,北京市交委發布《關于對部分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通告要求,自2019年11月1日起,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全域范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

· 北京:第九批環保車型目錄發布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8年度第九批符合環保排放標準車型目錄的公告》,其中包括2018年第九批電動車型目錄。北汽、上汽、金龍聯合、長安等18家企業的113款車型入選。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8年度第十批符合環保排放標準車型目錄的公告》,其中包括2018年第十批電動車型目錄。比亞迪、東風汽車、江淮汽車、江鈴汽車、知豆、云度等69款電動車型入選。

· 廣東:2016-2018年將補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2.96億元
2016年至2018年,廣東省擬補貼2.96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補貼充換電設施2.86億元、智能服務平臺500萬元、加氫站500萬元。

· 廣東: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意見指出,全力推進公交電動化(含氫燃料電池汽車),深圳市2017年已實現公交純電動化,廣州、珠海市2018年底實現公交電動化,珠三角其余各市到2020年前全部實現公交電動化(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比超85%);粵東西北各市市區到2020年電動公交車占比超80%。

· 廣州:發布電動汽車充電補貼辦法
廣州市工信委發布的《廣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其中直流充電樁、交直流一體化充電樁、無線充電設施均按照550元/千瓦的標準補貼,交流充電樁按照150元/千瓦的標準補貼。

· 廣州:就智能網聯汽車路測法規征求意見
廣州市交通委正式發布了《廣州市關于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為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及應用,支持智能網聯汽車企業開展相關測試工作,對于測試路段實行分級管理,從低到高分為一至三級路段,允許在不同級別的測試路段進行測試,以確保測試安全。

· 廣州:新能源汽車地補或按國補1:0.5執行
廣州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征求廣州市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若干政策公眾意見的通知》,該意見稿提出,除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不超過國補1∶1的比例給予地補外,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按照國補1:0.5的比例給予地補。

· 杭州: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業比重達30%
杭州發布關于征求《關于加快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占汽車產業比重達30%;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初具規模,智能網聯汽車新車占比達到30%。

·河南:出臺新能源汽車地補政策,省市級補貼不超中央50%
近日,河南省財政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調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充電基礎設施獎補政策的通知》。省財政依據2018年國家補助標準按不同比例進行補助,省級和市縣補助金額不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

· 江西:發布《2018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獎勵辦法》
江西省發布《2018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獎勵辦法》,給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銷售達標獎勵和“三電”系統配套獎勵。針對江西省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三電”關鍵零部件(動
力電池、電控、電機)系統生產企業設置了不同的獎勵標準。

· 青島:出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標準
青島發布《關于明確我市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政策的通知》,電動公交車充電服務費最高不得超過0.60元/千瓦時,電動乘用車充電服務費最高不得超過0.65元/千瓦時。

· 青海:《青海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獲批
由青海多部門編制的《青海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于近日經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審核批準實施。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企業實施的失效鋰離子電池多元素綜合利用與循環利用項目,成為中國西北首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項目。

· 青海:按國家同期補貼標準1:0.5執行新能源汽車補貼
青海省財政廳、商務廳、經信委近期發布了《關于調整2017年-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購置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年6月12日起,青海省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按國家同期補貼標準1:0.5執行。

·上海:2016年第二批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超2.4億元
上海市發改委發布《關于下達本市2018年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安排計劃(第二批)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財政部關于下達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用于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助資金清算的通知》等有關規定,安排經審核通過的16,180輛2016年度第二批新能源汽車地方財政補助資金24,461.1萬元。

· 上海:發布分時租賃管理實施細則
細則明確指出,從事分時租賃經營活動的車輛應為安裝人臉識別裝置;安裝符合規定標準的車載衛星定位和應急報警裝置的9座及以下小微型純電動載客汽車。
· 深圳:8月起,新增網約車必須是純電動車
根據深圳市交委消息,2018年8月1日起,禁止非純電動車輛新注冊為網絡預約出租車。這意味著,自規定之日開始,深圳新增網約車必須全部使用純電動車輛。

· 深圳:純電動物流車繼續享受通行優惠
深圳市發布《關于對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繼續實施通行優惠政策的通告》,通告指出,已完成電子備案登記,接受監管的純電動輕、微型貨車除周一至周五7時30分至21時禁止通行深南大道(深南/沿河立交至香梅路段)外,允許在深圳市其余道路行駛。

· 深圳:發布純電動物流車補貼政策
深圳發布《深圳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首次將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運營資助項目納入其中,這意味著深圳市成為首個出臺電動物流車運營補貼的城市。

· 沈陽:縮短純電動貨運車早高峰限行時間
沈陽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該通知指出對核發號牌的純電動輕型、微型廂式貨運機動車和封閉式貨運車輛,在現有貨運車輛限行規定的基礎上,早高峰限行時間縮短半小時。

· 石家莊:6月25日起主城區限行,新能源汽車不受限
石家莊交管局表示,石家莊市將從2018年6月25日起,在市主城區內實施工作日機動車尾號常態化限行,限行時間和限行措施,與京津兩地及省內其他限行城市保持一致。懸掛合法號牌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不受限。

四、汽車集團和企業走勢

1、18年汽車市場增長相對平穩

 
      18年1-6月汽車總計銷量1406.3萬臺,累計增速5.3%;18.6月汽車總計銷量227.37萬臺,同比增長4.7%,環比增長-0.6%。
      考慮到18年2到3月份汽車批發走勢較強,隨后6月進入較低的增長區間。今年的1到3月份也還是在低增速的合理區間,4-6月增長相對壓力加大。
 
      圖表 2汽車企業月度銷售走勢對比
      1到6月份,主力廠家生產表現較強,上汽大眾表現相對突出,而通用五菱同比增長較強。增長特別突出的是吉利汽車,而北京現代跟東風悅達起亞都同比增長很高。
      本月從集團角度看的前10車企中六大集團占據8席,較上月一致,車企分化明顯,上汽3家,東風兩家,一汽有1家,北汽1家、長城和吉利回歸。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業,而且上汽乘用車的6月銷量是11位,也是表現較強,;東風的東風日產和東風汽車兩家,一汽有大眾,長安主力是長安汽車;北汽本月有北京現代。獨立車企的吉利本月超強。內資企業有東風汽車、長安、吉利、長城汽車進入前10。

2、1-6月主力車企集團的表現均較好
 
      18年車市走勢不強,各集團因為優勢板塊的差異化市場需求而走勢分化。上汽、吉利、廣汽、比亞迪表現較強,吉利仍是超強。
      上汽仍是一枝獨秀,東風因為韓系和法系的不強而走勢壓力稍大。而一汽和長安的走勢分化,一汽靠卡車表現走強。長安波動較大,MPV市場壓力很大。 北汽主要是北京現代的下滑的影響。吉利和廣汽成為高增長特征。比亞迪表現較好,主要是A級轎車和新能源的較好,江淮表現也不理想。而華晨仍是輕客的壓力明顯。吉利表現依舊相對突出,而比亞迪和濟南重汽的表現也是相對較強。目前走勢偏弱的是長安跟江淮,未來也有較好的增長潛力。

3、主要汽車集團本月銷量與同期的增長分析
 
      圖表 3主要汽車集團2018年銷量
      由于17年的集團布局和戰略不同,上汽、東風、北汽都表現突出,而一汽、廣汽都在布局18年銷量,因而形成巨大分化走勢。18年1-6月的汽車大集團也是表現分化。18年由于商用車企業走勢保持穩增長,大集團中一汽、二汽較強。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18年1-6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155萬臺,累計增速5.5%;18.6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84萬臺,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0.6%。。
 
      6月部分企業的銷售與生產反差較大,銷量因半年因素走勢總體較強,屬于業績的特色走勢。上汽的幾家表現很好。一汽大眾、東風汽車的批發表現較穩健。
      18年1-6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153.91萬臺,累計增速5.5%;18.6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83.03萬臺,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0.6%。
      18年1-6月轎車銷量572.33萬臺,累計增速6%;18.6月銷量96.34萬臺,同比增長9.1%,環比增長2.5%。
      18年1-6月MPV銷量86.95萬臺,累計增速-13.9%;18.6月銷量12.93萬臺,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7%。
      18年1-6月SUV銷量494.63萬臺,累計增速9.3%;18.6月銷量73.76萬臺,同比增長-0.5%,環比增長-3.1%。

5、微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8年1-6月微型車銷量55.18萬臺,累計增速-14.3%;18.6月微型車銷量10.32萬臺,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0.3%。
      18年1-6月微客銷量23.77萬臺,累計增速-24.9%;18.6月銷量4.39萬臺,同比增長0.5%,環比增長-10.3%。
      18年1-6月微卡銷量31.41萬臺,累計增速-4.1%;18.6月銷量5.93萬臺,同比增長37.8%,環比增長8.7%。。
      17年的6月的五菱走勢超強,而長安逐級回落,因此今年的五菱走弱,長安逐步恢復。

6、輕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8年1-6月卡車銷量174.42萬臺,累計增速12.3%;18.6月卡車銷量29.75萬臺,同比增長20.1%,環比增長0.3%。
      18年1-6月輕卡銷量97.1萬臺,累計增速14%;18.6月銷量16.93萬臺,同比增長29.6%,環比增長3.8%。。
      6月輕卡市場銷量走勢較強,但1到6月份,總體實現增長14%,。這是在17年9月份開始的輕卡高增長的背景下,18年的表現較好
 
      18年1-6月中重卡銷量77.33萬臺,累計增速10.3%;18.6月銷量12.82萬臺,同比增長9.6%,環比增長-4.1%。
      18年6月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福田和長安走勢超強,江鈴、江淮、重汽和力帆、及唐駿的輕卡表現較強。主力車企的福田保持超強的龍頭地位。江鈴的銷量表現環比超強。東風走勢偏弱,零售看的走勢尚未如此走強。

7 、中重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8年1-6月中重卡銷量64.51萬臺,累計增速10.5%;18.6月銷量13.36萬臺,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4.8%。。
      6月中重卡持續超強,1-2月表現也是受到春節的影響而偏弱,6月靠大量額轉移量支撐,未來中重卡還有一些增量機會。
      隨著換車周期走過,近期的上游投資景氣回升,重卡和牽引車等更新需求增大,重卡結構性走強。16年10月國家出臺整頓運輸市場的政策,嚴重壓縮運力,導致運輸車型大型化趨勢加速,投資巨幅增大,對市場的卡車需求較強。
      18年3-10月的中重卡基本都是同比16年高增長的狀態,主力車企相對較好。今年1-6月的主力走勢分化,一汽1-6月走勢超強,東風等較強,重汽走勢較穩。

8 、輕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8年1-6月客車銷量22.65萬臺,累計增速2.8%;18.6月客車銷量4.27萬臺,同比增長-13.6%,環比增長-9.4%。
      18年1-6月輕客銷量16.13萬臺,累計增速-3.1%;18.6月銷量3.09萬臺,同比增長-8.6%,環比增長7.1%。
      輕客企業的走勢相對平穩,近期走強明顯。由于輕客新能源的突破速度較慢,專用車的走勢也不是很強,因此輕客的市場壓力仍大,主要是16年的銷量回歸帶來的下滑較大,因此今年顯得相對稍好。
 
      圖表 4輕客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4年的輕客是好日子, 15年輕客走勢分化,近期的主力廠家銷量回歸務實。15年受到政策補貼等的干擾,沒有搞電動輕客的主力企業表現較差,16-18年的輕客進入全面調整期。隨著輕客的應對小型面包車安全管理的453號法規的影響淡化,輕客逐步回歸平穩,但高基數影響仍大。江鈴走勢超強。

      新能源車的年末暴增對輕客也帶來促進。南京金龍爆發增長,東風和福田較強。金杯、依維柯的6月走勢較16年不強。南京金龍和江淮表現較好。

9 、大中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8年1-6月大中客銷量6.52萬臺,累計增速21%;18.6月銷量1.18萬臺,同比增長-24.4%,環比增長-35.4%。大中型客車與新能源走勢密切相關。。2018年1-6月大中客銷量1.32萬臺,累計增速24.4%;18.6月銷量0.45萬臺,同比增長26.5%,環比增長-48.4%。
      17年的大中客市場走勢是歷年壓力最大的,1-9月增速處于歷年低谷,年末改善較大。18年1到6月份,大中客表現較強,同比增長出現高增長,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的搶補貼行情,同時也是目錄較好的。
 
      由于新能源補貼的促進,15年大中客市場賺錢很多,16年掙錢更多,但為拿補貼的不能有轉移量,因此高補貼帶來的17年壓力太。隨著18年電動車政策的逐步明朗。1-6月享受高補貼下的主力企業走勢很好。
      新能源車的年初暴增對大中型客車也帶來促進。18年政策利好帶來結構性增長。

四、乘用車市場運行表現

1、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18年6月到6月,車系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尤其是6月促銷,增長相對較忙,而在2017年是6月促銷力度相對較大。今年的稅收調整等因素,導致6月車市相對處于動蕩之中,歐系和德系,以及韓系促銷力度增長都相對較猛。

2、歷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2016年車市促銷力度相對平穩,2017年處于前低中高,年末再度收縮的狀態。,2018年車企促銷力度相對較大,尤其是4-6月份,增長相對較猛。

3、歷年狹義乘用車促銷表現
 
      6月份車企促銷,增長較猛的仍然是主要還是豪華車,本溪的促銷還比6月份增長1.6個百分點,而每次的促銷增加1.4個百分點,德系的促銷主要是因為寶馬跟奔馳的觸角大幅增長,而美系的促銷是各廠家壓力較大的結果。自主品牌的廣汽乘用車促銷力度相對增長較猛。

4、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國內零售表現
 
      圖表 5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表現
      此表用體現的是每一個細分類別占上一層級總零售量的比重,與包含出口和庫存變化的批發增長有所差異。18年6月的市場體現MPV弱趨勢特征明顯,轎車市場的地位處于逐步恢復的狀態,SUV走勢較平穩。轎車中的中高級別走勢較好,低端的電動轎車有所恢復。

      前期多功能車市場超強增長,其中近年MPV是中低端需求也有下降,A0級MPV表現逐步走弱,消費升級到A級MPV,近期新品也是在A級MPV推出較強。雖然18年MPV總體下滑,但MPV中高端近期較強。

      前期SUV則是A級火爆,隨后延伸到A0級,成為高端向下延伸的特征。近兩年出現消費升級較強的特征。2018年6月的A0級SUV市場的需求占比小幅下滑,高端B級SUV產銷表現較強,A級仍是主力。

5、狹義乘用車各國別在細分市場零售表現
 
      18年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獲得巨大的份額增長,從17年的自主品牌,占SUV的61.8%,上升到18年6月的自主品牌占SUV份額的63%,,而德系的SUV份額逐步穩定,韓系銳減,日系SUV走弱,這也是巨大的反差。

      18年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上升到18.2%,達到近期的中高點位置。18年6月的自主品牌逐步依靠新能源車恢復在轎車的增長。
      18年德系在轎車份額提升到35%的歷史新高,歐系轎車萎縮到3%的低位。日系轎車回暖態勢在18年持續,高于13-15年表現, 6月日系份額偏弱。

6、廠家庫存大幅下降、渠道庫存壓力緩解
 
      從企業庫存變化看,廠家努力調庫存,6月廠家庫存增加4萬臺,經銷商庫存增加8萬臺。歷年6月都是渠道庫存增加的局面。18年6月的庫存增長較合理。18年6月渠道增庫存也是零售較弱的結果。目前6月的廠家和經銷商逐步適應低增長的現狀。


五、乘用車市場競爭表現

1.狹義乘用車各車系增長特征

 
      6月自主品牌的表現相對平穩。歐系和日系的份額下降較大,也是德系與韓系增量的分流效果。 德系與韓系的增長較猛,尤其是日系的下滑與韓系的增長也有一定的關聯。
      18年年度份額看的自主品牌走勢轉弱,年度批發增速6%,持平于行業增速,零售稍好于行業平均。日系批發增速4%,慢于行業2個百分點;而歐系和韓系的下滑相對較大,美系相對平穩,形成合資車系間的內部競爭較激烈。

2.18年6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分化
 
      從廠家批發看,18年6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達到58%,強于17年的的主力車企56%的份額占比表現, 也體現了6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差。
      18年6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分化,北京現代、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較強。自主部分主力車企增速較快,自主領先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吉利的增長超強,長安汽車也是低基數的高增長。日系合資品牌的主力車企在6月的增量銷量排名下滑,本田、豐田等高基數壓力較大。
從18年的增量貢獻度看,減量的主要是二線合資車企和部分國有自主。18年仍是主力大車企的增量,自主的吉利和上汽表現較強。
 
      18年6月份,主力企業表現相對較強,6月份主力零售企業前十位達到58%的份額,較去年提升三個百分點。前五強的批發企業批發增速表現超強,而部分傳統自主企業在高增長后走勢壓力上相對稍大。
      從零售來看,6月份的增量的主力企業是吉利、長安,和三大合資企業。

3.主力車型批發零售的表現
 
      6月轎車主力品牌的批發表現相對不強,前十位品牌占比15%,較去年的18%下降三個百分點,其中表現相對優秀的是寶駿510帝豪EC7,和部分合資品牌。
      6月增量較強的品牌是,前期低基數的車型。而寶駿530、宋MAX等車型基本都是自主的產品,
 
      主力車型的零售表現來看總體表現分化,銷量下滑相對較多的是SUV產品,部分合資與自主的SUV產品都有一定的下滑狀態,。

      前期五菱寶駿和哈弗h6等自主車企表現相對優秀,今年的五菱長安和吉利以及比亞迪都有主要車型進入增量領先行列,
      從1-6月份銷量的增量表現來看,也是五菱、長安以及比亞迪等部分車型表現相對優秀。尤其是新能源車的增量表現的較強,

4.轎車主力車型批發零售的表現
 
      6月轎車主力車型零售表現相對較強,自主品牌的名爵六系表現都是很好,而下滑的主要是美系和韓系的轎車品牌。
      今年的主力車型的零售相對一般。主要增量的車型相對分散,增量的是合資部分新品和自主SUV車型。

5.MPV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mpv市場在2018年表現相對較弱,但是像宋MAX、傳祺GM8等表現很好。由于mpv市場下滑,自主品牌采取了改進車型的措施,使大量的新車表現較好,但與之替代的老車下滑極其嚴重。

6.SUV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SUV市場在18年表現持續較強,但也有增速放緩壓力。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車仍然是較強的增長動力。今年的哈弗h6,寶駿510和傳祺gs4以及吉利博越,成為suv市場零售的前四名。但減量的自主品牌也是相對較多,而增量的自主品牌,主要是自主的新品的推動。

      從6月份的增量表現來看,增長最快的都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車型,比如寶駿510,長安cs55,遠景X3,領克01等表現都很好。

7.狹義乘用車企業增速表現
 
      18年6月的總體車市增速回升,自主較合資的銷量增速均較快,18年6月的合資與自主的增速差距有2個百分點。今年的合資逐步恢復,近幾個月合資和自主的增速差距不大。
      2017年11到12月,自主品牌增速相對較強,因此今年1-2月的自主增速低于于合資品牌,主要是自主的市場的前期沖刺。2017年的自主高基數增長仍較強,之后的18年自主偏弱,體現了自主的增長遇到煩惱。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1.6月新能源車強勢增長
 
      在總體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后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走勢呈現開門紅的特征,1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1638臺,同比增長483%。因為春節因素,今年2月2.9萬臺的規模,應該說是表現良好的。3月政策明朗后的銷量暴增到5.57萬臺,4月進一步拉升到7.2萬臺,5月拉升到9.2萬臺,6月回落到7.17萬臺,相對于17年的6月的平緩走勢,今年6月下調走強力度很猛,體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在政策明朗后的階段性發展動力較強。

2.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占70%
 
      6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插混走強特征。18年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7.17萬臺,總體同比增速74%。6月的純電動轎車56%的增速,體現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拉動效果。由于低基數的促進,6月插電混動同比增速135%,近期插混較純電動增長更強。

3.新能源車的級別A00減少
 
      6月純電動中的A00級電動車有1.67萬臺,同比增-25%,占純電動乘用車34%份額,較17年6月下降34個百分點,A級是最大的市場。A級電動車主要是北京市場的拉動,因此去年的年初銷量仍較低,今年的6月的A級電動車同比增193%,環比5月增8%,體現較好增長態勢。而A0級電動車出現較強增長態勢,同比與環比都是暴增。

4.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變化
 
      前期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17年2月開始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17年3-6月較高增長,6-7月相對平穩,8月后快速大幅拉升,11月拉升到5萬臺,體現年末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征。18年1-2月的A00表現平穩,3-5月的加速上升,6月表現相對調整,這也是暫時調整。

      而18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18年1-2月的A級電動車偏弱,3-6月增長較好。A0級也是在4-6月高增長。
      插混車型18年1-6月的很好,成為表現最強的動力類型。

5.新能源車區域
 
      18年的1-5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數據體現深圳暫時超過上海、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新能源主要是插混,也是市場競爭逐步激烈的體現。
      北京由于沒有放號,因此18年1-2月的銷量極低。3-5月銷量也是較低的。

6.新能源車廠家批發表現
 
      新能源車作為新生事物,其產銷體系也是快速變化。我們前期是生產為主的體系,近期成為銷售為主的體系。因此,我們統計企業銷量時不管是誰生產的,是誰的標,在誰體系內銷售是標準,這樣北汽新能源的數據實際涵蓋了昌河北斗星E和自身的銷量。

      比亞迪18年表現優秀,1-6月同比暴增175%。18年6月的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是11771臺,其中基本都是包含北汽新能源公司生產的。奇瑞和五菱的新能源表現特別好。

七、經濟型乘用車車市場走勢

1、A00級轎車市場表現
 
      圖表 6微型轎車主力品牌2015-18年走勢
      a00級轎車18年6月批發1.89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1.9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04%,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9%,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1%;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61%,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66%;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0%;18年6月廠家產銷率92%,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0%;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16%,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0%。

      目前的電動車取代微型轎車趨勢較明顯。18年的微轎車型銷量下滑較大,原有的精品微轎下滑更為嚴重,除了奔奔因電動車表現較好外,奧拓、SPARK等相對高端的下滑嚴重。6月主力車型中電動車表現突出,微型電動車逐步體現增量潛力。吉利和眾泰、奇瑞電動車占據主力地位。

2、A0級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7小型轎車主力品牌2018年走勢
      A0級轎車18年6月批發10.55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10.95%,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13%,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4%;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21%,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0%;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2%;18年6月廠家產銷率106%,18年6月渠道批零率84%;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14%,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7%。

      目前看自主小型車需求靠新品恢復較快,6月小型車的主力車型的寶駿310持續拉升較快。合資偏重于中高端,6月波羅走勢較穩,日系的本田保持較強地位。合資的小型入門級車走勢相對艱難的。前期歐美系和韓系的車型為主,悅納的新品前期迅速拉升,近期受韓系危機而拖累。

3、A0級MPV銷量走勢
 
      A0級MPV18年6月批發4.3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34.3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9.92%,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9%,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9%;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5%,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3%;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6%;18年6月廠家產銷率120%,18年6月渠道批零率108%;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35%,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1%。

      狹義乘用車的小型多功能車市場前期風聲水起,近期下滑嚴重。A0級車的MPV前兩年發展較快,尤其是微客廠家的MPV類車型快速增長,近期主力車企的加速升級分化了市場。
      隨著連續多年的微客升級和寶駿系列的分流,這類的市場容量下降,A0級MPV也進入負增長的低迷區間。18年6月是歐諾和五菱宏光6月同比下滑較大,幻速等表現似乎較強。

4、A0級SUV銷量走勢
 
      A0級SUV18年6月批發15.85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21.2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77%,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0%;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6%,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1%;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4%;18年6月廠家產銷率101%,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7%;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14%,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7%。

      小型SUV前期成為SUV最大的車市亮點,新品爆棚現象明顯,近期走弱,近期受到A級擠壓明顯。6月五菱占據小型SUV高位。長城哈佛H2逐步走弱,而自主的寶駿510等小型SUV獲得較強增
長。
      本田的XR-V和繽智在6月表現超強。近期日系成為小型SUV主力,其產品調整在1.5升的稅收優勢明顯,因此XRV、繽致表現較強。

5、經濟型車廠家銷量走勢
 
      6月自主主力廠家努力增量。前期的長安超五菱也是轎車和SUV的優勢,近期五菱強化小型SUV和轎車的新品突破,長安的壓力較大,5-9月五菱走勢較穩,長安8月調整力度較大,6月東風本田等有恢復。
      由于SUV火爆,合資的SUV小車新品帶來穩定增量。小型車合資廠家走勢逐步改善,自主仍是絕對領軍,自主的轎車低于合資小型轎車仍較明顯。

八、A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緊湊型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8緊湊型車主力品牌走勢
      A級轎車18年6月批發61.3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63.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83%,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4%,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4%;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7%;18年6月廠家產銷率99%,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3%;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0%,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2%。

      6月的A級車主力車型銷量走勢波動較大,德日美車系的表現較好。日系的軒逸和表現較強。德系仍是主力陣容較多的,一汽大眾的主力車型都保持較高銷量。入門級A級車捷達、桑塔納的表現環比平穩。自主的帝豪EC7進入前10名。

2、緊湊型MP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9緊湊型MP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MPV18年6月批發4.45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33.0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29%,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2%,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0%;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年6月廠家產銷率106%,18年6月渠道批零率108%;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18%,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

      相對于A0級低價大空間的MPV市場走強,MPV市場的A級合資車型銷量偏低。6月雖然途安表現優秀,但自主品牌仍是A級MPV的主力,比亞迪宋MAX逐步成為優勢車型,寶駿730 失去細分市場的第一。而幻速H3的走勢逐步下行,近期五菱寶駿730下滑,形成內部結構的重新洗牌。合資中檔純家用MPV市場表現較低迷,市場認可均不太好。別克GL6的車型太小的劣勢明顯。

3、緊湊型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10緊湊型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SUV18年6月批發47.1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63.17%,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26%,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3%,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7%;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0%;18年6月廠家產銷率95%,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5%;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9%,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9%。

      緊湊型SUV 市場呈現群雄紛戰的復雜局面,6月的自主仍是較強,第一的位置被自主的哈佛H6占領。哈佛H6的同比雖然持平, H6促銷后保持領軍車型。傳祺GS4等車型暫時下滑。博越的銷量已經是前三水平。途觀在推出加長版后表現很強。本月突出的是長安CS75吉利帝豪GS遠景SUV,都是增長較強的。
      前期受到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車型分化加劇,日系的SUV恢復較強。昂科威SUV保持強勢,體現了美系的SUV內銷和出口的綜合優勢逐步建立。

九、B 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B級轎車市場走勢
 
      b級轎車18年6月批發17.17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17.8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22%,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5%,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2%;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4%;18年6月廠家產銷率100%,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7%;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20%,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8%。

      中高級車市場總體低迷,商務需求較差,私人升級需求也不強,形成巨大的增長壓力,因此各車型走勢劇烈波動。帕薩特和邁騰等表現也不錯,雅閣6月增長較好,邁銳寶、奔馳C級等高中低各有表現突出車型。豪華B級車的地位總體提升,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增長較強成為豪華龍頭,豪車的走勢呈現相互追趕的局面。

2、B級MPVSUV 市場走勢
 
      圖表 11 B級MPVSUV 市場17-18年走勢
      b級SUV18年6月批發10.9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14.62%,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41%,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5%;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4%;18年6月廠家產銷率86%,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4%;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6%,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5%。 。
      6月B級SUV市場走勢較強,而MPV車型均表現一般。奧迪Q5銷量因16年大幅低迷,今年借勢走低。奔馳和銳界表現很好,其他廠家基本狀態相對穩定。自主走強的是傳祺GS8,本月長城魏派vv7持續走強,長安CS95哈佛H7等自主的中大型SUV走勢相對穩健。

十、C級和豪華乘用車市場走勢

1、乘用車內部零售走勢特征
 
      豪華品牌級18年6月批發15.56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8.48%,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8%,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3%,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4%,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5%;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0%;18年6月廠家產銷率94%,18年6月渠道批零率100%;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20%,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9%。
 
      近幾年消費升級明顯,豪華車表現很好。合資主力車型近兩年普遍走弱,但近兩年豪華車表現較強。18年6月的豪華車走勢較強,份額達近期較好。18年6月的自主品牌核心集團自主和美系合資車走勢較強,內資主力自主走勢較好。

      從豪華品牌的零售走勢看市場現對穩定較快增長,豪車是中國車市的持續增長點。奧迪目前優勢還較大,奧迪經銷商提車波動持續加大,對奧迪的壓力巨大,導致奧迪的中國地位持續弱化。寶馬和奔馳均有較好增長潛力,奔馳追趕寶馬的效果近期呈現膠著狀態。凱迪拉克成為國產的主力,沃爾沃和英菲尼迪等相對平穩。

      豪華車走勢較強主要是新的增量勢力的加盟,近期的豪車國產必然帶來豪車市場的競爭充分和總量增大,有利于市場的走強。尤其是二線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的走強,很有促進意義。

2、豪華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12  豪華車走勢
      豪華品牌轎車級18年6月批發9.99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10.3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94%,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0%,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6%;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4%,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3%;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0%;18年6月廠家產銷率99%,18年6月渠道批零率101%;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28%,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25%。

      奔馳、奧迪、寶馬等豪車三巨頭在中國競爭激烈,豪車核心車型是C級豪華轎車,但近期的B級豪華轎車走強。轎車市場的奧迪的先發優勢受到寶馬和奔馳的追趕。6月奔馳C級拉升較快,也回歸主力陣容,對奧迪的沖擊較明顯。

      奔馳的轎車增速很快,奔馳C級近期超越寶馬3系和奧迪A4,而奔馳C系成為豪車的零售領軍車型。與此同時其他二線國產豪車也是逐步走強,沃爾沃、英菲尼迪等都逐步增量。

3、豪華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豪華品牌SUV級總體18年6月批發5.3萬臺,18年6月占批發份額7.1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13%,18年6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18年6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18年6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4%,18年6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8%;18年6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年6月廠家產銷率86%,18年6月渠道批零率97%;18年1-6月生產累計增幅6%,18年1-6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9%。

      豪華SUV市場增長的空間較大,競爭相對較穩,奔馳GLK的走勢也是相對穩定,奧迪Q5本月環比表現突出。國產的Q3和寶馬X1的走勢均較強。奔馳的上攻態勢主要靠新車的增量,而市場容量是很大的,各家都有較好表現。凱迪拉克XT5的表現超強。奔馳和寶馬的6月競爭表現都相對較穩。奧迪近期表現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