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
新聞詳情
在美國,商用卡車分類是根據車輛的車輛總重量等級(GVWR)來確定的。該等級范圍為一共有八個等級,其中1-3級為輕型卡車,4-8級為中型卡車,7-8級為重型卡車。 北美卡車分級標準
其中1-2級主要是美國典型的私人用皮卡,多采用汽油發動機,后輪單胎。
“伴隨著我國經濟上行壓力加大,目前我國專用車行業的發展也遇到了暫時性的困難,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結構調整任務緊迫,產業升級勢在必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前不久如此表示。 據了解,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商用車行業在創造歷史產銷高點之后突然減速,多年累積的問題所導致的不良后果也逐一顯現。和以往專用車行業依靠投資和經濟刺激政策的拉動迅速恢復不同,此次專用車行業下滑幅度大、歷時長。王俠表示:“政府主導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漸行漸遠,刺激和拉動政策將主要是局部的、微觀的。中央放慢發展速度,進行轉型升級的決心非常堅定。” 短短幾年,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專用車園區、基地、集群、產業集聚地等,專用車行業出現了因盲目投資導致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王俠指出,“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新的項目無疑是最有效的載體和抓手,問題是如何判斷和評價這個項目,地方政府必須要有一套科學的考評體系,而不能盲目地為了招商引資而招商引資。” 王俠表示:“產業升級的動力嚴重不足的現狀告訴我們,只有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才能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解決‘大而不強’、受制于人、核心技術空心化等困擾我國汽車行業多年的痼疾。”事實證明,依靠大量消耗資源、廉價勞動力等換來的高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但是每一次經濟滑入低谷之后,產業發展同樣會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為了滿足新形勢下市場新需求,專用車企業需要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品種以及應用最先進技術,才能打開市場“藍海”。王俠建議,“專用車產品通過結合輕量化技術、新能源技術、智能化技術和車聯網技術等新的技術潮流,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從而打開新的盈利空間。”
北京懷柔福田戴姆勒工廠,威風凜凜的歐曼GTL重型卡車,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輛下線,卻依然趕不上訂單的增長速度。今年以來,走出低迷行情的國內商用車市場,福田汽車依然強勢領跑,全年福田汽車產銷將超過66萬輛,遙遙領先于東風汽車等國內競爭對手。連續保持全球商用車銷量第一的福田,已經邁入從數量增長到質量躍升的新階段。 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輛歐曼GTL重卡在懷柔下線 福田戴姆勒汽車歐曼二工廠的總裝車間裝配線,是全球最繁忙的裝配線之一。這條總長556米的總裝生產線,是國內車企最長的總裝線,自動化率達到60%,儀表臺、頂置文件柜均采用機械手安裝,裝配精度更高質量更穩定。而為歐曼GTL打造超強車身結構件的沖壓生產線,更是全封閉自動化運行,整體生產線只需要10名工人,千件車身結構的質量缺陷由生產線升級前的28.7個驟減為17.6個。車身焊裝線上,忙碌的全自動機器人個個是干活又快又好的能手,確保53個關鍵焊點的高精確度。精益化的生產模式下,歐曼GTL產品質量足以與國際一流重卡比肩,內部噪聲控制在60分貝以內。 目前,福田汽車已在北京、山東、河北、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區完成全國產業布局,17個智能化制造中心均采用全球領先的生產設備和技術,以世界級標準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福田汽車高端產品競爭力凸顯,中重卡銷量93433輛,較去年同期上升33.5%,高于行業增長幅度19.7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達到11.8%,較去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懷柔也因此晉升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重卡生產基地。 說起歐曼重卡的技術含量,歐曼二廠總裝部部長沈艷利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自豪:“從懷柔駛出的重卡,都采用了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擁有廢氣再利用、天然氣合成油、新型材料車架、智能控制遠程服務四類六大核心環保節能技術,是以出口歐洲市場為標準打造的國際車型,能夠達到歐Ⅳ、歐Ⅴ排放要求,并具有升級歐Ⅵ的潛力。”沈部長表示,未來,它們當中的70%將走出國門,駛向全球。 據悉,為給重卡生產搭建上下游產業鏈,懷柔正在引進全國3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入駐,在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同時,還可為華北地區的汽車廠商提供零部件服務。此外,福田物流、北汽控股零部件產業基地等環保型、無污染配套項目也將相繼啟動。懷柔區汽車制造業規模正在迅速擴大。
近日,論壇一位卡友放出了中國重汽的工廠內部照片,上面清晰的拍攝到了中國重汽皮卡的下線照片。據卡友說這是中國重汽的第一輛皮卡下線,大家趕緊圍觀一下吧。
通過諜照來看,此款皮卡延續重汽一貫秉承的中規中矩和扎實的感覺,整車外觀仿美式皮卡,沒有什么大的亮點。
剛剛過去的2013年,想必大家對霧霾天氣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從年初到歲末,霧霾好似幽靈一般揮之不去。這一年中,各家客車企業都積極推銷自己的“綠色環保”產品,節能和清潔能源客車成為2013年絕對的主角,而黃海綠色環保客車早已遍布全國,在2013年聲勢浩大的“綠色風暴”下顯得從容不迫。如果說見微知著能夠趕上未來的趨勢的話,那么未雨綢繆就會提前占得先機搶得市場,黃海無疑屬于后者。 回顧黃海客車2013年的表現,可謂多點開花,熱點頻頻。石家莊411輛天然氣公交大單開啟了黃海客車綠色環保新征程, 比起其他競爭對手,可以說黃海在燃氣客車市場早已“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在校車市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三年一萬輛的目標讓整個行業為之一振;在備受矚目的全運會賽場,黃海客車成為了服務保障車隊中最靚麗的“明星”,黃海品牌完美升級。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黃海客車在天然氣領域的研發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黃海天然氣公交就成為國內大型清潔能源客車的“領軍者”;2006年,黃海“聯姻”以生產天然氣客車聞名世界的德國MAN公司,引進低地板和BRT技術;2010年,隨著天然氣加氣管網城市的不斷增加,黃海再次抓住機遇,創造性地開發出國內第一款大型天然氣城際公交,完成系列化擴展。。 2013年7月,黃海校車讓整個行業為之一振,開創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校車模式。遼寧省教育廳、中國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北京中興恒和衛星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遼寧省確定為全國校車安全北斗服務示范基地,通過建立規范的校車服務公司、北斗衛星網絡監控數據平臺等,為遼寧省校車的安全運營提供信息化、規范化服務,推動標準校車的全面普及 目前,黃海校車已形成了6米到10.2米的全系列產品,可滿足不同座位需求的用戶。產品有多項專屬設計,可靠性高,堅固耐用,維修成本低,并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等省市地區均形成批量銷售,市場口碑越來越好,黃海校車已經成為中國安全校車的典范。 除了在燃氣客車和校車市場上的強勢表現外,2013年全運會是對黃海客車而言一次全方面檢驗,品牌升級堪稱完美,吸引了無數國人的目光。
2013年12月25日,三農宇通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經濟總部項目在湖南長沙低調開建。這個位于東十路的施工工地,占地55畝,建筑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工程周期為一年半,建成后將成為宇通客車華南地區的銷售總部。 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1億元,創利稅1500萬元。三農宇通公司將負責宇通汽車在華南地區的售前咨詢、整車銷售、維修、配件、金融服務,并在長沙形成完整的產品研發與服務、產品的原地更新、配件和附件供應以及網絡信息服務體系。 據了解,三農宇通項目于今年7月敲定,由鄭州宇通客車與長沙市三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宇通公司出資1400萬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70%,長沙市三農科技則提供土地和另外30%資金。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