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
從剛才您發布的數據來看,經濟形勢好于預期,請您分析原因。您如何看待1-2月份整體經濟運行情況。
毛盛勇:
從數據來看,當前生產有所加快,消費比較活躍,價格總體平穩,就業繼續向好,國民經濟運行起步向好,總結起來有三個特點:
第一,消費升級引領作用不斷增強。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從消費業態來看,網上零售額增速超過37%,比上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線上帶動線下、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從實物消費來看,高品質的消費像化妝品和智能家電都保持比較快的增長。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很主要的一個貢獻來源于汽車類的消費增長加快,這一方面是汽車銷售量的增長,但更重要的是平均單價上升比較多,這說明汽車的需求在更新換代、結構在升級。服務類消費也在加快增長。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人數同比增長12.1%,實現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6%。春節期間電影票房增長同比超過60%。
第二,新動能支撐能力不斷提升。新動能有兩塊:一塊是傳統的動能在加快改造升級,兩年來,在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一些落后的產能逐漸退出市場,實際上為優質產能騰出空間,傳統的行業、傳統的產能在持續提質。另一塊是新興動能在加快成長,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持續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還有一些新產品,像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超過25%,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超過178%。新動能的成長有利于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也有利于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件不斷累積。從民生來看,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位于低位,低于5%,比上年年末包括上年同期均有小幅回落,這也說明就業的狀況持續向好。我們還可以看一些結構指標。從產業角度來看,二三產業更加協調發展,二三產業都有所加快。從需求來看,內外需求也都比較活躍,反映內需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2個百分點;出口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今年1-2月份還增長了18%。從區域來看,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速度上總體要快于全國,也快于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也在繼續回暖。區域結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的協調性在增強。還有,從生態環保指標也可以看出來,1月份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優良天數的比例為6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6個百分點,特別是北京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6%,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1-2月份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其中有些指標的變動有春節等季節因素的影響。另外,1-2月份在全年整個經濟規模中占的比重比較小,所以要鞏固目前這種向好的勢頭,還需要全國上下繼續努力。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國際在線記者:
我們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增長目標是6.5%左右,但是和去年相比并沒有“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成績”的表述。另外,剛才你也提到城鎮調查失業率,今年提出的目標是要控制在5.5%以內,但是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基本上是在5%左右。這兩個變化是否意味著今年的經濟增長還有就業的壓力會更大?謝謝。
毛盛勇:
謝謝你的提問。通常觀察宏觀經濟形勢,主要看四大指標:經濟增長、就業充分、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經濟增長率和就業是其中很重要的指標,二者的相關性很強,一般來說如果經濟增長好,企業就會擴大生產,增加投資,就業崗位就會增加,失業率就會下降,反之亦然。經濟學上有一個“奧肯定律”,描述失業率和經濟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實際上,我國的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從2012年開始,16到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盡管有所減少,但是勞動年齡人口的規模總量仍然超過9億人。全部就業人口規模是7.76億,其中有2.8億多的農民工,就業總量很龐大、流動性很強,特別是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尤其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們國家推進結構調整的攻堅期,新動能快速成長創造了新的就業,但傳統企業在進行調整也會擠壓一些崗位,包括重化工比重比較高、去產能任務比較重的地區,就業壓力也會比較大。所以就業總量的矛盾和結構性的壓力都存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不斷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運行一直保持在合理區間,過去五年經濟平均增速是7.1%,由高速增長逐步換擋為中高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過去5年每年都在1300萬以上,累計超過6600萬。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這樣比較低的水平,就業一直保持平穩,而且是穩中向好,這樣對于一個接近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來講,實現這樣比較充分的就業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提到今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6.5%左右。一方面來講是可行的,為什么說可行?從最近這幾年來看,中國經濟運行的平穩性增強,過去五年GDP的增長速度最低是6.7%,最高是7.8%,波動性與過去相比是明顯減小,特別是最近十個季度都在6.7%到6.9%之間。經濟發展的內在特質決定了經濟運行的平穩性在增強,從這個角度來講,實現6.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是有條件的。另一方面從必要性來看,中國完成“十三五”目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兩個很重要的指標,一個是GDP的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還有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要比2010年翻一番,都是用2010年的不變價格。經濟總量要完成這個目標,今后三年GDP年均增長6.3%以上就可以,收入只需要年均增長4.7%以上就可以了。從這個角度來講,6.5%左右的增長速度與實現翻番目標是銜接的。當然更重要的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努力提高和改善民生,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6.5%左右的經濟增長是按照保障就業的角度設置的。2018年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創紀錄達到820萬,還有500萬左右的中職畢業生,還有大量去產能行業的轉崗人員,還有農業轉移人口要在城市就業,所以總的來講就業壓力比較大。
但是,我們看有一個很好的條件,我們這幾年在持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特別是服務業發展比較快,經濟結構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2017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51.6%。服務業是就業的蓄水池,所以服務業比重提高了,整個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就會提高。據測算,從2000年-2008年,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非農就業就是二三產業的就業增加100萬左右。2009年-2012年就業彈性上升到140萬左右,2013年-2016年進一步上升到180萬左右。也就是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帶動非農就業180萬左右。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服務業的加快發展,整個經濟發展的就業彈性在提高,穩定就業對經濟增速的依賴性在減少。所以6.5%左右的經濟增長可以基本穩定好社會就業,在此基礎上,引導各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放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
從1-2月份經濟數據來看,經濟開局較好,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在延續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是有條件的,也是有信心的。謝謝。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9.7%是名義增速,實際增速是多少?第二個問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名義增速是連續兩個月達不到10%,上一次這種情況發生是2003年,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費零售額增速的放緩?怎樣看待今年個人消費的走勢?謝謝。
毛盛勇: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9.7%,這是一個不低的速度。我們要比較速度的話要跟上年的1-2月份比,因為要剔除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跟去年1-2月份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速度是加快0.2個百分點。實際增速跟去年大體相當,因為今年和去年相比物價指數稍微上升了一點,但是名義速度也高了一點,所以實際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應該是大體相當。
今年為什么還加快了0.2個百分點,我覺得有幾個原因:第一,居民收入增長在加快。消費是收入的函數,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比上年加快1個百分點。第二,網絡消費增長速度在加快。1-2月份,網上零售額增長37.3%,比上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第三,從1-2月份來看,汽車類商品的消費增長比較快,增長了9.7%,而上年同期是下降1%,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也分析了一下,汽車類商品消費增長這么快,一方面是量有一定的擴張,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平均單價在上升,這實際上也反映了很多居民在汽車消費上升級換代,這也是消費結構升級的表現。
至于你講的第三個問題,全年來講,因為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居民收入保持比較快的增長,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在這種大的環境下,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貢獻在不斷提升,這是一個基本的態勢。全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消費能夠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1-2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積繼續減少,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增長,但是在2月份剛剛公布的1月份房價當中,我們也看到一線城市房價開始回落。有分析說,不僅是房價包括房地產投資增長的拐點已經出現,您怎么看?另外,房地產投資開發增長您覺得接下來會保持什么樣的發展態勢,還會保持現在這樣的高速增長嗎?
毛盛勇:
謝謝你的提問,這兩個問題大家也都比較關注。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1-2月份房地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包括去年全年還加快,第二個問題就是今年的趨勢。
1-2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9%,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比全年也是加快的,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滯后因素。2017年土地成交額增長比較快,土地的成交價款接近50%的增長,土地成交面積也增長較多,當年有一部分就會開工,還有的是后續開工,所以土地成交是下一季投資的先行指標。第二,成本因素。除了地價上升以外,原材料的成本、人工的成本還在上升。第三,預期因素。現在商品房成交面積在去年高位的基礎上有所回落,但是全國整體來講商品房的價格還比較平穩。這三個因素支撐了房地產開發的投資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比上年同期略有加快。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控,房地產市場包括房價整體比較平穩,房地產投資也保持比較合理的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在過去大幅增長的基礎上盡管出現回落,但還是保持了一定正增長。從下一個階段來看,按照中央提出來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本定位,加快推進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政策的落實落地,再加上前期土地的成交面積還保持一定的增長,同時,一線城市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還會有計劃地推出一些土地的供應,房地產投資應該會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但再繼續大幅上漲難度比較大。當前,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設在不斷推進,下一步房地產市場有條件保持平穩健康的發展。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前一段時間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統計公報,里面提到了居民恩格爾系數,2017年是29.3%,圍繞這個系數大家討論了不少,有的觀點認為我國已經進入了富足國家行列,請問發言人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謝謝。
毛盛勇:
謝謝你的提問。恩格爾系數是一個經濟學的名詞,是說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用于食品煙酒的支出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2017年中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是29.3%,確實降到了30%以內,比2012年回落了3.7個百分點。為什么恩格爾系數會出現逐年或者比較明顯的回落?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收入不斷增長,財富不斷積累。中國從過去的溫飽階段逐步發展過渡到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在這個過程當中居民的消費結構在不斷加快升級。什么意思呢?老百姓消費支出中用于食品這種必需品的消費權重有所下降,把更多的消費支出用到一些耐用消費品特別是一些服務類的消費當中。我們講吃穿住行,現在大家要吃得安全、穿得時尚、住得舒適、行得便捷,實際上是消費升級的一種反映。
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或者富足國家的恩格爾系數一般在20%-30%之間。從這個數據情況來看,我國恩格爾系數確實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但反過來,不是說恩格爾系數進入這個水平就是發達國家了。因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為發達國家,除了恩格爾系數以外還有很多的指標,比如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人均GDP水平、國民收入分配情況、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預期壽命等指標,特別是人均國民收入。2017年,盡管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按平均市場匯率來算還不到9000美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我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所以,發展仍然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對這些我們還是要有清醒的認識。謝謝。
路透社記者:
出口從去年以來一直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1-2月份出口也保持比較強勁。但是現在特朗普總統計劃要在一系列產品上施加高關稅包括鋁、鋼,有可能會引發貿易戰。這種背景下您覺得今年對我們的出口會不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謝謝。
毛盛勇:
這個問題是現在比較關注的焦點問題。兩會期間很多記者都跟相關部門提過類似的問題,談一談我個人的理解。
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2017年的情況來看,經濟“三駕馬車”里內需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90%,說明內需是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決定因素。當然,2017年經濟增速的回升和外需貢獻的提升關系也很大。2018年前兩個月,人民幣匯率小幅上升,而且世界經濟不平衡不確定因素還比較多,為什么出口還能保持比較快的增長,我覺得有幾個因素:
第一,世界經濟經過多年的調整后,復蘇的態勢越來越明朗,而且是全面的復蘇,國際有這方面的共識。除了世界經濟的復蘇以外,全球貿易增長速度也呈加快的趨勢,世界貿易最新的數據,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超過兩位數。我覺得這是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
第二,中國的出口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我國一般貿易出口的比重在不斷提高,而且出口產品在不斷提質,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在不斷提高。我覺得這是兩個方面的綜合反映,第一方面,外部環境在改善,第二方面,我們自身在不斷練內功,產品結構在優化,貿易在不斷向優進優出的方向邁進。這樣的情況下,2018年,我國出口形勢還是有望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至于你說的中美貿易,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單一經濟體,兩國在長期的經貿合作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經貿關系,特別是經濟的互補性很強。企業會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來進行市場交易,現在的經濟發展格局更多的是市場競爭的結果。特別是當前世界經濟呈現出較好的復蘇態勢,作為負責任的兩個大國,應該更多承擔起這種國際義務,更好地推動全球經濟順利走向更好的發展前景。謝謝。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記者:
我請問一個GDP統計方面的問題。有輿論認為,實際上我們對于國民經濟像GDP方面的統計并不全面甚至于低估了,比如包括民間的自有住房,可能很多租賃的額度規模已經比較大,但是并沒有納入統計體系里。這樣類似的問題導致現有統計的GDP被低估,可能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也存在被低估的問題。
毛盛勇:
首先糾正你一個觀點。因為社會上也有一些學者說這個問題,說中國的居民自有住房沒有納入到GDP核算里面,這個是不對的。居民自有住房是什么意思?GDP是核算生產活動,比如在市場中租房子住要付租金,就核算進去了。還有一部分是住自己的房子,住自己的房子就沒有市場交易行為發生,有人認為沒有被納入到GDP的核算里,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國在GDP核算中已經考慮了居民自有住房。自有住房的核算方法,國際上有多種,關鍵是要看是用成本法還是用虛擬租金法,用哪一種方法更能真實準確地反映中國居民自有住房的基本情況。
第二,全國GDP核算數據是真實可信的,為什么這么說?我覺得有幾條:
一是我國GDP核算的方法和國際接軌,也是前沿的、科學的,具有國際可比性,這一點國際機構認可、國外同行也是高度認可的。去年,國家統計局根據聯合國推出SNA2008,結合中國實際制定出了《中國國民賬戶體系2016》。去年和前年我們就把一部分能夠帶來預期收益的研發支出計入GDP,下一步還會進一步完善其他方面的核算。
二是現在基礎數據的質量在改進。這幾年國家統計局推進聯網直報,“四上”企業通過聯網直報系統直接把數據報到國家統計局,中間市縣省一級是沒有辦法修改和填報數據的,數據直接從起點到達終點。小規模企業是由國家統計局統一設計抽樣方案,由國家統計局直屬的調查隊獨立調查、獨立上報。所以大塊頭的企業直接報給國家,小塊頭的企業是國家統計局直屬的調查隊進行科學抽樣調查。所以基礎數據的質量是在提高的。而且數據上報后,我們還要加大對統計數據的校驗,包括對發現的異常值進行再檢查,查找原因進行核實。還要進行數據嚴格評估,相關專業司和核算司都要對數據進行校驗,應用相關指標進行認真分析。在數據收集加工集成的過程中有嚴格的過程質量管理。此外,統計執法更加嚴格,統計工作的外部環境也在不斷優化,特別是中央出臺《關于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真實性的意見》,以及《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辦法》后,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進一步優化了統計工作環境。所以,核算方法科學,基礎數據質量提高,過程質量嚴格管理,再加上統計執法加強,全國GDP數據質量是可信的。
講一個簡單的例子。改革開放近4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家都有切身感受,國際社會也高度認可。經濟社會發展的統計數據客觀真實地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些變化和趨勢。
當然,要看到地方加總GDP跟全國GDP的數據還不完全銜接,但差距在逐步縮小,2016年地區加總GDP比全國要高3.6萬億,2017年進一步縮小。2019年將正式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制度,國家統計局統一組織,各地參與。核算方法全國統一,基礎數據清晰不重復,可以更好地實現地區數據和全國數據的協調,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為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為社會公眾更多更好地使用統計數據提供優質統計服務。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