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2017年12月汽車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18-01-29 14:51:30    瀏覽量:16152次     下載

一、2017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1.12月乘用車市場回顧


      17年1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初步統計的零售274萬臺,環比11月增長11%,處于歷年10%-20%增速區間下限;在13-16年連續4年的12月零售同比近20%高增長后,17年12月同比增長1%,處于歷年增速低位。17年乘用車零售2376萬臺,增長50萬臺,年增速2%,突破了前期的7%增速下限。

      17年12月是購置稅政策退出和新能源車補貼調整前的搶購高潮期,車市的增長不強主要是受到春節錢購買潮啟動晚、購置稅2.5%優惠的刺激力下降、車市促銷收縮價格回升、區域性環保治理等綜合性影響。尤其是春節較晚因素導致節前價格敏感的入門級群體預計將延緩到1月下旬前后購買較多。

      17年的宏觀經濟走勢指標完成是很好的,經濟較好的情況下的12月的車市的穩增長壓力不大。17年車市零售增速在1季度就是零增長,因此車企冷靜應對市場調整目標、穩定渠道庫存,年末基本沒有明顯的強力沖刺。

      由于16年車市火爆超預期,導致為穩定17年1月正增長的年底批發轉移量較大,因此為穩定18年1月的開門紅又需要12月的轉移量。17年12月中下旬仍出現較強購買潮,而部分中高端車型的產能受限,12月產銷不強,18年1月的經銷商補庫存的力度仍會很大。

      12月的產銷缺口較大,廠家庫存穩定,但渠道庫存下降10萬臺,主要是德系和日系的庫存消化力度強。自主品牌批發較好,但零售走勢不強,主要也是年末購買潮啟動晚,自主的強勢增長期延后。

      新能源車對17年車市穩增長貢獻近半,12月新能源車銷量10萬臺,實現貫穿全年的環比11個月的持續增長。17年新能源車帶來20多萬臺增量,貢獻了乘用車增量的一半,為車市帶來1個點的增量。

2.12月市場產銷零綜合走勢

      12月狹義乘用車國內零售相對較好,環比增10%也是較好。12月零售同比增長最強的是SUV,同比增長13%左右,其主要原因也是B級SUV的新品貢獻體現,但SUV的增速放緩導致總體增速下滑。而轎車市場的同比增速為-0.2%,稍好于年度轎車-4%的增速。MPV的12月同比增速稍有改善到-13%,相對于年度的-18%稍有改善。

      12月出口表現較好,同比增長10%,推動自主品牌的增長稍強。12月渠道庫存增加3萬臺,廠家庫存增加6.6萬臺,推動車市增長的核心動力仍是零售驅動,12月是零售拉動批發增長,而批發相對保守。

3.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17年12月零售275臺,較2016年12月增4萬臺,相對11月的同比增量8萬臺稍有下降,體現17年年末市場的政策退出前的熱度稍有下降。


      在16年購置稅5%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強勢走勢基礎上,17年1-12月同比增57萬,這樣的1-12月總體增量偏低是少見的,其中1-2月負增長8萬臺,3-6月增長21萬臺、3%,7-11月增長40萬臺、增速4%。12月增長1%。12月低迷體現了市場透支后的恢復走勢過程中受到高基數和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


      17年車市的批走勢逐步出現回升趨勢。在2-3月的走勢正增長后,4-5月的車市面臨庫存調整,走勢相對低迷的調整和負增長,這也是少有的連續兩個月的負增長現象。6-8月車市努力恢復正增長,9月因工作日多而增長較好,10- 12月的同比基本持平,但增長不強。

      在16年1-12月走勢逐步走強的情況下,今年3-6月的走勢有巨大壓力,3-6月批發實現1%增長。7-11月增速回升到3%,雖然12月的批發基數較低,但年末批發增長動力一般不強,這也是為18年做準備。

4.車市季節角度狹義乘用車增長較穩


      12月零售同比增速1%也是較低的,主要是去年12月的增速偏高。


      17年1-2月為春節期,車市增速偏弱,相對歷年的增速是最低的。3-5月的零售遠低于正常增速水平。去年12月開始的零售基數變高,這對今年12月車市帶來一定影響。13-16年的12月增速波動較小,今年12月的政策退出前的零售回暖也是車市消費規律。

5.12月車市促銷持續增大


      4-9月車市促銷大幅增長,形成降價與促銷并進的超大透支態勢,10-12月有所企穩.12月促銷下降較大。這樣的調整也是市場強促銷后的回調,是前期市場的壓力的體現。4-9月的車市促銷明顯增大,春節后的新品推出和企補購置稅退出帶來的價格回升暫時抑制了3月的終端價格回落, 4-9月的終端價格壓力較大,促銷帶來合資車企零售的增量已經體現。10-12月的促銷效果已經體現,高成本壓力下的企業促銷不得不回調。

6.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征


      12月車市產銷增速均稍差于預期增速,其中的SUV市場增速貢獻度減小,而MPV的12月增速下滑帶來車市的增速偏低,12月的轎車零售增速1%好于17年均增速-3%較多,MPV的調整力度大,MPV形成較大的車市下滑影響。12月合資廠商普遍表現良好,與預期相符。自主廠商總體表現低于預期,兩極分化明顯。且從級別劃分上來看,A級和A0級車型在12月份的市場份額同比出現了較大下降。

7.自主品牌份額走勢


      17年12月的自主份額高增長趨勢仍較強。17年自主份額高企主要也是合資的市場表現較差,商務需求和換購需求不足,自主的SUV新購需求相對較穩,導致自主的表現借助SUV異常超強。2月份額達到46.5%的高點,3-9月逐步下滑,這與歷年走勢有一定反差。主要是8-9月的回升不明顯,10月回升也不強,但12月的自主環比增長是1.5個百分點, 16年是12月環比下降,原因也是16年12月的合資較強,17年雖然12月自主份額回升,但自主反攻效果不突出。

2、18年1月市場預測

      18年1月將迎來乘用車市場開門紅,這也是春節因素和廠家努力的結果。18年1月有22個工作日,是歷年最多的,且較17年1月多20%以上有效銷售時間,有利于市場增量。從消費需求受阻程度看,由于17年乘用車市場零售僅有2個點的增速偏低,加之17年12月的前期零售增長不強,18年1月中旬后的消費需求會較強。

      中西部市場前期低迷,在年末企業紅包發放、過年開車有面子、天氣寒冷等因素促進下,18年春節前的購車火爆是必然的。

      17年1月的批發增速預計在15%左右。17年末庫存狀態較好,16年9-12月的渠道庫存總量沒有下降,17年9-12月渠道庫存下降10萬左右,但16年末的批發結轉數量較大,導致18年1月的增量仍主要靠市場自身熱度的回升支撐。

      近幾年春節前銷售占比持續提升,即便汽車保有量在不斷增大也沒有改變這一趨勢,這是由于限購城市份額日漸萎縮,政策助力年末購買熱情釋放,廣大的中西部和地縣級市場的基盤客戶成為購買新車的主力,期待今年這種趨勢更強。

      預計2018年零售增速4%,強于17年零售2%增速。

3、消費升級推動17年車市

      2017年車市雖然平淡,但增長熱點是高端車型的高增長,自主向上在17年取得豐碩成果,過去對自主品牌天花板的擔憂也在廣汽傳祺GS8、長城魏系列、吉利領克等的良好表現下被打破。消費升級也是原有消費群體的換購需求的拉動。過去10年的首購消費群體的高增長培育出大量的老司機,自主的快速進步讓老司機認可自主的產品,而且自主的性價比高,合資的同款車型價格太高,自主的更務實。自主品牌在SUV的突破是在合資品牌的空檔市場的向上突破,時機好、效果好。

      同樣的消費升級曾經推動微客類MPV的高增長,但目前的MPV的入門級客貨兩用和家用需求都面臨低迷,傳統MPV商務需求缺乏新機會,消費升級推動B級SUV的高增長,自主的乘勢而上很好效果。

      豪華車市場始終是高增長的典型,畢竟品牌稀缺性和年輕消費的品牌升級對豪車下探都是很好的互動支撐。而豪車下壓下的大眾等合資的強勢品牌依舊超強,這也是品牌升級的特色。

4、2017年汽車出口改善明顯

      2017年中國汽車出口持續走強,根據海關數據的11月出口11.6萬臺,同比增長42%,而1-11月出口96萬臺,同比增長30%,也因此帶來增量22萬臺,對汽車市場的貢獻很大。汽車出口的一般規律是3季度最強,4季度偏弱,這也是圣誕節等四季度的運輸和銷售的時間影響。但今年的11月的出口淡季創出歷史新高,這也是諸多因素的促進。其中乘用車的對北美表現突出,從增長動力看的北美市場在近兩個月走勢較強,這也是國際化布局汽車產業的促進。而微型電動車的出口也是近期超強的,超低的成本也是很好的出口優勢產品。而對伊朗等市場的出口持續較強,這也是中國汽車未來增長的重要支撐。

5、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汽車普及

      隨著17年乘用車市場零售增速在2%的歷年谷底,其中增速波動最大的是微客類MPV等車型,入門級車型不旺,這也體現出中國汽車消費面臨的問題仍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汽車行業應該為三農問題做出更大貢獻。目前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完善,且私車普及達到較高水平,而農村市場的私車普及低,公共交通資源也少,形成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動,農村市場消費不旺。未來應該有效的促進縣鄉市場的私車普及,尤其是推動入門級車型的快速發展,推動農村消費的提升,解決私車家庭普及的不充分的問題。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的增長,應該補短板,也就是入門級車型的增長應該更好更強,因此自主的轎車、SUV和MPV的市場增長要靠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實現消費升級和城鄉平衡問題。

6、2018年是新能源車動能轉換年

      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18年的限購城市牌照支持達到峰值,北京上海都可能沒有牌照增量,這對中大型電動車增量帶來滅頂之災,而入門級A00級電動車的也面臨補貼大幅降低的危險,當年的電動輕客的降補后低迷,這樣的風險也有可能在A00級低續航里程車型重演。如果地補政策也大面積退出,支持政策非線性退出超預期,政策結構性大退也需要其他政策跟進的有效接續平衡。

      由于預期的2018年實施雙積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實施,這對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是較大的沖擊,不利于企業規劃落實。因此18年是政策推動向市場拉動的新舊增長動能轉換期,車市增長壓力較大,對18年新能源車增長不應太樂觀。

二、2017年汽車工業走勢

1.17年汽車消費逐步走強



      17年的汽車消費逐步回暖。由于今年的制造業上下游利潤分化,下游企業利潤占比下降,加之環保治理的推進,入門級消費依舊不足,中高端消費升級表現突出。2017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4%。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7409億元,增長6.7%。

      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60613億元,增長8.1%。。17年1-12月的汽車消費在16年低基數下達到4.2萬億元,增6%的較好走勢,12月的去年同期高基數下增速2.2%的表現較低也屬正常。

2.2017年12月汽車產量較低


      根據統計局數據:分產品看,12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31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8779萬噸,同比下降1.1%;水泥19144萬噸,下降2.2%;汽車305.4萬輛,增長0.4%;轎車125.3萬輛,增長2.2%;發電量5699億千瓦時,增長6.0%。

      17年1-12月的汽車產量3%增速較16年的13%偏低的行業增速,是在高增長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態勢,這也是16年汽車行業較強增長后,17年繼續為穩增長做的貢獻。12月的車市低迷主要是乘用車的低迷,而12月中重卡大幅放緩屬于正常的表現。18年的增長壓力較大。

3.汽車增加值高位走強


      2017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比11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12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9.6%.。2017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6%。,汽車增長12.2%。

      17年12月的汽車增加值9.6%,達到近期低位,1-12月增12.2%,雖然銷量增速大幅放緩但增加值僅稍低于16年15.5%的增速表現,說明生產結構表現改善,這也是卡車等增長似乎較強。汽車業也是遠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平均水平,為制造業穩增長貢獻很大。

4.1-1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1萬,增長51%

 

      分產品看,12月份汽車生產305萬輛,增長0.4%;30天的日均汽車生產9.9萬臺。考慮到16年12月的13%較高增速,今年表現相對較穩。


      12月份轎車生產125萬輛,增長2.2%;日均轎車生產4萬臺,環比12月的下降不大。轎車去年12月增速0.6%,今年12月走強也是較好的事情,增長的壓力不大。


      17年1-12月消費結構進一步放緩,轎車增速正增長,SUV高增長變成負增長,SUV對轎車分流逐步弱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1.2萬臺。同比增長51%,恢復較快增速。

      從乘聯會數據看, 17年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車產銷持續走強的特征,實現11個月的月度銷量連續環比增量, 12月銷量達到9.8萬,環比11月增長1.6萬臺,同比增速132%。
      17年全年銷售新能源乘用車56萬臺,較16年增7成。。17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繼續保持較強的高增長走勢,未來新能源市場是可期待的較快增長。

5.17年1-12月汽車投資力度相對較強


      2017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速與1-11月份持平。從環比速度看,12月份比11月份增長0.53%。。1-12月的汽車投資13100億元,汽車投資增10.2%的累計增速表現較異常較強,2季度的投資暴增,3季度投資下降很大,10-12月投資回暖較好,尤其是12月的國企投資增長37%。

6.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汽車投資信心均有恢復


      16年汽車行業投資12037億元,增長4.5%,雖是出于各行業中相對高位。17年1-12月有13100億元,達到10.2%的增速,但較其他行業提升較多。近期的新能源車的投資增長迅猛。這其中的民營汽車投資達到10441億元,同比增長10%。

      根據測算看,汽車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是民營企業,16年民營企業的汽車投資增長10.9%,國有及合資企業的投資增長-14.6%。17年民營企業繼續保持10.5%的較快增長,同時 17年的國有企業汽車投資也有恢復性走強特征。

7. 中國汽車銷售總體平穩


      圖表 1中國汽車06-2017年表現對比分析  單位  萬臺,%
      15-16年的整車表現較強,但17年走弱趨勢較明顯。歷年的乘用車市場表現較強,但17年增速僅有1.4%,遠低于歷年的高增長特征。而商用車市場在沒有希望的重卡等領域爆發增長,形成特色走勢。。


      汽車走勢相對平穩,17年增速3.4%,總體增速平穩。相對于11-12年的低速增長,17年增速總體不是很低,但原因是內部各車型的結構性增速調整較大,乘商分化加劇,逆勢變化較明顯。

8.中國汽車進出口走勢進口車反差較大


      15-16年的整車進出口都很差,但17年回暖的趨勢較明顯。13年以來的進口車的波動遠大于出口市場,15-16年的出口稍好于進口。根據全國海關統計,2017年1-11月的中國汽車累計進口114萬臺,累計增速20%。出口達到96萬臺,同比增長30%,17年進出口好于16年增速表現較多。而11月的汽車出口表現較強。

2、汽車整車進口月度走勢


      進口車市場受到的各方因素干擾較大。諸多政策、需求、渠道等因素都會導致進口車的劇烈波動。在14年超強的背景下,15年進口出現高基數的低迷。16年的3-11月恢復增長,11月表現稍弱,11-12月的進口車表現較強。16年是去庫存的異常的低迷,17年1-4月的進口車銷量好于15年的正常表現,而5-11月的高位拉升推動17年1-11月的較強恢復特征。

3、整車出口月度走勢


      從月度走勢看,近幾年的出口仍呈現季節性特征,呈現夏季走高過山車的見頂回落走勢特征。16年1-7月出口處于歷年的低位水平,17年車市出口開局較強,3-8月有走強向上的趨勢,11月放緩。
 
三、汽車行業環境分析

1、國家層面政策分析

      商務部:《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確定全國城鄉高效配送示范城市50個左右、骨干企業100家左右。
《計劃》要求,發展綠色運輸:推進貨運車輛技術升級,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的運輸裝備,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動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支持發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方式,鼓勵開展配送流程再造,合理調度運輸車輛,優化路徑,減少重復交錯運輸和運輸車輛空載。
      四部委: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財政部、稅務局、工信部、科技部共同發布的《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發改委:《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發改委印發《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包括《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等9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
      兩辦:發布公務用車新規,黨政機關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當配備使用國產汽車,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公務用車配備新能源轎車的,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越野車不得作為領導干部固定用車。
      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科技部等多個部委參與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正在制定。到 2020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 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
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 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工信部:《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十四批)
工信部發布了第十四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其中涉及乘用車31款,客車59款,專用車67款,貨車1款。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
      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1批)》,共包括79戶企業的165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77戶企業152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4戶企業7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4戶企業6個型號。

2、地方補貼政策

      北京:《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2017年修訂)》
      此次《暫行規定》的修訂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將原來6個月的指標有效期延長至1年。二是增加了不予辦理更新指標的情形。此外,2018年年度小客車配置指標總量由15萬個減少到10萬個,其中新能源指標保持6萬不變,普通指標由9萬個減少至4萬個。
      北京:出臺首個自動駕駛路測與管理細則
通知指出,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工作由北京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市經濟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成立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機構。自動駕駛測試管理機構組織成立由交通、通信、汽車、電子、計算機、法律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自動駕駛測試專家委員會,負責對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工作進行技術評估。
      北京:啟用新能源車專用號牌現有新能源車15.3萬輛
      北京市28日正式啟動新能源車專用號牌,交管部門表示,對辦理新能源車注冊登記、轉移登記的,將全部核發新號牌;已登記的新能源車,按照“自愿換領”原則由車主自主選擇是否換領新號牌。

四、汽車集團和企業走勢

1、1-12月主力車企集團的表現均較好


      17年車市走勢不強,各集團因為優勢板塊的差異化市場需求而走勢分化。上汽、一汽、廣汽、吉利表現較強,吉利仍是超強。
      上汽仍是一枝獨秀,東風因為韓系和法系的不強而走勢壓力稍大。而一汽和長安的走勢分化,一汽靠卡車表現走強。長安波動較大,MPV市場壓力很大。 北汽主要是北京現代的下滑的影響。吉利和廣汽成為高增長特征。比亞迪表現較差,主要是A級轎車和新能源的壓力較大,江淮表現也不理想。而華晨仍是輕客的壓力明顯。

2、主要汽車集團本月銷量與同期的增長分析


      由于16年末的集團戰略不同,上汽、東風、北汽都在全面沖刺年末銷量,而一汽、長安、廣汽都在布局18年銷量,因而形成巨大分化走勢。7-12月的汽車大集團也是表現分化,由于商用車企業走勢恢復和穩增長,大集團中一汽、長安較強,而一汽、北汽的12月調整較大特征。北汽的前期走勢也是超突出的感覺,近期因合資而走弱。

3、17年汽車市場增長相對平穩


      17年車市總體走勢似乎也還是在低增速的合理區間。17年1-12月累計汽車總計銷量2887.89萬臺,累計增速3.4%;17.12月汽車總計銷量306.03萬臺,同比增長0.1%,環比增長3.5%。。17年汽車產銷相對低速平穩,在4月負增長后,6-10月的車市增長恢復明顯。這也是乘用車的推動影響。由于16年12月的車市增長較強,17年的12月增速偏低。


      近期汽車主力企業的優勢依舊相對明顯,12月的上海大眾走勢超強,而一汽大眾、上海通用等批發相對走穩。長安本月恢復較快。長城、長安福特走勢下滑壓力較大。
本月從集團角度看的前10車企中六大集團占據8席,較上月一致,車企分化明顯,上汽三家,東風兩家,北汽、一汽僅有一家,長城和吉利回歸。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業;東風的東風日產和東風汽車兩家,一汽有大眾,長安主力是長安汽車;北汽本月有北京現代。獨立車企的吉利本月超強。內資企業有東風汽車、長安、吉利、長城汽車進入前10。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17年1-12月累計狹義乘用車銷量2417.13萬臺,累計增速2.4%;17.12月狹義乘用車銷量261萬臺,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2.1%。4季度的乘用車市場走勢基本持平于16年。


      12月部分企業的銷售與生產反差較大,銷量環比走強較大,屬于年末的特色走勢。上汽的幾家表現很好,尤其是北京現代和五菱的表現較強。一汽大眾、東風汽車的批發表現較穩健,為18年儲備。

5、微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7年1-12月累計微型車銷量111.54萬臺,累計增速-15.9%;17.12月微型車銷量9.77萬臺,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12.8%。
      17年1-12月累計微客銷量54.7萬臺,累計增速-23.8%;17.12月銷量5.18萬臺,同比增長-18.7%,環比增長25.5%。
      17年1-12月累計微卡銷量56.84萬臺,累計增速-6.7%;17.12月銷量4.58萬臺,同比增長-12.7%,環比增長1.2%。。

      上通五菱始終是微車的絕對龍頭,其數據為右軸。五菱的走勢調整力度很強,長安雖然2季度較強,7-8月調整壓力仍較大,12月金杯恢復較好。奇瑞的新能源有促進。金杯是微客的爆發貢獻的貢獻。福田等走勢也是較大壓力。

6、輕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7年1-12月累計卡車銷量306.49萬臺,累計增速22.7%;17.12月卡車銷量28.59萬臺,同比增長7.6%,環比增長6.6%。
      17年1-12月累計輕卡銷量171.89萬臺,累計增速11.4%;17.12月銷量19.54萬臺,同比增長20.9%,環比增長20.3%。。
      12月輕卡市場走勢相對回穩,5-10月的輕卡走勢相對較平穩,11-12月的沖刺很猛。未來市場表現仍看需求的變化。

      17年12月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福田走勢超強,江鈴、江淮、重汽和力帆、及唐駿的輕卡表現較強。主力車企的福田保持超強的龍頭地位。東風和江鈴的銷量表現環比超強。零售看的走勢尚未如此走強。

7、中重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7年1-12月累計中重卡銷量134.6萬臺,累計增速40.9%;17.12月銷量9.05萬臺,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14.6%。。
      中重卡持續超強,12月表現也是受到環保治理的影響而偏弱,未來中重卡還有一些增量機會。


      隨著換車周期走過,近期的上游投資景氣回升,重卡和牽引車等更新需求增大,重卡結構性走強。16年10月國家出臺整頓運輸市場的政策,嚴重壓縮運力,導致運輸車型大型化趨勢加速,投資巨幅增大,對市場的卡車需求較強。
      17年-10月的中重卡基本都是同比16年高增長的狀態,主力車企相對較好。今年12月的主力走勢分化,一汽12月走勢保守,東風等較強,重汽走勢較穩。

8 、輕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7年1-12月累計客車銷量52.72萬臺,累計增速-2.2%;17.12月客車銷量7.53萬臺,同比增長12.4%,環比增長37.9%。
      17年1-12月累計輕客銷量34.83萬臺,累計增速-1.1%;17.12月銷量3.85萬臺,同比增長20.8%,環比增長23.1%。
      輕客企業的走勢相對平穩,近期走強明顯。由于輕客新能源的突破速度較慢,專用車的走勢也不是很強,因此輕客的市場壓力仍大,主要是16年的銷量回歸帶來的下滑較大,因此今年顯得相對稍好。


      14年的輕客是好日子, 15年輕客走勢分化,近期的主力廠家銷量回歸務實。15年受到政策補貼等的干擾,沒有搞電動輕客的主力企業表現較差,16-17年的輕客進入全面調整期。隨著輕客的應對小型面包車安全管理的453號法規的影響淡化,輕客逐步回歸平穩,但高基數影響仍大。江鈴走勢超強。
      新能源車的年末暴增對輕客也帶來促進。南京金龍爆發增長,東風和福田較強。金杯、依維柯的12月走勢較16年不強。南京金龍和江淮表現較好。

9 、大中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大中型客車與新能源走勢密切相關。。17年1-12月累計大中客銷量17.9萬臺,累計增速-4.3%;17.12月銷量3.68萬臺,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57.7%。
      17年的大中客市場走勢是歷年壓力最大的,1-9月增速處于歷年低谷,年末改善較大,但未來的壓力仍是較大,以此化解16年的19萬臺的超高銷量的透支。


      由于新能源補貼的促進,15年大中客市場賺錢很多,16年掙錢更多,但為拿補貼的轉移量不能有,因此高補貼帶來的17年壓力太,隨著電動車政策的逐步明朗。16年末宇通、福田和金旅等主力企業走勢很好。
      新能源車的年末暴增對大中型客車也帶來促進。17年政策不明朗帶來的1-5月銷量暴跌局面。6月市場回暖,7-12月持續回暖態勢。宇通12月表現優秀,中通客車和比亞迪等其他主力企業也是12月走勢大幅好轉。

四、乘用車市場運行表現

1、狹義乘用車各車系促銷走勢



      圖表 8乘用車各車系促銷走勢
      此價格是針對各自車型廠家指導價的終端變化特征。15年價格促銷出現大幅上升,16年競品促銷增速放緩。16年12月開始促銷大幅收縮,17年2-3月的促銷仍是總體穩定,新款上市暫時抑制促銷的高增長。17年3-9月的促銷增加較大,韓系和歐系促銷增加較大。
      12月新品推出分析相對較少,未形成有效增量。今年12月的車市新品數量相對平穩,自主的新車較多。

2、狹義乘用車各級別促銷走勢


      12月的各級別促銷出現一些變化,總體促銷力度平穩,高級別促銷增大,低端收縮較大。A00級從原來的促銷最大逐步收縮到促銷力度的較低水平,A0級受擠壓而促銷很大,而A級促銷持續增大占據促銷最大的地位。而B級和C級的促銷保持最小的水平。

3、狹義乘用車各類別促銷走勢


      從各車型類別的促銷走勢看,17年轎車促銷仍是力度超強的,由于轎車價格體系相對固化,近幾個月轎車主要是小幅促銷為主。
      SUV的價格體系較混亂,近期部分新車推出逐步接軌轎車,老車促銷與降價等走勢組合,SUV促銷力度也有大幅增長。
      MPV的促銷增量效果一般,12月促銷力度相對平穩,月末稍有收縮。

4、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國內零售表現


      此表用體現的是每一個細分類別占上一層級總零售量的比重,與包含出口和庫存變化的批發增長有所差異。17年12月的市場體現MPV弱趨勢特征明顯,轎車市場的地位處于逐步恢復的狀態,SUV走勢較平穩。轎車中的中高級別走勢較好,低端的電動轎車有所恢復。
      前期多功能車市場超強增長,其中近年MPV是中低端需求也有下降,A0級MPV表現逐步走弱,消費升級到A級MPV,近期新品也是在A級MPV推出較強。雖然17年MPV總體下滑,但MPV中高端近期較強。
      前期SUV則是A級火爆,隨后延伸到A0級,成為高端向下延伸的特征。近期出現消費升級較強的特征。12月的A0級SUV市場的需求占比小幅下滑,高端B級SUV產銷表現較強,A級仍是主力。

5、狹義乘用車各國別在細分市場零售表現


      17年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獲得巨大的份額增長,從56%上升到60%,而德系的SUV份額逐步穩定,韓系銳減,日系SUV走強,這也是巨大的反差。
      17年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保持在18%左右。17年12月的自主品牌逐步依靠新能源車恢復在轎車的增長。
      17年德系在轎車份額提升到33%的歷史新高,歐系轎車萎縮到4%的低位。日系轎車回暖態勢在17年持續,高于13-15年表現, 12月日系份額偏弱。

6、廠家庫存大幅下降、渠道庫存壓力緩解


      從企業庫存變化看,廠家努力調庫存,12月廠家庫存下降3萬臺,經銷商庫存下降20萬臺。歷年12月都是渠道庫存增加的局面,7-12月是庫存的波動期。17年12月的庫存增長較合理。17年12月渠道增庫存也是零售較弱的結果。12月的廠家和經銷商逐步適應低增長的現狀。

五、乘用車市場競爭表現

1.狹義乘用車各車系增長特征



      在10-11月自主走弱后,12月自主品牌的表現相對較好。12月自主批發增速3%、份額同比增長2%,零售增速0%、份額上升0.1%。歐系和韓系的份額下降較大,也是自主增量的分流效果。 德系與日系的增長較猛,尤其是日系的增長與韓系的下降也有一定的關聯。
      17年年度份額看的自主品牌走勢轉弱,年度批發增速6%,快于行業3個點,但零售走弱。日系批發增速13%,快于行業10個百分點;而歐系和韓系的下滑相對較大,美系相對平穩,形成自主與合資車系間的內部競爭。

2.17年12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分化


      從廠家批發看,17年12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達到56%,強于16年的的主力車企55%的占比表現, 也體現了12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差。
      17年12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分化,自主部分主力車企增速不快,日系和自主領先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吉利的增長超強,日系合資品牌的主力車企在12月的增量銷量排名較好,而12月丟量較多的是韓系和自主品牌企業。
      從17年的增量貢獻度看,減量的主要是二線合資車企和部分國企。17年仍是主力大車企的增量,自主的吉利和上汽、廣汽表現較強。奔馳這月的表現也是超強,豪車市場的潛力很大,主力豪車表現較強。

3. 本月主力車企零售表現較強


      從廠家零售看,本月主力廠家零售增速較穩,南北大眾零售總體穩定,12月的自主的排名提升變化明顯。12月日系表現收縮。
      目前的增量主要是合資的主力車企,前5強的零售增量超強。丟量的是自主和韓系的主力車企。

4.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今年的主力車型的零售相對穩定,但轎車車型明顯增多。主要增量的車型相對分散,丟量的是自主SUV車型。寶駿510和博越等的零售表現較突出。增量的主力已經有新能源車EC180。

5.狹義乘用車企業增速表現


      17年12月的總體車市增速偏低,自主較合資的銷量增速下滑較多,17年12月的合資與自主的增速差距有-6個百分點。去年5-12月的合資逐步恢復,因此今年2-8月的自主增速超高于合資品牌主要是自主的市場表現較強。16年10-12月的自主增速高,但今年的自主高基數表現差,體現了自主的增長遇到煩惱。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1.12月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增長


      在總體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后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17年新能源乘用車保持連續11個月的月度環比持續增長態勢,從1月的0.65萬起步,2月環比增1.1萬臺、3月1.1萬,4月0.2萬、5月0.9萬、6月0.3萬、7月0.2萬,8月0.9萬,9月0.5萬,10月0.7萬,11月1.6萬,12月1.6萬,最終增長到9.85萬。

      在15年新能源車高增長后,16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調整規范發展的特征。16年1-3月新能源車快速恢復性增長,3月沖刺到2.7萬臺水平。隨后4月和6-7月、12月環比增長速度放緩,但5月和8月兩次環比上月的增量都達到0.9萬臺,體現的增長的強勁動力。

      17年補貼目錄是每月一批,因此形成2月開始的目錄產品的產銷增長,而購置稅目錄在4月和7月、9月、12月初、12月末發布,加之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在陸續發布,共同推動了5月和8-12月的兩輪較好增長。尤其是9月的雙積分政策的發布和11月的16-17年油耗積分管理政策進一步鼓舞了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熱情,形成9-12月的超強拉升局面。

2.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占80%


      12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均衡走強特征。17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車銷量達到9.8萬,總體同比增速132%。12月的純電動轎車132%的增速,體現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拉動效果。由于低基數的促進,12月插電混動同比增速134%,與純電動均衡增長。

3.新能源車的級別趨于經濟型化


      12月純電動中的A00級電動車有5萬臺,同比增182%,占乘用車61%份額,仍是最大的市場。A級電動車主要是北京市場的拉動,因此去年的年初銷量仍較低,今年的12月的A級電動車同比增67%,環比11月增100%,體現年末的網約車等較強增長。

4.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變化


      目前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而16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雖然17年9月調整,但10-12月仍較快穩定并恢復。
      3月開始的A級電動車的限購城市表現較好,因此沒有類似經濟型電動車的政策影響波動的特征。但4-6月A級電動車沒有持續走強,7-12月的宋EV、榮威RX5等帶來一定增量。
      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2月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3月的銷售進一步增長,4-5月高增長,6-7月相對穩定,8月后快速大幅拉升,12月拉升到5萬臺,與16年的12月類似,體現年末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征。

5.新能源車交強險上牌數據


      17年的1-2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數據體現上海暫時超過北京,但隨著北京放牌,3-5月北京回歸領軍地位。1-10月北京的新能源車達到5.1萬臺,其中基本是純電車型。
      隨著北京新能源銷量逐步超越上海,由此也決定了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模式是純電為主的特征,地方特色決定市場模式。廣東的插混和純電銷量近似,這也是廣汽和比亞迪的共同努力的效果。

6.新能源車廠家批發表現


      新能源車作為新生事物,其產銷體系也是快速變化。我們前期是生產為主的體系,近期成為銷售為主的體系。因此,我們統計企業銷量時不管是誰生產的,是誰的標,在誰體系內銷售是標準,這樣北汽新能源的數據實際涵蓋了昌河北斗星E和自身的銷量。
      17年12月的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是18479臺,其中包含北汽新能源公司生產的15192臺,以及北京汽車生產的3287臺。

七、經濟型乘用車車市場走勢

1、A00級轎車市場表現



圖表 10微型轎車主力品牌2015-17年走勢
      a00級轎車12月批發6.36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5.22%,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2.75%,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5%,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3%;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7%,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20%;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8%;12月廠家產銷率112%,12月渠道批零率101%;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77%,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63%。

      目前的電動車取代微型轎車趨勢較明顯。17年的微轎車型銷量下滑較大,原有的精品微轎下滑更為嚴重,除了奔奔因電動車表現較好外,奧拓、SPARK等相對高端的下滑嚴重。12月主力車型中電動車表現突出,微型電動車逐步體現增量潛力。吉利和眾泰、奇瑞電動車占據主力地位。

2、A0級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0級轎車12月批發15.68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12.8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06%,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6%,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9%;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2%;12月廠家產銷率106%,12月渠道批零率109%;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4%,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0%。
      目前看自主小型車需求靠新品恢復較快,12月小型車的主力車型的寶駿310持續拉升較快。合資偏重于中高端,12月波羅走勢較穩,日系的本田保持較強地位。合資的小型入門級車走勢相對艱難的。前期歐美系和韓系的車型為主,悅納的新品前期迅速拉升,近期受韓系危機而拖累。

3、A0級MPV銷量走勢


      A0級MPV12月批發9.9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44.9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0.45%,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3%,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2%;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9%,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8%;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494%;12月廠家產銷率108%,12月渠道批零率113%;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33%,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32%。

      狹義乘用車的小型多功能車市場前期風聲水起,近期下滑嚴重。A0級車的MPV前兩年發展較快,尤其是微客廠家的MPV類車型快速增長,近期主力車企的優勢壟斷效果逐步減弱。

      隨著連續多年的微客升級和寶駿系列的分流,這類的市場容量下降,A0級MPV也進入負增長的低迷區間。17年12月是歐諾和五菱宏光12月同比下滑較大,幻速等表現似乎較強。

4、A0級SUV銷量走勢


      A0級SUV12月批發26.68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23.03%,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49%,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2%,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8%;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12月廠家產銷率106%,12月渠道批零率104%;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6%,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6%。

      小型SUV前期成為SUV最大的車市亮點,新品爆棚現象明顯,近期走弱,近期受到A級擠壓明顯。自主超合資,12月長城和五菱占據小型SUV高位。哈佛H2逐步走弱,而自主的寶駿510等小型SUV獲得較強增長。

      前期的本田的XR-V和繽智表現超強。近期自主的表現改善。相對歐美SUV的早起步,日系成為小型SUV主力,其產品調整在1.5升的稅收優惠明顯,因此XRV、繽致表現較強。

5、經濟型車廠家銷量走勢


      12月自主主力廠家努力增量。前期的長安超五菱也是轎車和SUV的優勢,近期五菱強化小型SUV和轎車的新品突破,長安的壓力迅速增大,6-12月五菱走勢較穩,長安8月調整力度較大,12月北京現代稍有恢復。

      由于SUV火爆,合資的SUV小車新品帶來穩定增量。小型車合資廠家走勢較弱,自主仍是絕對領軍,但合資小SUV逐步超越自主的表現,自主的轎車逐步低于合資小型轎車。

八、A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緊湊型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轎車12月批發74.51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61.1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4.09%,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3%,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4%;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5%;12月廠家產銷率96%,12月渠道批零率118%;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6%,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7%。

      12月的A級車主力車型銷量走勢波動較大,德日美車系的表現較好,朗逸的批發暫時走低,形成大眾的特色波浪式增量特征。日系的軒逸和卡羅拉表現較強。德系仍是主力陣容較多的,一汽大眾的主力車型都保持較高銷量。入門級A級車捷達、桑塔納的表現環比平穩,同比有所下滑。自主的沒有進入前10名。

2、緊湊型MP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MPV12月批發6.53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36.1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7.03%,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32%,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1%;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月廠家產銷率120%,12月渠道批零率89%;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4%,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7%。

      相對于A0級低價大空間的MPV市場走強,MPV市場的A級合資車型銷量偏低。12月雖然途安表現優秀,但自主品牌仍是A級MPV的主力,寶駿730 保持細分市場的第一,比亞迪宋MAX逐步成為優勢車型。而幻速H3的走勢逐步下行,近期五菱寶駿730逐步恢復,長安歐尚等大量推出的高端車型有利于消費升級,形成內部結構的重新洗牌。

      合資中檔純家用MPV市場表現較低迷,市場認可均不太好。車型太小的劣勢明顯。

3、緊湊型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SUV12月批發76.09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65.67%,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2.55%,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8%,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1%;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7%;12月廠家產銷率103%,12月渠道批零率102%;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16%,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17%。

      緊湊型SUV 市場呈現群雄紛戰的復雜局面,12月的自主仍是較強,前2強被自主占領,部分自主年末收縮。哈佛H6的同比雖然下降但12月哈佛H6等優勢明顯,H6促銷后保持領軍車型。傳祺GS4等車型保持強勢增長,這也是1.5T占據的購置稅減半的促進。博越的銷量已經是前三水平。途觀在推出加長版后表現很強。本月突出的是長安CS75吉利帝豪GS遠景SUV,都是增長較強的。
      前期受到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車型分化加劇,日系的SUV恢復較強。昂科威SUV保持強勢,體現了美系的SUV內銷和出口的綜合優勢逐步建立。

4、自主品牌緊湊型狹義乘用車主力廠家市場走勢


      民營企業在國內A級狹義乘用車的領軍地位出現變化,民企的吉利成為新領軍。五菱和長城的走勢分化,長城保持平穩的走勢,長安和上汽的近期走勢也是超強,形成三大自主核心企業的強勢崛起現象,民營的走勢壓力較大。

      長城、比亞迪的銷量表現弱化弱,吉利成為近期的黑馬。主力廠家中長安是轎車和SUV均衡較強的,吉利SUV走勢已形成突破,形成轎車和SUV良性發展的趨勢。

5、合資品牌主力廠家緊湊型狹義乘用車市場走勢


      A 級車是合資企業超強的主力細分市場,主力廠家在此堆積較大銷量,南北大眾和通用的表現均有同比下滑,但今年的大眾優勢仍進一步擴大,其他的合資更差。日產A級車表現突出。

      12月批發走勢劇烈分化,但12月零售的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仍是超強的。日產成為二梯隊的唯一,現代走勢下降后的三梯隊的豐田、本田都是規模巨大的。

九、B 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B級轎車市場走勢



      中高級車市場總體低迷,商務需求較差,私人升級需求也不強,形成巨大的增長壓力,因此各車型走勢劇烈波動。帕薩特和邁騰等表現也不錯,雅閣12月增長較好,邁銳寶、奔馳C級等高中低各有表現突出車型。豪華B級車的地位總體提升,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增長較強成為豪華龍頭,豪車的走勢呈現相互追趕的局面。

2、B級MPVSUV 市場走勢


      b級SUV12月批發12.63萬臺,12月占批發份額10.9%,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91%,12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7%,12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5%;12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2%,12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8%;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28%;12月廠家產銷率99%,12月渠道批零率104%;17年1-12月生產累計增幅55%,17年1-12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54%。

      12月B級SUV市場走勢較強,而MPV車型均表現一般。奧迪Q5銷量因16年大幅低迷,今年借勢走低。奔馳和銳界表現很好,其他廠家基本狀態相對穩定。自主走強的是傳祺GS8,本月長城魏派vv7持續走強,長安CS95哈佛H7等自主的中大型SUV走勢相對穩健。

十、C級和豪華乘用車市場走勢

1、乘用車內部零售走勢特征



      年末的策略不同導致行業分化嚴重,豪華車表現很好。合資主力車型近兩年普遍走弱,但近兩年豪華車表現較強。17年12月的豪華車走勢較強,份額達到6%的近期較好。17年12月的自主品牌核心集團自主和美系合資車走勢較強,內資自主走勢較好。


      從豪華品牌的零售走勢看市場現對穩定較快增長,豪車是中國車市的持續增長點。奧迪目前優勢還較大,奧迪經銷商提車波動持續加大,對奧迪的壓力巨大,導致奧迪的中國地位持續弱化。寶馬和奔馳均有較好增長潛力,奔馳追趕寶馬的效果近期呈現膠著狀態。凱迪拉克成為國產的主力,沃爾沃和英菲尼迪等相對平穩。

      豪華車走勢較強主要是新的增量勢力的加盟,近期的豪車國產必然帶來豪車市場的競爭充分和總量增大,有利于市場的走強。尤其是二線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的走強,很有促進意義。

2、豪華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奔馳、奧迪、寶馬等豪車三巨頭在中國競爭激烈,豪車核心車型是C級豪華轎車,但近期的B級豪華轎車走強。轎車市場的奧迪的先發優勢受到寶馬和奔馳的追趕。12月奔馳C級拉升較快,也回歸主力陣容,對奧迪的沖擊較明顯。

      奔馳的轎車增速很快,奔馳C級近期超越寶馬3系和奧迪A4,而奔馳C系成為豪車的零售領軍車型。與此同時其他二線國產豪車也是逐步走強,沃爾沃、英菲尼迪等都逐步增量。

3、豪華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豪華SUV市場增長的空間較大,競爭相對較穩,奔馳GLK的走勢也是相對穩定,奧迪Q5本月環比表現突出。國產的Q3和寶馬X1的走勢均較強。奔馳的上攻態勢主要靠新車的增量,而市場容量是很大的,各家都有較好表現。凱迪拉克XT5的表現超強。奔馳和寶馬的12月競爭表現都相對較穩。奧迪近期表現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