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團表示,計劃從2019年年底開始,通過自己設立在盧森堡的銷售業務部門向歐洲大陸市場銷售MG名爵品牌汽車。此前,MG名爵已于2011年重啟了在英國市場的銷售, 其2016年在英銷量為4195輛。
MG名爵已經不是近期第一家想要進軍歐美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了。此前,廣汽傳祺已經表示,計劃于2019年年底左右進入北美市場;而被福田復活的寶沃汽車和吉利旗下新品牌領克則有意于兩年內從德國開始打入歐洲市場。那么,這些車企為何希望走向歐美市場呢?他們的機會又在哪里?
執著歐美市場:追求品牌影響力
此前,也有一些中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然而,目前來看,總體并不成功。近年來,中國品牌每年總計在歐洲市場只能售出幾千輛,其中大半還來自MG名爵品牌在英國的銷量。在歐美市場并沒有成功的歷史,為什么中國品牌還是對歐美市場如此執著呢?
2017上海車展期間,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接受網易汽車專訪時就明確表示:“要是不把品牌放到美國或歐洲,實際上造一輩子車也沒什么價值,有價值的一定是全球認可的品牌。”雖然長城汽車已經在意大利市場擁有四位數的年銷量,但魏建軍對現狀明顯還不滿足。
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肖勇在做客上海車展網易汽車訪談間時也談到,從目前的世界市場格局可以看到,只有中國、北美、歐洲這三大市場擁有千萬輛級市場規模,其他市場最大也不過兩三百萬輛。“要想在高端化方面有突破的話,一定要考慮這三大市場,否則你去一個年銷量還不如中國一個省的國家,影響力和效益都不會太高。”肖勇表示。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中國市場已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后,品牌影響力成為阻礙中國品牌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想要清除障礙,就必須要讓成熟的歐美市場認可自己。
所以,吉利、傳祺等已在中國市場取得不錯成績的自主品牌,往上攀登的下一級臺階就是歐美市場。在歐美市場獲得認可,中國品牌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獲取更大的利益。
從未成功不代表毫無機會
此前,中國汽車品牌的海外市場以伊朗、拉美、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為主,單品牌單一海外市場的最高銷量也不及很多自主品牌在華銷量的零頭。此前的階段可以被稱為國際化之路的1.0階段。如今,中國品牌想要走向國際化之路的2.0階段:打入歐美市場,并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雖然打入歐美市場面臨的壓力并不小,但也并非全無機會。
MG名爵、寶沃,這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老牌歐洲品牌,此前已在歐洲市場有了一定的品牌認知度,在品牌影響力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只要產品能夠符合法規要求,并擁有足夠的競爭力,未來在歐洲市場也有一定的機會。
領克品牌則作為新成立的品牌,雖然母公司吉利在我國市場整體定位偏低,但領克與老牌歐洲豪華品牌沃爾沃同平臺,品牌背書絕對是加分項。同時,領克品牌將推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成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優勢條件。
作為即將打入歐美市場唯一的純自主品牌,廣汽傳祺通過合作《變形金剛》電影、多次參加北美車展,已讓產品得到了部分歐美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可。據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介紹,已有多家美國經銷商聯系傳祺,說明傳祺品牌在美國市場已有一定的影響力。再加上,廣汽傳祺旗下高端SUV車型GS8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月銷過萬的成績,也對廣汽傳祺的品牌力有所提升。
避免重蹈失敗覆轍 產品力是關鍵
將產品投放到歐美市場并不是終點,能在這些市場站穩腳跟才稱得上成功。這就需要足夠的銷量和利潤支持了。那么,這些中國品牌到底有沒有機會在歐美市場取得五位數甚至六位數的銷量成績呢?
不同的自主品牌其實有著自身不同的發展機會,能否將這些機會轉化為銷量,就需要看他們的產品力和推廣手段了。
此前,也有不少中國品牌走入過歐美市場,但由于產品力問題,在歐美碰撞測試中成績慘淡,安全和排放問題突出,給人低價低質的印象。還有一些品牌在安全碰撞測試取得較好成績,但是在產品設計、品牌定位、推廣營銷等方面并未讓歐美消費者滿意。
不少先驅已經在走向國際成熟市場的過程中為后來者探過路了。他們的失敗也是有價值的,至少能夠方便后來者尋找當地消費者的需求,避免重蹈其覆轍。
隨著中國品牌對產品設計和產品質量把控方面的重視、中國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在汽車上的搭載,可以說很多中國品牌的產品已不再是低質低價。在產品力達到2.0階段后,再加上前人提供的寶貴經驗,相信未來進入歐美市場的中國品牌能夠獲得部分消費者的認可,中國品牌也在向國際化之路的2.0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