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乘聯會論壇】百年巨變之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
發布時間:2021-07-01 16:25:56    瀏覽量:2699次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光輝日子,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中國汽車行業也是經歷傳統燃油車時代的不斷追趕和努力,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很好的業績。百年中國汽車行業也正在意氣風發向著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汽車產業崛起的奮斗目標而邁進。

1、中國汽車產業規模大  


    2021年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319億元,同比增長25.7%,兩年平均增速為4.3%。其中,汽車行業占比總體消費的12% ,同時汽車與石油制品的限額以上單位零售占比40%,價值極其巨大。

    在總體社會零售中,近期限額以上的商品零售表現較強,這也是近幾年首次的扭轉,體現了汽車消費對總體大宗消費的促進效果很好的。

2、中國占世界汽車市場32%份額并不高

    中國汽車市場對世界汽車市場影響力極其巨大。2018年中國汽車占世界30%,2019年下降到29%,但仍具有絕對優勢。2020年回升到32%,一季度中國份額被歐洲超越。2021年1月中國份額大幅回升并創出新高。

    2018年中國汽車國內銷量2800萬輛輛,同比下降3%,銷量下降88萬輛輛,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76萬輛輛,中國銷量下降幅度超過全球總量。

    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5萬輛,下降206萬輛,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275萬輛,中國銷量下降貢獻度75%。

    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2527萬輛,下降48萬輛,相對于全球銷量下降1180萬輛,中國銷量下降貢獻度4%。

    2021年1-4月世界汽車銷量2750萬輛,其中中國汽車銷量874萬輛,增長52%,北美市場增長27%,歐洲市場增25%,亞洲其國家市場增26%,他南半球市場增20%,中國車市也是純正的貢獻巨大。

3、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占據世界半壁江山

    21年1-4月的歐洲新能源市場受疫情影響,較20年份額下降較大。近期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速弱于世界平均增長速度,20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較大反轉,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反轉,下半年暴漲,21年1-4月保持較強。

    而中國之外的世界其他國家的銷量走勢較強,波動較大。2020年年末的法國、德國平均增速都是翻倍之間,歐洲相對很強。增速較慢的日本、韓國等新能源市場增長速度也是一般。

    財政補貼自2017年開始明顯退坡,2019年加速退出,2020年后地方補貼退出。從2013年至今,工信部聯合其他部委先后發布多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通知文件,多次調整財政補貼標準引導市場走向:1)退坡力度加大。以150≤R<250km純電動乘用車為例,相比2013年,里程補貼標準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分別退坡5%、10%、10%、28%、52-70%、100%,逐年加大;且規定從2017起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50%,近期完全退出。這也使中國的新能源車發展是市場化的結構性轉型推動。

4、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產業鏈更強大

    中國是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大國。201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世界500余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余項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廠”,中國產品遍布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實現了制造業規模對發達國家的超越,這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規定的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國擁有全球最豐富最復雜的產業鏈條。輕工、紡織、石油化工、煤炭、鋼鐵、有色、汽車、船舶、交通運輸、物流、批發零售、電子商務等重點產業的產業鏈條比較健全。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全球化,中國的產業鏈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向生態化、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國際化以及多業態融合的方向發展。新興的產業鏈條不斷出現,傳統產業鏈條正在重構與裂變,催生出許多新的產業形態與市場機會。一二三次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工業化與信息化等加快融合。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協同程度不斷提升。大量企業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不斷提升供應鏈運行效率,適應產業與消費升級的需求。更多企業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對世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2018年,我國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等產品產量分別達18億部、3.1億臺、1.9億臺,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在70%至90%之間。

    2019年,中國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為9.96億噸。占全球鋼鐵產量的53.31%。

    隨著汽車的智能電動化轉型,中國汽車將有更強的資源傳導優勢。

5、電動車將是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的重大機遇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其產業鏈具有數量多、覆蓋面廣等特點。

    變局之一:隨著中國新能源車新勢力、美國特斯拉等崛起,互聯網、半導體等科技巨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部分OEM未來或淪為代工廠。

    變局之二:汽車產品屬性更加多元,汽車將成為軟件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一方面,電池、電機、電控將取代發動機,汽車動力總成面臨百年來最大變革;另一方面,智能網聯將提升對于整車感知、交互與決策的需求,傳感器、中控屏、芯片將成為汽車的核心零部件;

    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將由分布式向類似于智能手機的集中式架構進化。軟硬件解耦,既實現硬件標準化,又實現軟件可重復開發利用,大量減少內部冗余。未來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司機將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而車聯網技術使汽車隨時與辦公室、家、公共設施相聯,實現遠程控制。汽車將成為各種服務和應用的入口。

    變局之三:產業協同新機遇。當今汽車的產業協同更為重要,尤其是車路協同背景下,汽車帶動智能化新基建的發展。5G、北斗等產業快速發展。

    相信隨著中國的電動汽車高速發展,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中國汽車產業的百年之崛起的新機遇必然是汽車電動化,中國汽車也必然創造新的輝煌。(來源:崔東樹 乘聯會)


*轉載或引用本官網的原創文章,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