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政策方向——汽車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
為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商務部在春節之前再次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南》和《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經驗做法》,并介紹了各地區在2020年的成功經驗。在“指南”中,二手車有形市場也成為商務領域關注的主體,為消費者提供交易、納稅、登記、保險等“一站式”服務,將成為有形市場或經銷商今后的升級方向。二手車經營主體規模化、規范化、信息化是未來也是必然趨勢。指南中,除了直接點名“二手車”,《工作指引》還提到“開展汽車以舊換新”,“豐富汽車消費金融服務”等措施間接利好二手車市場。

熱點事件——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提速
為了實現2025年KPI,上海地方政策還提出了多項具體工作內容和保障措施,其中包括人才激勵方面,產業人才直接落戶上海,一度登上“熱搜”。企業方面,除支持上汽集團外,還引進其他“獨角獸”企業。配套設施的建設,也是本次“提速”的重點。配套設施不止充電樁,還包括交通信號燈、高清視頻監控、云網平臺等大量智能交通設施。

線上車源量變化——線上二手車短暫休眠
二手車的主要來源仍是置換,車主換購新車時處置的舊車直接影響二手車源量。2月份置換車較少,原因在于之前的12月至1月期間新車市場火爆,提前透支了需求。年初無論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有“等政策”的情況出現,既包括猜想中的財政補貼和購置稅優惠,也包括廠商讓利政策,消費者買車“等一等”將獲得更多實惠。春節期間,市場進入短暫休眠期也符合往年的季節行情。

各級別保值率——保值率呈現節日行情
隨著車源量縮水,以往占據市場主流的低價車型的價格普遍下降。二月份價格上漲的產品只有中型、中大型轎車,這其中又以豪華品牌為主。本月SUV二手車價格全面下滑,若將二手行情與新車對比,可以發現SUV高價的固有認知在二手市場并不成立。SUV保值率與轎車整體持平。MPV當中,低端的交叉型乘用車(微面)價格下降,高端乘用MPV得益于新一代產品的上市,關注度和市場價格都較高。

新能源車市場變化——牌照指標向純電動傾斜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同時也是調控政策,超大型城市的限購在短期內仍難以解除。前面提到地方促消費的經驗中,上海也有成功經驗,2020年增發了4萬個指標,并支持存量燃油車置換新能源汽車。本次新政延續了之前的思路,更加細化了在“增購”方面支持純電動車,限制插電混動。在“插電”和“純電”的技術路線選擇上,政策已經有所傾斜,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

不同類型新能源車保值率——電動車“硬件”價值下降
純電動車硬件的升級有所放緩,軟件的升級更加頻繁,且已漸成趨勢。目前車輛硬件在整車價值中的比重也逐步下降。二手車中,大部分車輛不具備整車OTA升級能力,這對純電動車的殘值影響更大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