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發改委等十部委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這是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外部環境也是復雜嚴峻,政策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保持消費平穩增長。十部委聯合出臺的《實施方案》,是適應新形勢需要,促進消費平穩增長所采取的一個具體行動。
方案要求,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堅持扶優扶強的導向,將更多補貼用于支持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鼓勵發展高技術水平新能源汽車。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政策的刺激效果較溫和,有利于地方政府調動促進汽車消費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居民的購車消費信心,有利于逆周期調節而穩定經濟增長。
一 、促進消費的政策體系完善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指出:
依靠改革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實行鼓勵和引導居民消費的政策,從供需兩端發力,積極培育重點領域消費細分市場,全面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引導形成合理消費預期,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消費生產循環更加順暢。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以供給提升創造消費新增長點的循環動力持續增強,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居民消費率穩步提升。消費結構明顯優化。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服務消費占比穩步提高,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逐步下降。消費環境更加安全放心。社會信用環境明顯改善,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消費者維權機制不斷健全,重要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全面建立,消費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消費者滿意度顯著提高。
一、總體要求
二、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
三、健全質量標準和信用體系,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四、強化政策配套和宣傳引導,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
2018年10月11日,國務院頒布的《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明確:
消費是最終需求,促進消費對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破解制約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消費是最終需求,促進消費對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破解制約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一、進一步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
二、完善促進實物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體系
三、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產品和服務標準建設
四、建立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
五、優化促進居民消費的配套保障
六、加強消費宣傳推介和信息引導
2019年1月29日,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明確
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加快轉型升級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以高質量的供給催生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消費平穩增長,特制訂如下方案。
具體措施是
一、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
二、補足城鎮消費供給短板,更好滿足城鎮化和老齡化需求
三、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拉動城鄉消費聯動發展
四、加強引導支持,帶動新品消費
五、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高品質消費需求
六、完善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消費市場環境
二 、應該有針對性的促進汽車消費
原因1:購車是可選增量消費
購車是可選增量消費,是政策刺激的最重要的落腳點,而且是問題壓力最大的地方,因此需要刺激汽車消費。
從2018年消費數據看,消費不旺的問題仍較突出,抑制房地產漲價和高銷量增長,保證車市消費的合理增長的聯動意義重大。12月車市消費負增長,而未來汽車消費額度巨大,拉動消費龍頭效果突出。2018年高基數壓力難以改變,2019年應該有政策支持汽車消費。
原因2:汽車消費有逆周期調節功效
2018年的汽車消費相對低迷,入門級消費依舊不足,中高端消費升級表現突出,這有利于逆周期調節經濟。2018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9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2%,汽車消費下降8.5%,汽車的消費在2018年異常低迷。2018年1-12月的汽車消費在2017年逐步抬高的基數下達到增速-2.4%,其中12月的汽車消費增長-8.5%, 12月較11月稍有改善。2019年的汽車消費有希望合理回升。
原因3:消費普及不足-促進農村縣鄉汽車消費
汽車消費要考慮補短板和改善消費質量,因此從農村的消費升級較突出。
汽車消費的區域下沉趨勢近期緩慢。目前體現出限購城市和大城市的汽車市場表現較強,。小型城市和縣鄉市場的乘車需求二線偏弱,
尤其是隨著房地產的爆發式增長,中小城市房價暴漲,消費者不理性購房,加之貨幣化棚改,導致居民購車資金嚴重轉移購置房地產,形成巨大的債務壓力,抑制車市發展,。
目前并非消費者不想購車,而是消費者購車的錢去買房了,而購車消費信心不足,未來中小城市車市會逐漸恢復。此次的發改委等十部委政策應該是促進信心的。
三 、汽車促進消費政策溫和
(一)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按規定放開報廢汽車五大總成再制造再利用。有條件的地方可依托市場交易平臺,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同時購買新車的車主,給予適當補助。
對淘汰更新老舊柴油貨車、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等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成效顯著的地方,中央財政在安排相關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支持。
分析:強調換車需求的釋放,促進報廢更新。環保治理推動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措施進一步強調報廢更新的補貼落實。有利于報廢車輛的增長,減少社會老舊車輛。雖然報廢舊車的一般還是買二手舊車,但推動新車的購車。
(二)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堅持扶優扶強的導向,將更多補貼用于支持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鼓勵發展高技術水平新能源汽車。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擴大通行范圍。
分析:強調扶植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這樣有利于2019年補貼標準的提升,期待有1.1倍的電池能耗指標出臺,雖然多給消費者些補貼,但促進技術提升。
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能有效提升電動專用車的消費,對新能源專用車是利好,因此我也看好新能源車的專用車發展。
(三)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 3.5 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分析:強調報廢三輪汽車,這是很好的改善柴油低速車污染的問題,同時如果納入低速電動車,將對卡車和小排量SUV有很好的促進。
購買 3.5 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的概念應該有微型A00級電動車為好。今年的A00級電動車能否爆發,這個政策機會很大。
(四)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在評估河北、遼寧、河南、云南、湖北、新疆 6 省區放開皮卡車進城限制試點政策效果基礎上,穩妥有序擴大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
分析:皮卡車進城政策的效果應該是針對農民,這是很好的事情。但皮卡屬于大排量汽油車或柴油車,柴油車進城本身要受到限制,能否柴油皮卡也能不受環保限制的在城里低速行駛,這是考驗城市環保的態度了。因此擴大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一定會穩妥有序。
(五)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嚴防限遷政策出現回潮。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二手車,落實適用銷售舊貨的增值稅政策,依照 3%征收率減按 2%征收增值稅。
分析:二手車的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對大城市的消費升級促進巨大,這是近兩年豪華車高增長的重要支撐,未來豪華車的升級表現仍會較好。
銷售舊貨的增值稅政策,依照 3%征收率減按 2%征收增值稅的力度也算較好,畢竟少交了稅。但私人交易舊貨是免稅的,未來還是黃牛的成本優勢仍存,政策潛力還有提升空間。
(六)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已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地方,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可適度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更好滿足居民汽車消費需求。
分析:限購松綁也是很好的政策。已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地方,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這其中應該有放松傳統車限購指標的潛力,畢竟目前的限購地區的購車群體上外地牌照,損失限購城市稅收。未來消費稅改到銷售地方征收,歸當地政府分成使用,到那時的限購松綁政策就是給當地政府送錢,其政策的未來潛力很好。
政策明確:有條件的地方可適度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更好滿足居民汽車消費需求,這實際是北京的巨大的機會,北京的前幾年的限購政策下的電動車指標放空幾年,浪費了幾萬臺的指標,這次北京消費者可以有6萬臺之外的增量指標了,這是很好的事情。
2015年北京有3萬個新能源指標,按照個人指標2萬個、單位指標1萬個分配。2014年至2017年逐漸遞增配置示范應用新能源指標的分配方案,配額分別為2萬、3萬、6萬、6萬。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指標額度均為6萬個,單位和個人配置比例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配。
2015年北京新增電動車2.35萬輛,配置指標4.8萬輛,而實際上牌量只有1.56萬輛。也就是說,2015年有2.45萬人拿到新能源車指標還沒買車。
四、政策效果對消費信心是很好的促進
受到前期的限購等政策的干擾,鼓勵汽車消費也是需要明確態度的,這次發改委等10部委文件對糾正社會對汽車消費的錯誤認識很有意義。
中央的態度就是對汽車消費的促進,信心很重要。目前的公共交通盲目發展,而合理的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和諧發展是很有必要大的。限購城市和縣鄉農村市場都是急需汽車普及的。
目前國家和地方和百姓都缺錢,因此希望簡單的撒錢刺激消費也是不現實的,因此溫和的刺激消費也是很好的做法。
改變體質和機制的障礙還有很多工作,尤其是政府內部的統一觀點和利益平衡。尤其是建議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地方政府的購車消費中獲利較少,應該吧消費稅和購置稅的分成給地方一些,讓地方有利于鼓勵汽車消費。
五、 建議增強對首購群體的消費促進
目前消費政策是“穩總量,提質量”,這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同時最好兼顧首購需求。目前的車市低迷主要是普通居民的債務壓力較重,樓市債務導致百姓負債率達到40%以上。2018年中國商品房銷售額近15萬億元,與全球經濟體GDP相比,可排第8位。購房者平均年齡為29.5歲,其中80前購房者忙著換房,80后多為首次置業。2018年購房者平均月供占收入比約為41%。首次置業和投資群體償債壓力大,低收入者杠桿更高,平均月供收入比為43%。
此次政策鼓勵的是換購消費較多,有利于消費升級,。目前自主品牌需要的是消費普及和普通百姓的購車提升,入門級自主品牌SUV應該是縣鄉農村市場的消費主力,未來沒有三輪車也最好能鼓勵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