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車市概述
1月24-31日,乘用車零售52.9萬輛,同比下降32%,環比上周下降13%,較上月同期下降29%。乘用車批發67.1萬輛,同比下降5%,環比上周增長17%,較上月同期下降21%。
1.1月乘用車市場周度零售走勢
1月第一周的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5.8萬輛,同比增長6%,相對2021年12月的第一周增27%。
1月第二周的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6.3萬輛,同比下降2%,相對2021年12月的第二周增3%。
1月第三周的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8.6萬輛,同比增長28%,相對2021年12月的第三周增13%。
1月第四周的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6.6萬輛,同比下降32%,市場因春節而表現異常,相對2021年12月的第四周降29%。
1月全月的總體零售數據還沒鎖定,目前數據是全月209.0萬輛,同比降4%,環比降1%。
由于去年四季度的的生產改善明顯,供給充足,部分車型終端已加大促銷,是至2020年下半年以來最佳購車月,因此1月的零售回升較明顯,目前的回升速度較正常,與2021年的年初相比持續走強,也是較好的表現。
2021年底價格沒有出現明顯松動,大部分農民工在1月份才能返鄉,1月份仍將是一個購車的好時機,但近期散點式的疫情使個別城市的廠商和供應商工廠停產,也容易打亂當地市民的生產生活節奏,消費者線下進店購車受阻。由于連續幾個月終端價格同比2020年回收了不少,經銷商嘗到了利潤的甜頭,這年前的旺季,更不可能放過,因此銷售熱情很高。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購車代步出行的剛需效果更為突出,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輛的需求總體較好,電動車市場表現也較好。
2.1月乘用車市場周度批發走勢
1月第一周狹義乘用車全口徑日均批發5.2萬輛,同比下降4%。本周相對于2021年12月第一周的銷量下降2%。
1月第二周狹義乘用車全口徑日均批發5.7萬輛,同比持平。本周相對于2021年12月第二周的銷量下降16%。
1月第三周狹義乘用車全口徑日均批發7.5萬輛,同比增長22%。本周相對于2021年12月第三周的銷量下降6%。
1月第四周狹義乘用車全口徑日均批發8.4萬輛,同比下降5%。本周相對于2021年12月第4周的銷量下降21%。
目前1月廠商批發數據尚未鎖定,初步統計在207.2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環比12月下降12%。2022年春節前車企走勢相對較好,較去年提早進入節前高峰期。近一段疫情防控形勢下,國內外環境中不確定因素增多,上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車市增長壓力加大。
低庫存帶來的傳統車供需錯配問題仍需要一定時間調整。豪華、自主品牌訂單預留較多,燃油車由于銷量的慣性,仍然有增長的空間。由于2022年春節提前,催化備貨增庫存熱情,帶動批發增長。部分車企去年12月沖刺較努力,因此1月前兩周的開局不是很強。近期廠商出口持續表現良好,也拉動廠商銷量提升。
3.2021年中國占世界汽車份額33%
2021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汽車市場繼續保持持續低迷情況,但中國銷量回升較強。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車市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已經呈現反轉的態勢,歐美疫情影響的車市低迷,形成2021年世界汽車市場的復雜局面。
作為汽車芯片這樣的高壟斷行業,供給端應該有責任保護供給安全。此次的供給端事故將對中國供應鏈崛起帶來重大機會。
從世界范圍角度來看,以豐田和現代起亞為代表的亞洲集團表現相對較強,中國車企回升效果最為突出。2021年12月的中國汽車占世界汽車份額38%,1-12月份額33%,總體表現較強,這也是中國對應世界新冠疫情的工作較強,經濟社會恢復較快,呈現良好發展的特征。
4.2021年中國占世界新能源車份額53%
2021年全年全球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937萬輛。其中插混、純電動、燃料電池的狹義新能源車全球銷量達到623萬同比增長118%。中國新能源乘用車2019年的世界份額達到51%。但2020年受到政策環境與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世界地位下降到41%,歐洲超越態勢明顯。2021年全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53%,其中四季度達到60%,四季度中國新能源占比世界新能源六成的表現優秀。
5.2021年的自主品牌份額大幅提升
2021年新能源車自主品牌份額大幅提升,從2019年的38%上升到2021年44%,而且到四季度上升到46%的份額。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也已經達到整個乘用車車市15%份額。自主品牌傳統車是31%份額,但是自主品牌的傳統車在總體車市的份額也是呈現持續下降的狀態,所以自主品牌目前傳統車也是面臨一定的壓力。這也是豪華、合資與自主的傳統燃油車都是面臨相對較大的壓力。
自主品牌的傳統燃油車的均價都處于上升之中,這也體現了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獲得了良好的表現, 2017年自主品牌傳統燃油車的均價是7.6萬元,2018年是8萬元,2019年是8.7萬元,2020年是9.26萬元,2021年是9.76萬元。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均價提升,相對來說是比較快的,是跟上了行業總體的提升水平,呈現相對較強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