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六月丁香综合在线视频,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
今天是:    
【乘聯會論壇】德國政府補貼電動車的力度加強
發布時間:2019-11-07 15:50:03    瀏覽量:2073次    

 

近日德國政府宣布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力度加大,這是德國和歐洲政府對新能源車的發展趨勢確認后的奮起直追,是很好的國際新動向。這也需要我們在政策驅動建立先發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政府與企業協力推動行業的轉型突破,堅定信念、凝結士氣,保護車企合理利潤,和實現產業鏈強國的目標。

 

1、德國新能源車的地位落后

德國政府計劃在從2020年開始的5年中將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提高一半,作為加快采用低排放汽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舉措。

根據路透看到的一份政府文件,德國政府計劃將電動汽車補貼從現在的每輛3000歐元提高至4500歐元,對于售價超過4萬歐元的車型補貼將提高至5000歐元。

德國政府高官和汽車行業高管將在當地時間周一晚間的一次會議上討論這一計劃。

除了補貼之外,德國總理默克爾周日表示,預計到2030年,德國將擁有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

德國政府希望在2030年前讓1000萬輛電動車上路,這是德國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方面被認為落后于美國和中國等競爭對手后做出的努力。

早在2010年,德政府就制定了到2020年在德國道路上有100萬輛電動車行駛的目標。不過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初,德國上路的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僅有42萬輛,離100萬輛的目標還差得很遠。

 

2、德國車企發展新能源

據媒體報道,德國主力車企都是努力發展新能源車,以改變柴油化線路調整后的被動局面。

大眾目標是到2025年,年產200-300萬輛電動汽車,EV占總銷量的20%~25%。推出50BEVs30PHEVs,電池需求超過150GWh。

寶馬目標是2019年累計5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占公司總銷量的15-25%

奔馳目標是到2022年,所有車型都提供電動款,2025年全球產銷10萬輛,占比15%-25%,到2030年,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全球銷量,將有一半以上為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動)

對于歐洲車企來說,調整到電動車線路是巨大的挑戰,由于歐洲缺乏電池和其他相應的電動車的配套資源,以及市場環境相對規模較小。歐洲車企將為此付出更加巨大的努力,歐洲國家也為此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跟產業鏈的布局。

 

3、中國新能源先發優勢

中國在發展新能源車中應該說政策相對堅決,線路清晰,取得一定的效果。

尤其是中國努力發展新能源車配套的電池等資源,形成了開始以客車為主導的發展新能源車的線路,雖然客車為主導的線路對技術提升不大,但是對電池等產業鏈的拉動效果極其突出,形成了優秀的電池企業,這為新能源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雖然目前的中國的客車、專用車等規模較大,但未來新能源車發展核心的突破仍然是乘用車。因此中國和歐洲的競爭主要還是乘用車的競爭。目前中國的乘車產品數量相對優秀,產品的技術和設計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

因此本次進博會,習主席提出以更大力度的對外開放,這對新能源車發展有很好的融合促進作用。尤其是特斯拉國產化的鯰魚效應,將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帶來巨大的促進。

隨著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推進和特斯拉的進入,豪華車市場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歐洲豪華車企也必須應對中國市場的新變化,形成未來幾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全面而充分的激烈競爭。

 

4、對新能源車的政策支持應該堅持

中國對新能源車發展給予的政策支持應該是全方位的,而且時間較早,規模較大,但近期退出相對較快。

面對德國政府新能源車的補貼促進政策,我們也應該考慮適度增加對新能源車的促進,尤其是在相關領域和市場推廣方面,可以新能源車有更好的一個發展的機遇。

由于我們的新能源車技術水平相對提升較快,出租、網約等市場應該說達到良好的效果,而且這類產品應該是自主品牌相對優勢區域,因此加大市場和補貼力度的支持,應該說對自主品牌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意義。

在私人消費領域,目前對使用和充電環節的支持仍然不足,尤其是對成本敏感型用戶,還沒有有效的措施拉動。反而是成本焦慮和安全焦慮等加大,不利于新能源車走向普通家庭和入門級用戶。這也是自主品牌的優勢區域,應該有充電、停車、過路過橋等更多的優惠政策支持。(來源:崔東樹 乘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