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2017年8月汽車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17-09-27 16:04:27    瀏覽量:1284次    
、北汽E系電動、知豆D2、比亞迪e5、比亞迪秦EV、江淮IEV等。
      17年8月相對走強的電動車主要是A00級電動車,北汽EC180、吉利知豆、奇瑞EQ等表現較強,北京市場的需求車型比亞迪E5北汽EC180等表現的很好。8月的微型電動車繼續保持強勢,中大型電動車市場也有亮點。

      插電混動車型的8月同比增長,也是難得的較好表現。比亞迪繼續保持插混的強勢地位,同時表現較好的是榮威ERX5等新品。上海插混的市場優勢仍是較明顯,廣州和深圳市場的新能源表現目前一般,非限購地區的插混也有突破趨勢。

3.國產普混也進入新階段

      15年11月的卡羅拉和雷凌混動推出。這類普通混動產品不屬于我們的新能源系列,但其在美國市場銷量巨大,且技術復雜程度遠高于純電動,成本優勢也明顯。考慮到美國的普混市場遠大于插混市場,中國的市場未來變化也是值得觀察的。但16年8月的普銳斯退出也是很可惜的,畢竟是世界風向標。

      16年豐田混動的總體銷量在月均6300臺水平,卡羅拉和雷凌的混動市場認可度很高。17年豐田普混仍是快速上升態勢,17年6月突破月銷萬臺,8月由于日系休假,但仍有近0.8萬臺。

      17年的的普混仍是南北豐田為主,但雅閣等混動車型已經表現出穩定的需求,雅閣的銷量超過凱美瑞混動較多。8月的起亞K5混動也是表現較強。

      近期的雅閣、思鉑睿、君越、索納塔、K5等混動全面出擊,中高級車混動化趨勢日益明顯。

      前期自主品牌的的混動化趨勢在探索,但目前的趨勢是順應政策逐步轉到插混的線路發展,帝豪PHEV傳祺系列PHEV都有較好表現。

七、經濟型乘用車車市場走勢

1、A00級轎車市場表現


圖表 10微型轎車主力品牌2015-17年走勢
      a00級轎車8月批發2.95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3.58%,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53%,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5%,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6%;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8%,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25%;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4%;8月廠家產銷率100%,8月渠道批零率100%;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41%,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28%。

      目前的電動車取代微型轎車趨勢較明顯。17年的微轎車型銷量下滑較大,原有的精品微轎下滑更為嚴重,除了奔奔表現較好外,奧拓、SPARK等相對高端的下滑嚴重。8月主力車型中電動車表現突出,微型電動車逐步體現增量潛力。吉利和眾泰、奇瑞電動車占據主力地位。

2、A0級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0級轎車8月批發9.03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10.96%,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71%,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3%,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5%;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4%;8月廠家產銷率101%,8月渠道批零率114%;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2%,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4%。

      目前看自主小型車需求靠新品恢復較快,8月小型車的主力車型的寶駿310回升較快。合資偏重于中高端,8月波羅走勢較強,日系的豐田保持較強地位。合資的小型入門級車走勢相對艱難的。前期歐美系和韓系的車型為主,悅納的新品前期迅速拉升,近期受韓系危機而拖累。

3、A0級MPV銷量走勢

      A0級MPV8月批發5.4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39.68%,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13.99%,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2%,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3%;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1%,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9%;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6%;8月廠家產銷率120%,8月渠道批零率97%;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28%,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29%。

      狹義乘用車的小型多功能車市場前期風聲水起,近期下滑嚴重。A0級車的MPV前兩年發展較快,尤其是微客廠家的MPV類車型快速增長,近期主力車企的壟斷效果逐步減弱。

      隨著連續多年的微客升級和寶駿系列的分流,這類的市場容量下降,A0級MPV也進入負增長的低迷區間。17年8月是歐諾和五菱宏光8月同比下滑較大,小康風光相對平穩。

4、A0級SUV銷量走勢

      A0級SUV8月批發15.51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19.91%,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32%,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9%,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3%;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6%;8月廠家產銷率103%,8月渠道批零率109%;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7%,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9%。

      小型SUV近期走弱,前期成為SUV最大的車市亮點,新品爆棚現象明顯,近期受到A級擠壓明顯。8月自主超合資,長安和五菱占據小型SUV高位。哈佛H2逐步走弱,而自主的寶駿510等小型SUV獲得較強增長。

      前期的本田的XR-V和繽智表現超強。近期自主的表現改善。相對歐美SUV的早起步,日系成為小型SUV主力,其產品調整在1.5升的稅收優惠明顯,因此XRV、繽致表現較強。

5、經濟型車廠家銷量走勢

      8月自主主力廠家半年末努力增量。前期的長安超五菱也是轎車和SUV的優勢,近期五菱強化小型SUV和轎車的新品突破,長安的壓力迅速增大,4-8月五菱走勢較穩,長安4月調整力度較大,8月稍有恢復。

      由于SUV火爆,合資的SUV小車新品帶來穩定增量。小型車合資廠家走勢較弱,自主仍是絕對領軍,但合資小SUV逐步超越自主的表現,自主的轎車逐步低于合資小型轎車。

八、A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緊湊型轎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12緊湊型車主力品牌走勢
      A級轎車8月批發50.38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61.17%,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7.82%,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1%,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9%,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3%;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8月廠家產銷率90%,8月渠道批零率109%;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6%,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7%。

      8月的A級車主力車型銷量走勢總體平穩,德日美車系的表現較好,朗逸的批發總體較強,但凌渡爆發增長,形成大眾的半年末的特色高端短板增量特征。日系的軒逸和卡羅拉表現較強。德系仍是主力陣容較多的,一汽大眾的主力車型都保持較高銷量。入門級A級車捷達、桑塔納的表現環比平穩,同比有所下滑。自主的沒有進入前10名

2、緊湊型MP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13緊湊型MPV主力車型市場
      A級MPV8月批發3.77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27.95%,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37%,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0%;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7%,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11%;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月廠家產銷率94%,8月渠道批零率123%;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7%,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4%。
      相對于A0級低價大空間的MPV市場走強,MPV市場的A級合資車型優勢蕩然無存。8月雖然途安表現優秀,但自主品牌仍是A級MPV的主力,寶駿730 保持細分市場的第一,歐尚A800逐步成為優勢車型。而幻速H3的走勢逐步下行,近期五菱寶駿730不強,但長安凌軒、開瑞K60啟辰M50等大量推出的高端車型有利于消費升級,形成內部結構的重新洗牌。
      合資高端純家用MPV市場表現較低迷,市場認可均不太好。

3、緊湊型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14緊湊型SUV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A級SUV8月批發44.24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63.22%,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0.89%,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9%,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9%;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7%,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8%;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2%;8月廠家產銷率101%,8月渠道批零率100%;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23%,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21%。
      緊湊型SUV 市場呈現群雄紛戰的復雜局面,8月的自主仍是較強,前3強被自主占領。哈佛H6的同比雖然下降但8月哈佛H6等優勢明顯,H6促銷后保持領軍車型。傳祺GS4等車型保持強勢增長,這也是1.5T占據的購置稅減半的促進。博越的銷量已經是前三水平。途觀在推出加長版后表現很強。本月突出的是長安CS75吉利帝豪GS遠景SUV,都是環比增長較強的。
      前期受到購置稅減半政策影響,車型分化加劇,日系的SUV壓力巨大。昂科威SUV保持強勢,體現了美系的SUV內銷和出口的綜合優勢逐步建立。

4、自主品牌緊湊型狹義乘用車主力廠家市場走勢

      圖表 15自主品牌主力廠家緊湊型狹義乘用車市場走勢
      民營企業在國內A級狹義乘用車的領軍地位出現變化,民企的吉利成為新領軍。五菱和長城的走勢分化,長城保持平穩的走勢,長安和上汽的近期走勢也是超強,形成三大自主核心企業的強勢崛起現象,民營的走勢壓力較大。
      長城、比亞迪的銷量表現弱化弱,吉利成為近期的黑馬。主力廠家中長安是轎車和SUV均衡較強的,吉利SUV走勢已形成突破,形成轎車和SUV良性發展的趨勢。

5、合資品牌主力廠家緊湊型狹義乘用車市場走勢

      圖表 16合資品牌主力廠家緊湊型狹義乘用車市場走勢
      A 級車是合資企業超強的主力細分市場,主力廠家在此堆積較大銷量,南北大眾和通用的表現均有同比下滑,但今年的大眾優勢仍進一步擴大,其他的合資更差。日產A級車表現突出。
      8月零售的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仍是超強的。日產成為二梯隊的唯一,現代走勢下降后的三梯隊的豐田、本田都是規模巨大的。

九、B 級乘用車市場走勢

1、B級轎車市場走勢

      b級轎車8月批發15.43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18.73%,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4.27%,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30%,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7%;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2%;8月廠家產銷率103%,8月渠道批零率99%;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5%,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6%。
      中高級車市場總體低迷,商務需求較差,私人升級需求也不強,形成巨大的增長壓力,因此各車型走勢劇烈波動。帕薩特和邁騰等表現也不錯,雅閣8月增長較好,邁銳寶、奔馳C級等高中低各有表現突出車型。豪華B級車的地位總體提升,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增長較強成為豪華龍頭,豪車的走勢呈現相互追趕的局面。

2、B級MPVSUV 市場走勢

      圖表 17 B級MPVSUV 市場14-15年走勢
      b級MPV8月批發2.14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15.9%,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53%,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8%,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14%,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8%;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4%;8月廠家產銷率101%,8月渠道批零率100%;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4%,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6%。 。
      b級SUV8月批發10.49萬臺,8月占批發份額14.99%,較去年同期份額增加3.6%,8月批發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4%,8月零售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3%;8月批發環比上月增長0%,8月零售環比上月增長0%;8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50%;8月廠家產銷率90%,8月渠道批零率98%;17年1-8月生產累計增幅66%,17年1-8月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57%。 。
      8月B級SUV市場走勢較強,而MPV車型均表現一般。奧迪Q5銷量持續較強,2月大幅調整后的8月較強。銳界表現很好,其他廠家基本狀態相對穩定。漢蘭達也是2月稍低而在8月走強。大量新品推動SUV的高增長,本田的兩款表現都很好,自主走強的是傳祺GS8,本月長城魏派vv7開始走強,長安CS95哈佛H7等自主的中大型SUV走勢相對穩健。

      8月的B級狹義乘用車廠家總體走強,一汽大眾同比高增長,上海通用和廣本走勢較強,長安福特和北京奔馳拉升走勢平穩較強,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等日系表現較快增長,其他中高端表現平穩。

十、C級和豪華乘用車市場走勢

1、乘用車內部走勢特征

      合資主力車型16年相對15年的普遍走弱,但17年豪華車表現較強。17年8月的豪華車走勢較強,份額達到7.5%的近期高點。17年8月的自主品牌核心集團自主和豪華車走勢較強,民營的吉利較強,行業分化嚴重。

      從豪華品牌的零售走勢看市場現對穩定較快增長,豪車是中國車市的持續增長點。奧迪目前優勢還較大,奧迪經銷商提車波動持續加大,對奧迪的壓力巨大,導致奧迪的中國地位持續弱化。寶馬和奔馳均有較好增長潛力,奔馳追趕寶馬的效果近期呈現膠著狀態。凱迪拉克成為國產的主力,沃爾沃和英菲尼迪等相對平穩。
豪華車走勢較強主要是新的增量勢力的加盟,近期的豪車國產必然帶來豪車市場的競爭充分和總量增大,有利于市場的走強。尤其是二線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的走強,很有促進意義。

2、豪華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圖表 18  豪華車走勢
      奔馳、奧迪、寶馬等豪車三巨頭在中國競爭激烈,豪車核心車型是C級豪華轎車,但近期的B級豪華轎車走強。轎車市場的奧迪的先發優勢受到寶馬和奔馳的追趕。8月奔馳E級拉升較快,也回歸主力陣容,對奧迪的沖擊較明顯。
      奔馳的轎車增速很快,奔馳C級近期超越寶馬3系和奧迪A4,而奔馳C系成為豪車的零售領軍車型。與此同時其他二線國產豪車也是逐步走強,沃爾沃、英菲尼迪等都逐步增量。

3、豪華車主力車型市場走勢

      豪華SUV市場增長的空間較大,競爭相對較穩,奔馳GLK的走勢也是相對穩定,奧迪Q5本月環比表現突出。國產的Q3和寶馬X1的走勢均較強。奔馳的上攻態勢主要靠新車的增量,而市場容量是很大的,各家都有較好表現。凱迪拉克XT5的表現超強。奔馳和寶馬的8月競爭表現都相對較穩。奧迪近期表現超強。


,

一、2017年乘用車市場總體走勢

1.8月乘用車市場回顧


      8月部分主力廠家進入休假周期,生產偏低,導致廠家庫存下降9萬臺,車市零售高于批發6萬臺,形成較好的8月持續去庫存的特征,這也是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新政策下的廠商關系更和諧的體現。

      8月自主品牌同比的零售與批發均增8%,高于總體車市增速兩個百分點,而合資品牌中的日系和德系的增速最快。

      隨著金磚會議的召開,中國汽車的而海外市場也是持續走強,8月出口銷量同比增長5%。部分金磚國家曾是我們的出口絕對核心市場,雖然今年出口較峰值下滑一半以上,但未來隨著國家關系改善,俄羅斯、巴西等傳統市場的未來潛力巨大。
8月整車企業的新能源車推出逐步加速,全月銷量達到5.3萬臺,環比增速22%。隨著雙積分政策的逐步明朗,本月部分新能源車企新品開始逐步放量,企業干新能源確保油耗達標的動力更強。

2.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17年8月零售187臺,較2016年8月增12萬臺,相對7月的同比增量10萬臺有所回升,體現17年市場緩慢恢復態勢。

      圖表 1中國狹義乘用車月度零售走勢特征

      在購置稅5%優惠政策退出前的強勢走勢基礎上,1-8月同比增24萬,這樣的1-8月起步偏低是少見的,其中1-2月負增長8萬臺,3-5月增長12萬臺、2%,6-8月增長19萬臺、6%。1-8月低迷體現了市場透支后的恢復走勢過程中受到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

      17年車市的批走勢逐步出現回升趨勢。在2-3月的走勢正增長后,4-5月的車市面臨庫存調整,走勢相對低迷的調整和負增長,這也是少有的連續兩個月的負增長現象。6-8月車市努力恢復正增長,車企也是以正增長為6-8月的目標,最終3-6的批發持續環比增長,8月環比下滑較小,且8月與4月零售相近,這也是不錯的表現。

      在16年1-8月走勢嚴重偏弱的情況下,今年3-5月的走勢又是有巨大壓力,3-5批發實現零增長。1-8月的批發走勢相對嚴峻,這也是環境的影響的結果。

3.8月市場產銷零綜合走勢

      8月狹義乘用車國內零售相對較強,環比增12%也是較好。8月零售同比增長最強的是SUV,同比增長22%左右,其主要原因也是B級SUV的新品貢獻體現的較充分,形成持續的市場熱點。而轎車市場的同比增速為0%,這也是8月總體市場需求恢復的體現,轎車增速較穩。
      8月渠道轎車庫存下降6.3萬臺,廠家庫存也下降8.7萬臺,車市增長的核心動力仍是銷量驅動。

4.8月車市零售較穩

      8月的車市零售高起步,但隨后的增速放緩,第一周的零售是日均5.3萬臺,第二周是日均4.3萬臺。第三周額日均零售也是僅有5萬臺,不是很強。由于這幾周仍是廠家休假周期,因此數據的干擾性也稍大。第四周的車市零售增速5%,我們期待最后一周的零售能改善。但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最后一周的零售增長稍強,主要是個別廠家的最后一周表現的較強,推動總體增速表現較好。全月增速6%也是近期較強的。

5.8月車市促銷持續增大

      4-8月車市促銷大幅增長,形成降價與促銷并進的超越態勢。這樣的調整類似15年的8月,是前期市場的壓力的體現。4-8月的車市促銷明顯增大,春節后的新品推出和企補購置稅退出帶來的價格回升暫時抑制了3月的終端價格回落,但4-8月的終端價格壓力較大,6-8促銷帶來零售的增量已經體現。

6.車市季節角度狹義乘用車增長較高

      17年1-2月為春節期,車市增速偏弱,相對歷年的增速是最低的。3-5月的零售遠低于正常增速水平。去年8月開始的零售基數變高,這對今年8月車市帶來一定影響。10-14年的8月增速波動較大,今年4-8月的逐步回升也是車市自身透支壓力的體現。

7.自主品牌份額走勢

      17年8月的自主份額高增長趨勢仍較強。17年自主份額高企主要也是合資的市場表現較差,商務需求和換購需求不足,自主的SUV新購需求相對較穩,導致自主的表現借助SUV異常超強。2月份額達到46.5%的高點,3-8月逐步下滑,這與歷年走勢基本一致。但8月的自主環比下降是0.3個百分點, 16年是環比份額回升,17年的自主反攻效果不突出。

8.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征

      8月車市產銷增速均稍好于預期增速,其中的SUV市場增速貢獻度減小,而MPV的8月增速下滑帶來車市的增速偏低,8月的轎車零售增速0%好于17年均增速-7%較多,MPV的調整力度大,MPV形成較大的車市下滑影響。

9.排量市場走勢

      17年8月的1.6升以下排量占比65%,基本回到14年8月的水平,體現了17年小排量市場的低迷在8月保持較強。其中MPV的小排量下降壓力較大,形成MPV的中低端大潰敗。

10.乘用車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到2.6%

      17年新能源車的占比快速提升,由于城市3月后逐步走低,而新能源車是逐月走強,反差走勢促進新能源車呈現逐月占比加速提升的態勢。A00級轎車在80%,成為唯一的高占比的市場。8月總體乘用車達到2.6%,較年均份額也是提升的明顯。

11.轎車廂型走勢

      伴隨SUV的高增長,轎車的中低端相對萎縮,11-16年的轎車的兩廂占比持續下降。但隨著豐田的小型車戰略推動和自主的小型車恢復,17年小車市場恢復,4-6月達到16.5%左右,8月的兩廂占比回落到16%。

      17年兩廂占比的提升主要是A0級車,這也是自主的寶駿310和豐田新品等車型的增量貢獻。韓系的A0級下滑也帶來三廂的萎縮。同時純電動的兩廂車帶來車市兩廂增量。但這樣的A0級增長難以持續,微型仍是主力。

12.9月乘用車市場展望

      金九銀十是車市的好日子,今年的金九效果更突出。今年9月有22個工作日、較去年多一天,而且今年中秋節在10月4日,是自2010年以來首次中秋節在10月,中秋和國慶合并8天假期,國慶長假駕車免高速費出游熱情更高,加之環保壓力,很多家庭9月購車換車,這也推動9月私人購車熱情較高。金九的效果仍可期待。由于年初車市低迷,自4月開始的經銷商去庫存現象已經歷經近半年,9月應該進入加庫存周期。

      今年的年初的消費受到樓市和實體經濟的結構性不強的影響而走勢較弱,隨后的消費應該有恢復的特征。而16年的9-10月既有低基數的基礎,也有政策到期的傳言的拉動,因此9月車市環比8月提升較大,但同比的增長放緩。目前看8月符合增長預期,7-9月是年中增速的峰值期。

      17年SUV熱點市場的自主品牌的新品推出逐步到位,下一個藍海是新能源車,因此17年的年末的自主SUV增量效果不突出,不利于車市的高增長。但由于車企平均油耗表現不好,需要更多新能源車改善,因此新能源車的市場仍是持續的亮點。

車市發展仍是周期性波動

      目前車市增長的表現強弱分化,雖然車市目前有政策推動下的核心自主相對合資走強的趨勢,但主要還是產品周期的影響,尤其是合資品牌并非企業的競爭力的明顯分化的結果。

      國際車企的世界競爭力相對穩定,國內市場的合資品牌的強弱勢轉換主要是產品布局的跟進影響,雖然有類似一汽大眾品牌的無SUV而走強的特例,但總體仍是合資車企市場表現的周期輪回走強。前期的法系、美系、韓系表現較強,近期的日系大幅走強,這樣的趨勢主要是企業產品周期與市場熱點轉換的切合,實現了合拍共振的效果。隨著渦輪增壓和SUV熱潮的發展,部分企業先行,獲得一定的市場增量,隨后其他車企推出新品,導致輪動效應。但真正的產品突破并不明顯,因為大部分都是外觀的顏值改善,誰強誰弱的評價在消費者,而且是繼承性不強的。

5、自主品牌崛起的壓力

      自主品牌近幾年快速崛起,尤其是在SUV市場取得巨大的成功,這仍是在合資品牌尚未有效滲透的市場的突破。尤其是在主力市場中只要有合資品牌的價格相近,自主品牌就難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其心態還是認為自主的產品與合資有很大差距。近期的個別事故出現,個別自媒體僅憑幾張照片,就妄下結論。我覺得遇到特殊事故如果是自主品牌的車就認為是設計問題,而不考慮單個事故的特殊性,慘烈事故下其他車型也是難免不出問題的,因此最好就事論事,吸取教訓,放下不自信的心里,不必過度解讀自主的問題。

      如果用單一的異常的個體實例去放大討論,其結論也是容易偏頗的。對產品的評價需要全面的數據對比的結果,并非找一個焦點事件的過分解讀。這也是體現社會對自主產品的不自信,總認為如果自主出問題就是設計問題,這樣的用偏見目光對自主的過度苛求也是不客觀的。

6、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有利于新能源車發展

      兩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是鼓勵分時租賃的權威性的頂層設計文件,標志共享汽車在中國已經取得合法化地位有利于新能源微型電動車的社會認知,實現新能源車的更快普及。

      隨著滴滴的共享汽車、OFO與摩拜的共享單車持續火爆,城市個人出行模式在快速多元化,出租與公交的兩難選擇中有了更多的模式。但共享用車中的滴滴與摩拜難以形成共享出行的組合,共享單車的出行仍是與地鐵公交想聯系。如果出現汽車分時租賃的共享,就能與共享自行車等形成個性化出行的最佳組合。而新能源車的共享用車也是提高用車頻率,快速體現新能源車的低污染、低成本的出行優勢,也有利于中國新能源車的世界優勢鞏固和走出去。

二、2017年汽車工業走勢

1.2017年汽車產量較快增長


      根據統計局數據:分產品看,8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77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9676萬噸,同比增長0.5%;水泥21185萬噸,下降3.7%;汽車213.4萬輛,增長4.7%;轎車89.2萬輛,增長0.1%;發電量5945億千瓦時,增長4.8%;原油加工量4712萬噸,增長6.5%。

2.汽車增加值高位回落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0%,比7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
      分行業看,8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4.5%。
      17年8月的汽車增加值14.5%,達到近期高位,1-8月增13%,大幅好于16年1-8月的表現,說明生產結構表現改善,這也是卡車等增長似乎較強。汽車業也是遠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平均水平,為制造業穩增長貢獻很大。

3.17年汽車市場走勢分化

      17年出現較大的乘商分化現象,本世紀以來的車市基本都是乘用車為核心增長動力。無論是08年的金融危機的消費受阻,還是2010年的強投資推動車市全面增長,都沒有出現17年的商用車增速大幅高于乘用車的走勢。17年這也是有5個月的時間,走勢有一定的代表性,說明17年的車市走勢出現劇烈分化的現象。

      17年的汽車呈現卡車超強和乘用車偏弱的銷量特征。17年總體增速較高,卡車車市場走勢超預期的好,而且8月的卡車增速超強。乘用車內部走勢分化仍較嚴重。

      乘用車的分化與卡車的高增長是有基數和經濟環境的特殊原因的,8月的增長仍有不確定的因素。

4.中國汽車進出口走勢進口車反差較大

      圖表 2中國汽車06-2017年進出口表現對比分析  單位  萬臺,%
      15-16年的整車進出口都很差,但17年回暖的趨勢較明顯。13年以來的進口車的波動遠大于出口市場,15-16年的出口稍好于進口。根據全國海關統計,2017年1-5月的中國汽車累計進口48萬臺,累計增速25%。出口達到36萬臺,同比增長25%,17年好于16年增速表現較多。

5.中國汽車進口走勢

      圖表 3汽車整車進口數量逐月走勢
   車進出口都很差,但17年回暖的趨勢較明顯。13年以來的進口車的波動遠大于出口市場,15-16年的出口稍好于進口。根據全國海關統計,2017年1-3月的中國汽車累計進口27萬臺,累計增速27%。出口達到19萬臺,同比增長31%,17年好于16年增速表現較多。

三、汽車行業環境分析

1、宏觀行業政策

      兩部委:發布《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
      8月13日悉,發改委聯合工信部發布《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
      意見指出,優化傳統燃油汽車產能布局。意見還指出,將規范新能源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條件,申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項目,應符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的要求。申請純電動商用車企業投資項目也應滿足相應的條件。
      兩部委: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
      8月29日悉,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行)》,自2017年8月28日起施行。2015年3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同時廢止。目錄指出,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兼并國內其他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
      發改委:擬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發放
      8月8日悉,據報道中國擬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發放。發改委希望對現有政策進行評估。
      截至目前,國內共有15家企業的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拿到生產資質,規劃產能總計117萬輛。
      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8月14日悉,工信部起草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7年8月27日。
      根據征求意見稿,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2020年度以后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另行制定、公布。
      工信部:將推進新能源車頂層設計多領域政策將制定
      8月23日悉,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19日在參觀青海省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時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推進新能源汽車在技術、產業規模、市場化以及模式創新等方面的發展。
      未來將制定節能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輕量化、汽車制造等技術路線圖,開展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推動技術成果轉移擴散和商業化。
      國標委:發布《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性要求與測試方法》
      8月8日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與測試方法》第1號修改單。修改單中對振動、擠壓實驗做出了部分調整,新標準自2017年8月1日起實施。

2、新能源車政策

      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5批)》
      8月5日悉,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5批)》,共包括92戶企業的309個車型。
      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3戶企業264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24戶企業42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3戶企業3個型號。
      工信部:發布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8月6日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網站發布了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本批《公告》的汽車、摩托車、低速汽車生產企業共計656戶,新產品共計3,360個。經企業準入條件考核,本批公告共批準新設立專用汽車生產企業7戶,新設立摩托車生產企業1戶。經技術審查和產品公示,共有574戶生產企業的2,620個產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要求。
      工信部:關于對2016年嚴重違規的20家車輛生產企業的通報
      8月5日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對2016年全國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在辦理新出廠車輛注冊登記時發現的“涉嫌違規”汽車產品進行了逐一核查,共有2,577輛新出廠車輛存在違規行為。
      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依據《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管理有關規定,將違規車型在《公告》中予以撤銷,現將違規產品數量排名前20的車輛生產企業予以通報。
      工信部:擬恢復南京特種汽車制配廠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
      經現場驗收,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認為南京特汽針對行政處罰決定的整改工作到位,企業生產一致性保障能力滿足相關規定要求,建議恢復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
      中機中心:發布關于暫停《公告》內部分車型的通知
      8月26日悉,中機中心發布關于暫停《公告》內部分車型的通知,2,380款新能源客車因未提交《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檢測報告,擬在297批《公告》中予以暫停。
      其中純電動城市客車占將近一半比例,多達1,135款;純電動客車738款。從企業來看,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249款車型公告被暫停、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173款車型公告被暫停、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164款車型公告被暫停。

2、8月地方政策動態

      北京:發布《加強汛期充電設施安全運行的通知》
      8月22日悉,北京市發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汛期充電設施安全運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運營企業,及時通過手機短信、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電動車車主發送提醒;加強降雨期間對充電設施的巡視巡檢,做好應急搶修物資準備和搶修人員的布置,保障電動汽車車主充電安全。

      北京:公交將新增1,600輛新能源電驅動車
8月16日悉,北京公交集團舉辦的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上了解到,2017年年底前北京市預計新增1,600余輛新能源電驅動公交車。
屆時,包括新能源電驅動車、清潔能源車在內,市公交集團“環保型”公交車將過萬輛,約占目前在線運營2.29萬輛車的一半。

      北京:將嘗試推進車位共享
8月13日悉,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夜間單位停車場近七成車位空置,車位共享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難,產權人也能獲得一定收益。
目前西城有十家單位對外開放實行共享停車,效果都較好。目前,已經有APP嘗試將某一個小區業主的產權車位進行共享。車位在閑置時就會“上線”,訪客可以以公示的價格進行付費使用車位。

      北京:兩萬多人排2018年新能源車指標
      8月12日悉,北車企集團的表現均較好

      17年車市走勢不強,各集團因為優勢板塊的差異化市場需求而走勢分化。上汽、一汽、廣汽、奇瑞表現較強,吉利仍是超強。
      上汽仍是一枝獨秀,東風因為韓系和法系的不強而走勢壓力稍大。而一汽和長安的走勢分化,一汽靠卡車表現走強。長安波動較大,MPV市場壓力很大。 北汽主要是北京現代的下滑的影響。吉利和廣汽成為高增長特征。比亞迪表現較差,主要是A級轎車和新能源的壓力較大,江淮表現也不理想。而華晨仍是輕客的壓力明顯。

2、主要汽車集團本月銷量與同期的增長分析

      圖表 5主要汽車集團2017年銷量
      由于16年末的集團戰略不同,上汽、東風、北汽都在全面沖刺年末銷量,而一汽、長安、廣汽都在布局17年銷量,因而形成巨大分化走勢。7-8月的汽車大集團也是表現分化,由于商用車企業走勢恢復和穩增長,大集團中一汽、長安較強,而東風、北汽的8月調整較大特征。北汽的前期走勢也是超突出的感覺,近期因合資而走弱。

3、17年汽車市場增長相對平穩

      17年汽車產銷相對低速平穩,在4月負增長后,6-8月的車市增長恢復明顯。這也是乘用車的推動影響。由于11-12年的車市增長偏弱,17年的總體走勢似乎也還是在低增速的合理區間。

      圖表 6汽車企業月度銷售走勢對比
      近期汽車主力企業的優勢依舊相對明顯,8月的一汽大眾走勢超強,而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等批發相對走穩。長安、長城、長安福特走勢下滑壓力較大。
本月從集團角度看的前10車企中六大集團占據8席,較上月一致,車企分化明顯,上汽三家,東風兩家,北汽、一汽僅有一家,長城和吉利回歸。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業;東風的東風日產和東風汽車兩家,一汽有大眾,長安主力是長安汽車;北汽本月有北京現代。獨立車企的長城、吉利本月保持第六。內資企業有東風汽車、長安、吉利、長城汽車進入前10。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由于諸多因素影響,1-5月的乘用車走勢下行壓力巨大。7-8月乘用車走勢回暖,但增速也是僅在6%左右。
      17年1-8月累計狹義乘用車銷量1443.3萬臺,累計增速3.6%;17.8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84.49萬臺,同比增長5.4%,環比增長11.7%。
      17年1-8月累計轎車銷量715.79萬臺,累計增速-2.2%;17.8月銷量93.3萬臺,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3.1%。
      17年1-8月累計MPV銷量128.5萬臺,累計增速-13.1%;17.8月銷量13.81萬臺,同比增長-23.4%,環比增長1.1%。
      17年1-8月累計SUV銷量599.01萬臺,累計增速16.7%;17.8月銷量77.38萬臺,同比增長18.3%,環比增長12.2%。。

      由于不同廠家的休假時間不同,8月企業生產表現分化。韓系生產調整,環比下滑較大。近期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的生產表現超強,形成淡季新高的特征。五菱和上汽通用的環比走勢平穩,長城也是環比下降較大。同比的走勢也是劇烈分化,大部分廠家生產下滑或微增長。日系同比生產增長較好。

      8月部分企業的銷售與生產反差較大,銷量環比走強較大,屬于秋季回升。這也是對上半年的6月沖刺批發后,7月調整壓力較大,但8月回暖沒有16年同期表現的突出。吉利、一汽大眾、東本的批發表現較好。

5、微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7年1-8月累計微客銷量37.45萬臺,累計增速-26.2%;17.8月銷量3.03萬臺,同比增長-32.3%,環比增長10.5%。
      17年1-8月累計微卡銷量39.56萬臺,累計增速-1.8%;17.8月銷量3.63萬臺,同比增長-29.8%,環比增長14%。。

      17年1-8月累計微型車銷量77.01萬臺,累計增速-15.4%;17.8月微型車銷量6.66萬臺,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12.4%。
      17年1-8月累計微客銷量37.45萬臺,累計增速-26.2%;17.8月銷量3.03萬臺,同比增長-32.3%,環比增長10.5%。
      17年1-8月累計微卡銷量39.56萬臺,累計增速-1.8%;17.8月銷量3.63萬臺,同比增長-29.8%,環比增長14%。
上通五菱始終是微車的絕對龍頭,其數據為右軸。五菱的走勢調整力度很強,長安雖然2季度較強,7-8月調整壓力仍較大。福田等走勢也是較大壓力。

6、輕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7年1-8月累計卡車銷量200.99萬臺,累計增速27.7%;17.8月卡車銷量23.17萬臺,同比增長28.1%,環比增長2.9%。
      17年1-8月累計中重卡銷量92.12萬臺,累計增速60.2%;17.8月銷量11.21萬臺,同比增長70.3%,環比增長3.7%。
      8月輕卡市場走勢相對回穩,5-8月的輕卡走勢相對較平穩,未來仍看需求的變化。

      17年8月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江鈴、江淮、重汽和力帆、及唐駿的輕卡表現較強。主力車企的福田保持超強的龍頭地位。東風和江鈴的銷量表現環比超強。8月部分廠家下滑速度差異較大,華北地區的環保壓力值得關注。

7 、中重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中重卡持續超強,8月表現也是異常較強,與挖掘機等形成同步高增長趨勢。17年1-8月累計卡車銷量200.99萬臺,累計增速27.7%;17.8月卡車銷量23.17萬臺,同比增長28.1%,環比增長2.9%。

      17年1-8月累計中重卡銷量92.12萬臺,累計增速60.2%;17.8月銷量11.21萬臺,同比增長70.3%,環比增長3.7%。
      17年1-8月累計輕卡銷量108.87萬臺,累計增速8.9%;17.8月銷量11.96萬臺,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2.2%。

      著換車周期走過,近期的上游投資景氣回升,重卡和牽引車等更新需求增大,重卡結構性走強。去年9月國家出臺整頓運輸市場的政策,嚴重壓縮運力,導致運輸車型大型化趨勢加速,投資巨幅增大,對市場的卡車需求較強。
17年8月的中重卡基本都是同比16年8月高增長的狀態,主力車企相對較好。今年的主力走勢分化,一汽8月走勢持平,月超強,東風下滑后走向平穩。

8 、輕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17年1-8月累計輕客銷量21.77萬臺,累計增速-6.5%;17.8月銷量2.77萬臺,同比增長0.5%,環比增長17.8%。。
      輕客企業的走勢相對平穩,近期走強明顯。由于輕客新能源的突破速度較慢,專用車的走勢也不是很強,因此輕客的市場壓力仍大,主要是16年的銷量回歸帶來的下滑較大,因此今年顯得相對稍好。
      圖表 7輕客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14年的輕客是好日子, 15年輕客走勢分化,近期的主力廠家銷量回歸務實。15年受到政策補貼等的干擾,沒有搞電動輕客的主力企業表現較差,16-17年的輕客進入全面調整期。隨著輕客的應對小型面包車安全管理的453號法規的影響淡化,輕客逐步回歸平穩,但高基數影響仍大。江鈴走勢超強,東風和福田較強。金杯、依維柯的8月走勢較16年不強。金龍和江淮表現較好。宇通的輕客有所回升

9 、大中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大中型客車與新能源走勢密切相關。17年1-8月累計大中客銷量8.14萬臺,累計增速-20%;17.8月銷量1.52萬臺,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22.9%。。
      17年的大中客市場走勢是歷年壓力最大的,1-8月增速書于歷年低谷,未來的壓力仍是較大,以此化解16年的19萬臺的超高銷量的透支。

      由于新能源補貼的促進,15年大中客市場賺錢很多,16年掙錢更多,但為拿補貼的轉移量不能有,因此高補貼帶來的17年壓力太,隨著電動車政策的逐步明朗。16年末宇通、福田和金旅等主力企業走勢很好。17年政策不明朗帶來的1-5月銷量暴跌局面。6月市場回暖,7-8月持續回暖態勢。宇通8月表現優秀,東風汽車和比亞迪等其他主力企業也是8月走勢大幅好轉。

四、乘用車市場運行表現

1、狹義乘用車各車系促銷走勢


      表 8乘用車各車系促銷走勢
      此價格是針對各自車型廠家指導價的終端變化特征。15年價格促銷出現大幅上升,16年競品促銷增速放緩。16年9月開始促銷大幅收縮,17年2-3月的促銷仍是總體穩定,新款上市暫時抑制促銷的高增長。17年8月的促銷增加較大,韓系和歐系促銷增加較大。
      8月新品推出分析相對較少,未形成有效增量。今年8月的車市新品數量相對平穩,自主的新車較多。

2、狹義乘用車各級別促銷走勢

      8月的各級別促銷出現一些變化,總體促銷力度平穩,高級別促銷增大,低端收縮較大。A00級從原來的促銷最大逐步收縮到促銷力度的較低水平,A0級受擠壓而促銷很大,而A級促銷持續增大占據促銷最大的地位。而B級和C級的促銷保持最小的水平。

3、狹義乘用車各類別促銷走勢

      從各車型類別的促銷走勢看,17年轎車促銷仍是力度超強的,由于轎車價格體系相對固化,近幾個月轎車主要是小幅促銷為主。
      SUV的價格體系較混亂,近期部分新車推出逐步接軌轎車,老車促銷與降價等走勢組合,SUV促銷力度也有大幅增長。
      MPV的促銷增量效果一般,8月促銷力度相對平穩,月末稍有收縮。

4、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國內零售表現

      圖表 9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表現
      此表用體現的是每一個細分類別占上一層級總零售量的比重,與包含出口和庫存變化的批發增長有所差異。17年8月的市場體現MPV弱趨勢特征明顯,轎車市場的地位處于逐步恢復的狀態,SUV走勢較平穩。轎車中的中高級別走勢較好,低端的電動轎車有所恢復。

      前期多功能車市場超強增長,其中近年MPV是中低端需求也有下降,A0級MPV表現逐步走弱,消費升級到A級MPV,近期新品也是在A級MPV推出較強。雖然17年MPV總體下滑,但MPV中高端近期較強。

      前期SUV則是A級火爆,隨后延伸到A0級,成為高端向下延伸的特征。近期出現消費升級較強的特征。8月的A0級SUV市場的需求占比小幅下滑,高端B級SUV產銷表現較強,A級仍是主力。

5、8月狹義乘用車排量小型化

      17年8月的1.4升以下小排量萎縮局面進一步加劇,增壓小排量增多。1.4升級以下車型的份額明顯下降,但1.5升和2升及增壓車型是同比增長較大,這也體現A級車和SUV市場火爆。同時1.6升的車型排量銷量下降較快,也是合資的老款車型逐步推動1.6升轉1.5升的轉變。自主小排量車相對受市場萎縮沖擊下滑的現狀。

      8月的1.6升以下車型的占比相對穩定,體現了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退出效果逐步減弱。相信未來購置稅優惠政策應該是漸進性退出,這樣才能相對穩健心態,形成17年相對平穩發展的態勢,化解17年乘用車市場嚴重低迷乃至負增長的壓力。

6、狹義乘用車各國別在細分市場零售表現

      17年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獲得巨大的份額增長,從56%上升到58%,而德系的SUV份額逐步穩定,韓系銳減,日系SUV走強,這也是巨大的反差。
      而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的份額保持在17%左右。17年8月的這種趨勢在改變,逐步依靠新能源車恢復在轎車的增長。
      德系在轎車份額提升到33%的歷史新高,歐系轎車在8月萎縮到2.4%的低位。日系轎車回暖態勢在17年持續,高于13-15年表現, 8月日系份額仍大幅走強。

7、廠家庫存大幅下降、渠道庫存壓力緩解

      自主品牌的表現相對優秀,8月批發增速8%、份額同比增長1%,零售增速9%、份額增長0.8%。歐系、美系和韓系的份額下降較大,也是自主增量的分流效果。 德系與日系的增長較猛,尤其是日系的增長與韓系的下降也有一定的關聯。

      17年年度份額看的自主品牌也是走勢超強,批發增速8%快于行業5個點,日系增速17%,快于行業13個百分點;而歐系和韓系的下滑相對較大,美系相對平穩,形成東方車系間的內部競爭。

      零售也是德系中速增長,自主和日系超速發展,韓系和歐美系表現稍弱。

1、17年8月主力車企批發表現較強

      17年8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的銷量貢獻度達到57,強于16年的的主力車企55的占比表現, 8月的中小企業表現較強。
      17年8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車企的增量分化,自主主力增速不快,二線企業增長較好,其中自主的吉利的增長超強,日系合資品牌的主力車企在8月的增量銷量排名較好,而8月丟量較多的是韓系和福特等合資企業。
      從17年的增量貢獻度看,減量的主要是二線合資車企和部分國企。17年仍是主力大車企的增量,自主的吉利和上汽、廣汽表現較強。奔馳這月的表現也是超強,豪車市場的潛力很大,主力豪車表現較強。

2、本月主力車企零售表現較強

      本月主力廠家零售增速較穩,南北大眾零售總體穩定,8月的自主的排名提升變化明顯。8月日系表現較強。
目前的增量主要自主的主力車企,吉利和上汽、廣汽、長城等,丟量的是前期的合資主力,合資的分化嚴重,大眾和通用增量偏低。

3、主力車車型批發的表現

      8月的車市銷量批發增量較高,主力車型的銷量貢獻度不大,8月前10名主力車型的銷量占比低于年度水平。17年的前10名主力車型中有宏光、H6和寶駿510、傳祺GS4等是自主品牌,但寶駿560退出。而從增量看,8月的SUV增量表現突出,MPV增量表現弱于前期。小型SUV的寶駿510等表現較強。
1-8月的丟量最大的是寶駿560和科魯茲,自主部分車型也是走勢較差的。。

4、主力車型零售的表現

      今年的主力車型的零售相對穩定,但轎車車型明顯

      本月SUV增量主要是自主A級強勢車型的寶駿510、博越榮威RX5等,主力車型的銷量占比較16年持平。丟量的是瑞風、長安、眾泰等前期的明星車型。今年的合資新款車型的表現一般

      17年8月的總體車市增速偏低,自主較合資的銷量增速仍強較多,17年8月的合資與自主的增速差距仍有較高的10個百分點。去年5-11月的合資逐步恢復,因此今年8月的自主增速超高于合資品牌主要是自主的市場表現較強。16年8月的合資增速高,但今年的低基數表現仍差,體現了自主的走強。
      14年8月以前是合資增速較強的特征,目前的自主較強特征并未改變。

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分析

1.8月新能源車銷量恢復

      在15年新能源車高增長后,16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調整規范發展的特征。16年1-3月新能源車快速恢復性增長,3月沖刺到2.7萬臺水平。隨后4月的6-7月環比增長速度放緩,但5月和8月兩次環比上月的增量都達到0.9萬臺,體現的增長的強勁動力。
      17年補貼目錄是每月一批,因此形成2月開始的目錄產品的產銷增長,而購置稅目錄在4月和7月發布,加之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在陸續發布,4月和7月的發布也較好,共同推動了5月和8月的兩輪較好增長。

2.新能源車的純電動占80%

      8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結構性走強特征。17年8月新能源乘用車車銷量達到5.3萬,總體同比增速73%。8月的純電動轎車89%的增速,體現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拉動效果。插電混動同比增速29%,較純電動差距縮小。

3.新能源車的級別趨于經濟型化

      8月純電動中的A00級電動車有2.4萬臺,同比增138%,占乘用車57%份額,仍是最大的市場。A級電動車主要是北京市場的拉動,因此去年的年初銷量仍較低,今年的8月的A級電動車同比增40%,環比7月增長17%,體現北京市場需求的平穩。

4.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變化

      目前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而16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17年8月仍較快發展。
      3月開始的A級電動車的限購城市表現較好,因此沒有類似經濟型電動車的政策影響波動的特征。但4-6月A級電動車沒有持續走強,7-8月的宋EV榮威RX5等帶來一定增量。
      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2月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3月的銷售進一步增長,4-5月高增長,6-8月相對高位穩定,體現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征。

5.新能源車交強險上牌數據

      17年的1-2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數據體現上海暫時超過北京,但隨著北京放牌,3-5月北京回歸領軍地位。1-7月北京的新能源車達到3.6萬臺,其中基本是純電車型。
隨著北京新能源銷量逐步超越上海,由此也決定了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模式是純電為主的特征,地方特色決定市場模式。廣東的插混和純電銷量近似,這也是廣汽和比亞迪的共同努力的效果。

1.8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新能源車市場的走勢較強,近期的節能與新能源車發展技術線路圖強化了混動的發展思路,提出混動的銷量要超越傳統新能源車,這也是值得關注的政策變化。我們也是把混動廠家納入考慮。16年的新能源車主要是民營企業的超強表現,眾泰、吉利、比亞迪的表現超強。而北汽新能源和江淮的走勢相對平穩。17年8月的新能源車廠家銷量分化,混動的穩定可持續增長也是值得關注的。

2.8月新能源車主力車型銷量增長較穩

      16年電動車銷量較高的是帝豪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