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每年的乘用車新車需求量基本保持在60萬輛上下,2021-2023年年增長率分別為-2.6%、6.6%、-5.7%,在正負之間起伏震蕩。但需求結構出現了分化:
1)傳統燃油車在逐年萎縮,去年燃油車需求量為24.1萬輛,究其原因,一是燃油車拍牌量縮減(同比-13.6%),二是燃油車換購人群減少(-22.6%),三是燃油車新品推出減少,導致燃油車全年需求量下降4.9萬輛,增長率為-17.0%。在上海燃油車市場中進口車占比已經達到21%,創歷年新高;SUV仍是主流車型,并且維持不變,在基盤中占近40%。
2)新能源車在逐年增長,新能源車需求量從2021年的25.4萬輛,增長到2023年的34.9萬輛,2023年同比增長4.0%;滲透率也從2021年的20.1%,連續三年上揚奔向2023年的59.2%,即在上海每賣出10輛新車,就有6輛屬于新能源車,滲透率居全國各省市之首。
不過,從2024年前兩個月的注冊量數據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在2023年達到頂峰后有所下降,為44.3%(見下表),這與冬季用電車不利、春節購車淡季有關,隨著后期新能源新車的不斷推出,新能源新車的再次火爆,也必將帶動其滲透率的提高。
在去年可查詢到的上海631個在售車型中,燃油車擁有60%車型數,銷售了40%的車輛;新能源車擁有40%車型數,銷售了60%的車輛。
從驅動技術看,上海車市雖然有從2023年開始對PHEV車不再送免費綠牌的規定,PHEV車銷量也于當年出現斷崖式下跌,滲透率僅為6.4%,但從今年1-2月數據看,PHEV滲透率又有回升跡象,達12.4%(見下表),說明消費者在換購新車時,雖然藍色滬牌在手,在考慮過諸多優點后,也有部分車主會主動購買PHEV新能源車。當前在上海購買PHEV,也有1萬元的補貼費和一張以示與油車區別的綠牌,新車上牌過程中名義上是有兩張牌。未來也可能有更多的再購車主會選PHEV,意味著用戶們對PHEV重拾信心也未可知。上海乘用車市場的這一動向值得我們研究。
在新能源車板塊,從車型上看,轎車是基盤,較受歡迎的仍是SUV,能占到六成,同時MPV車型也在提升,主要是2023年以來新能源MPV產品紛紛上市,為消費者提供了多項選擇,如騰勢D9、極氪009、嵐圖、傳祺E9等,今年別克GL8PHEV版也將上市,會帶來新的競爭版圖。
從昨晚文旅部發出的清明假日市場的旅游人數和消費數量來看,無論人均花費金額與人員涉及的廣度,都是歷年之最,由此可見人們享受生活的意愿在不斷增強。同理,人們購買MPV的意愿也在提升,為的是讓家人生活更愜意、滿意度更高。
今年春節過后上班第一天比亞迪率先打出了王炸的秦PLUS榮耀版,一時激起千層浪,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紛紛調價增配,這一輪的競爭,主要是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與傳統燃油車市場規模逐步縮小的矛盾、需求不旺和龐大的產能之間的矛盾,它們成為推動乘用車市場激烈價格戰的重要因素。這一輪價格戰又宛若去年三月價格戰的重演,但今年車企們更智慧、更卷了,從原先簡單的直接降價促銷,逐步演變成了多元化的產品定位下探、權益包裝等, 1-2月上海市場總需求量同比下降了7.5%,這也可以實證一些潛在用戶在持幣觀望,謹慎放單。
開年就卷,不僅卷價格也卷產品,據乘聯會統計,今年前2.5個月國內已經推出了131款新車,按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兩天推出“1款全新車和6款改款或換代車”。
從去年比亞迪秦PLUS冠軍版上市以來,市場上就出現了“油電同價”的呼聲,隨著動力電池成本的繼續不斷下探,新能源車企造車成本持續下降,從“油電同價”到“電比油低”,與此同時傳統燃油車企也智慧地喊出了“油電同智”,讓傳統產品過渡到智能產品,從注重產品到注重消費者,注重消費者需求,以求市場站穩腳跟。
到2023年底止,上海汽車保有量為547.9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乘用車為504萬輛,同比增長7.2%,而其中新能源車乘用車為126.3萬輛,同比增長42.4%。在保有量中,新能源乘用車占了1/4,即在街頭行駛中的乘用車中每4輛中就有1輛是新能源車,這在全國來說是獨此一份了。
總之,上海市場出現消費結構的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和個性化等特征;上海用戶的特征和需求的特征,也是全國市場和用戶的一種需求體現吧。
*轉載或引用本官網的原創文章,請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