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新中國最早實行私家小客車牌照有償拍賣的大城市之一,也是至今仍在堅持有償拍賣的大城市。
上海實行私家車牌照拍賣,始于上世紀的1986年。那年中標牌照統一使用“滬A-Z”號牌,“Z”為自備私家車的第一個拼音字母,意在與公車相區別。一輛掛“滬A Z0001”號牌的凱迪拉克小轎車,開了上海乃至新中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私家車先河。
為滿足少數富人追逐“吉利”號牌的心理欲望,1992年,上海試行了一次所謂吉祥號碼的14張“滬A-Z”牌照的競拍,起拍價2萬元,這14張號牌均在競拍中告罄,總金額高達224.8萬元。其中一張“滬A Z0518”號牌(注:518的諧音是“我要發”)競價尤為激烈,經多次競價,最終以30.5萬元被一位蘇姓人士收入囊中,蘇姓人士將“滬A Z0518”號牌掛在奧迪豪華轎車上。據悉,“滬A-Z”號牌總共發了2000多張。
上海較大批量私家小客車牌照的拍賣,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1998年初針對本地產桑塔納轎車,1999年底增添本地產別克轎車,2萬元起拍。如要購買非滬產的國產車和進口車,仍須參與10萬元起價的競拍。此舉遭國內其他廠商和不少輿論詬病為“地方保護”。
千禧年(2000年)初起,上海調整政策,對私家小客車牌照額度,實施無底價投標競購,每月一次,中標者可購買國產小客車。這項政策,被眾多傳媒叫好,贊上海主動“拆圍墻、破地方保護”。中國正式加入WTO后的2003年起,國產車和進口車上牌額度一秉拍賣,中標者可選購任何品牌小客車型,不分國產和進口,開放度進一步擴大。
此后改進的私家車號牌“無底價投標競購”,理論上最低100元就能拍得一張牌照,實際上中標價卻扶搖直上。為有效引導競拍者理性出價,2013年4月起,再次修改拍牌規則,且增加額度投放量,增設首次出價階段“警示價”,此舉有效抑制了拍賣價不斷飆升的勢頭,至今每月的平均中標價沒有突破10萬元,已經持續了5、6年之久。
上海實施“限牌調控、適度放開、有序發展”政策,最終贏得用戶理解,社會認可。光陰荏苒,30多年后,至2018年底止,上海掛有滬籍牌照的私人小汽車302.17萬輛,占滬籍汽車保有量的76.81%;對非滬籍號牌小客車,也采取十分包容態度,上海居民和外地長期來滬打拼的新上海人擁有的非滬籍號牌小客車200萬輛,滬上私人小汽車擁有量已經突破500萬輛。(來源:張伯順 乘聯會)
*本文作者系乘聯會專家,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