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車展尤為熱鬧,150余量新車全球首發,超過100余場發布活動舉辦,點燃了汽車從業者以及普通用戶的參展熱情。對于廠家來講,這是秀肌肉的好時機、大舞臺,發布宏大的戰略規劃,放出硬核的技術大招,投放密集的產品矩陣。本屆車展干貨滿滿,仔細梳理車展前后各家品牌動向,總結出本次車展趨勢與發現。
發現一:全面轉型電動化數字化,all in新能源新時代伴隨著比亞迪在2022年3月宣布停產燃油車,其他車企在新能源的戰略陷入焦慮狀態,既想力保燃油車基本盤穩定,又想在新能源大力突破。經過一年的市場發展,燃油車繼續大幅下滑,新能源加速發展持續向好,這種剪刀差式的發展倒逼其它車企調整戰略,是時候到了全力all in的時刻了。從本屆車展亮相的新車來看,諸多廠家展臺是清一色新能源車,同時在新能源戰略持續加碼,一方面加速原有品牌未來新車的全面新能源化,另一方面加速推出更多新能源子品牌,用多個“全新新能源品牌”+“老品牌加速新能源化”的雙模式,來應對市場趨勢的巨變。當車市處于增量市場之時,各品牌彼此相對默契,基本保持在各自優勢領域持續放大長板優勢,形成了細分市場局部格局的固化。如今面對車市的存量市場,競爭環境急劇內卷,從局部戰演變成了全面戰,廠家不再堅守長板理論,理論上對于彼此來講,當別人不斷襲擊你的領地,你只有同樣去攻擊別人的地盤,才會緩解危機。我們看到,一向主攻SUV領域的長城亮相了首款MPV,一直未曾涉足A0級的比亞迪投放了價位不到10萬的海鷗,奇瑞在硬派越野市場連推數款新款產品。
混動將接力純電市場,領銜2023年新能源市場增速。從用戶需求角度來看,電混由于無里程、無續航焦慮,對于用戶的價值明顯。當純電困于充電、補能之痛時,電混便具備了顯著優勢,未來十年市場大有可為。
當下混動市場四面開花,足以與純電市場分庭抗禮,從供給角度看,廠家在插混、增程上布局節奏加快。如果說純電產品短期內無法替代燃油車市場,那么在價位上無限接近的混動車足以對燃油車形成致命一擊,尤其在10-20萬的主力價格段越來越多的混動出現,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發現四:緊鑼密鼓發布未來戰略,決戰沖鋒號已然吹響
戰略是車企應對未來的指南針,精準的戰略與嚴格的執行,將會指引車企越走越遠。本次車展,眾多廠家圍繞市場品牌、技術路線、充電補能等領域,發布了一系列未來戰略,這代表著他們面向未來的決心與準備。
當然回到現實,優秀的產品投放與宏大的戰略發布缺一不可,宏偉的藍圖需要有落地的產品來支撐,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向那些真正努力的汽車品牌致敬,他們當中終究會有人闖關成功。
市場正在瘋狂巨變,車展前后十年發生了開天辟地的變化,同樣的場館之下,已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中國品牌肉眼可見的成長起來,就如同當年窮人家的孩子,通過十年寒窗苦讀,十年職場磨煉,如今在政界商場逐步嶄露頭角。當下的中國產品在技術水平、產品性能、用戶體驗等多維度均呈現出了優秀的氣質與實力。如果你參加過三次及以上上海車展,一定會強烈的感受到這種巨大變化,自主品牌的成長之快讓所有人驚嘆,尤其是經過疫情三年的閉關修煉,自主品牌此番集體開掛表演,讓諸多外資品牌愈發焦慮,本次車展外國友人的參展也明顯增多,他們對自主品牌的產品重視度正大幅提升。發現六:合資品牌中國市場再出發,二線品牌煥發新生機過去幾年,面對國產品牌的快速崛起,合資品牌市場形勢每況愈下,甚至部分品牌不得退出中國,時至今日,合資品牌對中國市場既愛又恨,愛的是巨大的市場份額,恨的是越來越卷的競爭環境。但是百年汽車的發展,合資品牌的底蘊也是不容小覷的,在意識到問題與困難之后,他們也開始加入中國市場的大戰之中,通過全新的戰略規劃,塑造全新的產品形象,希望找回曾經的強勢地位。發現七:智能化比拼回歸理性,用戶體驗成為衡量新關鍵智能化是未來終極發展的方向,兩年前自動駕駛風口正旺,車企瘋狂在產品上堆砌各種高算力芯片、激光雷達等昂貴的硬件。無奈自動駕駛商業落地短期內無法實現,受制于成本制約,車企在智能化的比拼不再是不計成本的各種配置堆砌。而是回歸理性,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用最低的成本將智駕做好。
本屆車展,L4級別的自動駕駛基本未曾提及,介于L2致L3之間的“高階智駕”與“行泊一體”成為熱門。華為ADS 2.0發布,面向高速、城區、泊車全場景。百度發布全新升級的Apollo駕艙圖產品矩陣,推出使用純視覺感知就能在城市道路上帶給用戶連貫體驗的城市智駕。
造型是產品的臉面,一套符合主流審美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會極大提升產品競爭力,產品審美也在隨著時代逐步變遷,那些緊貼時代潮流,能夠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產品設計,注定會吸引用戶更多關注。
本次車展,明顯的感知到未來三五年,汽車的審美呈現出兩種風格趨勢,一種是科技風十足的造型,與智能化電動化時代主題相得益彰,或主打運動科技,或豪華科技,或簡約科技,這種風格在二十萬以上的新能源產品中具有很強的體現,另一種是充滿金屬味的越野風,通過夸張的造型元素,來激發用戶關注的荷爾蒙,以坦克、猛士、仰望等品牌新車為主。
發現九:新車價格回歸理性務實,價格戰深遠影響新車定價車市價格戰不容小覷,從新能源到燃油車的熊熊戰火已燃起,3月份迎來了一波小高潮,盡管大家都知道價格戰屬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對品牌會造成較大傷害,4月份熱度有所下降,不過從當前來看,價格戰已經演變到了新車上。這相當于從明戰變成了暗戰,本屆車展前后的新車在定價上更加理性務實,不少新車幾乎是壓著財務成本在打,從商業邏輯來看,這種大幅割肉的定價模式對于實力不濟的品牌來講無法走長遠,但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無法保證今天是否能活著,那未來又有何意義。發現十:場景化定義取代配置堆砌,成吸引用戶的關鍵價值配置在過去一直是廠家與用戶高度關注度的地方,廠家在配置方面的策略可謂花樣百出,新上市的產品一定要比競品配置更為豐富。這幾年隨著市場的變化,大家對配置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具象的場景應用成為當下產品賣點的主打模式。
在智能化時代,通過將車內外各個模塊聯動,形成一套精心包裝設計的針對具體場景下的功能組合,正在成為主流,這種組合模式要比單純的配置更有吸引力,也更能顯示出產品價值,可以極大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望。
發現十一:直播短視頻橫掃全場,流量爭奪白熱化
直播短視頻的傳播效果有目共睹,以往車展僅有少量媒體開啟直播逛車展,如今已是四面開花,既有無處不在的自媒體,也有廠家經銷商的小姐姐主播,在這種新時代的傳播之下,車展的一舉一動都能別無限放大。對于廠家來講,這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也許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件,經過層層傳遞會成為那只亞馬遜森林中煽動翅膀的蝴蝶,給廠家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也許一件未曾留意的小細節,也會像火遍全網的淄博燒烤一樣快速出圈。
最后,車展是一面魔鏡,可知興衰可預未來,不少曾經人氣十足的品牌已然銷聲匿跡,不少曾經人聲鼎沸的展臺現如今門庭冷落,面對電動化、數字化呼嘯而來的新時代,將會遵循殘酷的黑暗叢林法則,低級文明終將被高級文明消滅,想要活下去走得更遠,唯有與時間賽跑,大力提升技術實力,打造更強大的產品,才能不被市場的快魚們干掉。
來源:牛宇 乘聯會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轉載或引用本官網的原創文章,請注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