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汽車貿易戰中的“做活、做實、打入、打劫”圍棋術
2017年特朗普施政以來,“美國第一”方針始終成為了美方在處理中美兩國經貿關系的主旋律。兩國貿易戰從遭遇戰發展到陣地戰,如果新的3000億美元商品25%關稅成真,那么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將正式進入到持久戰階段。
與針對華為“不準賣、不準買、不準使用、不準參與”的追殺戰不同,汽車產業方面,則是整條貿易戰線上,戰火不那么惹目的戰場。在互相“絞殺”的情況下,粗略評估,美方整車的損失較大,且牽涉到在美設廠生產的德、日車企對華出口。2018年中國從美進口整車19.01萬輛,同比2017年下降35%;而中方則是汽車零部件出口受挫。2018年中國對美出口的汽車零部件規模為1049.47億人民幣,如按6.8的匯率折算,則相當于154.33億美元,比2016年、2017年167.5億、170億的規模減少7.86%和9.17%。但這種影響絕非單方面的。“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在華設廠的美企SUV出口返銷美國也被同等加稅,且申請豁免未批。同時美國汽車零部件出口中國也遭此命運。
不過對這種互有殺傷效果的廝殺還得具體分析。首先,對整車的影響是可能僅是暫時減少投資,因為外企不可能離開中國這個大市場。但對汽車零部件而言,影響似乎更大一些。如果美國對ADAS系統中的芯片,以及操作系統采取某種程度的“禁運”,就有可能直接影響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還拉黑了我國不少汽車初創企業和相關高科技企業,禁止美國企業與其來往,企圖封殺。這就從貿易戰延伸到了科技戰。美方又開辟了第二戰場。
另一方面,加稅之后的中國出口汽車零部件將會給美國的車企前裝和售后經銷商、消費者帶來成本和消費支出的增加。尤其是前裝市場,每個零部件能獲準進入SOP通常需要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產品認證,所以直接切換供應商難度很高,而且會給車企和Tierl系統供應商帶來極大的麻煩。以特斯拉為例,其有五、六十家中國供應商,涉及幾十個關鍵汽車零部件和系統總成,要是因為加征了關稅,到哪里去尋找這么多優秀的供應商!同時,到了今年年底,Model 3本地化生產,雖然能躲過進口關稅,但所需要的美國零部件依然要從美國進口,那么這筆關稅又讓誰來承擔!當然,這可能迫使馬斯克在中國當地進一步尋找新的供應商,倒霉的是在美國的零部件企業。在這場貿易戰中,雙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特朗普的一廂情愿是“制造業回流”,結果是生意外流。他的商人算盤是中國汽車關稅最好降為零,然后車企遷至美國生產,再出口中國,達到所謂貿易平衡。哈,天下那有這等好事!
那么有何對策呢?毋需多言,第一條就是自強不息,加強核心競爭力,比如比亞迪2005年開始研發的1GBT,目前已獲得授權專利114件,已實現車規級的大規模量產。從今年6月開始,每月產能達10萬片。這是屬于圍棋下法中的“做實”,就像任正非所說的“備胎轉正”。
與此同時,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開發沿線國家市場。2018年的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了8.37萬億元人民幣。今年第一季度僅上海關區海通碼頭,就向其沿線國家出口汽車4萬多輛,增長40%。這個地區沿線有65個國家,45億人口,因此潛力空前,這在圍棋中叫“做活”。另外,對于進口不同國家的同一種產品,比如汽車,可以采取不同稅率,以示區別對待。這也是“做活”。
當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還應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和膽略,直接深入美國腹地建廠,就像比亞迪那樣,把電動大巴廠建到了加州的蘭凱斯特,享受美國的低成本用地、用電、稅收、貸款等,而且訂單不愁。這就叫“打入”。
同時,對于對中國斷供,或進行要挾的美國企業,則將其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暫時中斷貿易往來,以觀后效 。另一方面,中國還將列出“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對重要技術和資源進行出口管制, 這在圍棋中稱之為“打劫”。
總之,應對特朗普的貿易戰首先要做好持久戰準備,其次要以我為主,做實自己。其余均可因時、因地、因事制宜,“做活”整盤棋局。(來源:久陵 乘聯會)
*本文作者系乘聯會專家,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