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在以“大數據”“智能制造”和“無線網絡”為代表的新技術范式影響下,世界汽車產業通過與新型可再生能源技術、新型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融合,其產業格局和要素配置正發生解構、重塑和革命性變化;汽車產業技術變化趨勢映射新技術革命特征。趨勢發展變化表明,經過數十年的積累,汽車科技蓄積了實現群體性突破的巨大能量。隨著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跨學科技術不斷涌現,汽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分界線越來越模糊,進而導致汽車產業技術競爭的焦點呈現不斷前移的跡象。技術競爭焦點前移對汽車企業技術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提煉技術發展需求、掌控技術發展規律,進而把握技術創新路徑,成為新形勢下汽車企業探尋技術創新路徑的重要課題。分析認為,在產業競爭焦點前移背景影響下,汽車企業要實現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開拓注重技術預見、加強基礎研究和推進開放式創新等新路徑。
1 注重技術預見
技術預見是通過對科學、技術、經濟、環境和社會未來進行探索,遴選可能產生最大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戰略研究領域和通用新技術的創新方略。汽車產業推行技術預見,必須具備5個特點:首先它對汽車未來探索過程必須是系統的;其次,技術預見著眼于汽車產業發展遠期未來,時間跨度一般為5~30年;第三,技術預見既包括對汽車科技機會的選擇,也包括對經濟、社會相關需求的識別;第四,技術預見的主要對象是“通用新技術”,即處在汽車產業競爭前階段時貢獻潛力最大的新技術;第五,技術預見不僅關注新技術對經濟的影響,而且更關注新技術可能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技術預見對于汽車企業的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指導作用,指向性強,能保證汽車技術創新符合時代發展規律。在技術預見前期,確定面向高科技產業群技術預見的目標和任務。在技術預見中期,對技術現狀趨勢以及社會發展對科技的需求進行系統研究;了解挖掘產業急需的關鍵技術和前景良好的通用技術;確定高技術產業群所屬的技術領域。在技術預見后期,建立技術預見數據庫;依據技術預見結果,結合汽車科技政策和規劃戰略,制定出目標更為清晰的汽車產業科技發展路徑圖。
2 加強基礎研究
汽車科技競爭點已前移到基礎研究?;A研究作為汽車企業技術創新的先導和源泉,它對汽車企業發展起著基礎支撐和前瞻引領作用。當前,世界汽車科技發展新的特點是基礎研究在推動新科技革命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礎科學的重大發現往往帶動新的技術變革。全球科技格局發生新的變化,基礎研究在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中的地位更加凸顯。能源、環保、電子、信息、超導、材料、納米、生物、航天、航空、軍工等眾多領域的最新成果大量用于汽車,以基礎研究為支撐、以科學發現為源頭的科技進步模式,體現了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密切聯系、高度銜接、有機融合的發展趨勢。
國外主要汽車企業已意識到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企業技術研發投入重心已前移至研發鏈的基礎研究和前瞻技術環節。例如大眾汽車集團研發費用主要投向旨在提高產品性能的節能、安全和環保新技術及新能源汽車板塊;豐田汽車計劃繼續將研發費用中的大部分資金用于前瞻性、先導性技術和更加環保、節能和安全的產品開發。豐田汽車認為,向基礎研究領域投資,可保持公司技術和產品競爭優勢。
3 推進開放式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和產業競爭焦點前移背景下,僅僅依靠汽車產業內部資源進行創新,已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及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開放式創新正在成為汽車技術創新的主導模式。開放式創新核心理念是不再區分創新是來源于學科領域內部還是外部、是應用于行業內部還是外部,不僅僅把創新的目標定位在傳統汽車研發和經營上,還通過積極跨界尋找技術伙伴、委托研究、戰略聯盟以及風險投資等商業模式來獲取創新思想和新技術,以最小成本和最短時間實現創新價值。開放式創新是各種創新要素互動、整合、協同的動態過程,要求技術創新主體、知識創新主體及創新資源之間建立緊密聯系,形成具有互補性的網絡體系,以實現創新要素在不同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共享。
開放式創新模式可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共同發展的產學研技術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快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進程;建立服務各層面的競爭前技術服務平臺,實現知識資源共享,形成創新活動的有效分工與合理銜接。通過參與世界汽車領域的合作與競爭,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充分吸納和及時分享全球汽車科技成果和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