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后,西雅特再次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被關注的焦點。
近日,記者從西雅特旗下的多位授權經銷商處了解到,眼下西雅特進口車在國內早已無車可售,原因在于大眾汽車集團從去年第四季度已暫停了西雅特品牌的車型進口。
2012年3月,西雅特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有媒體報道稱,近兩年西雅特在中國市場銷量僅為3000輛左右,銷量和品牌知名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對此,西雅特品牌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眾汽車集團認為,西雅特在中國市場的各種預期“均已達成”。在這位人士看來,西雅特在華兩年,只為專注于一件事:“收集數據,尋找定位”。
“最遲兩周內,西雅特將發布在中國市場的新戰略。”上述西雅特品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西雅特在華“第二階段”戰略即將擇日發布。
從種種信息看,西雅特的新戰略或與國產有關。有分析指出,在大眾強有力的擴張下,中國市場還需要低端品牌進入,也許西雅特未來的主銷市場定位是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低端品牌。
“西雅特品牌從未放棄過中國市場。”上述西雅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如是表示。對于中國市場給予西雅特品牌的市場機會,汽車分析師鐘師認為,“已經不多了”。
去年11月進口業務已停
2012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將旗下最后一個乘用車品牌西雅特導入中國,以進口車形式銷售。這個誕生于西班牙的汽車品牌,主打高性能運動市場,目標消費者定位于年輕消費人群。基于對市場的初步判斷,西雅特將在華“第一階段”的任務定義為品牌打造和網絡建設。
兩年之后,兩方面的成效均難言樂觀。在網絡建設方面,2012年4月24日,西雅特分布在長沙、成都、重慶、南京、深圳、蘇州、武漢和鄭州的首批8家城市展廳同時開業。除了上述經銷商,隨后西雅特官網上還出現了廣州、廈門和南寧等第二批經銷商。如今,這些經銷商難覓蹤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咨詢了西雅特官網上的11家經銷商,除了成都和鄭州店之外,所有電話無法接通。進一步調查后,記者發現,重慶西雅特已改頭換面銷售江淮品牌,深圳西雅特原地址改銷謳歌。
成都西雅特經銷商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全店沒有西雅特品牌任何車型銷售;同時,由于不確定到店時間和車型價格,目前不接受任何預定。“估計現在全國都沒有西雅特車型銷售了。短期內也沒有新車到店。”
位于鄭州的西雅特經銷商,目前僅有少量三門版伊比颯和歐悅搏庫存,預計4月就會售罄。
記者從相關進口車渠道了解到,從去年11月份開始,西雅特品牌就已停止進口。這也意味著在近半年的時間里,西雅特一直在消化庫存車輛,沒有任何新車型入華。
“一個汽車品牌經銷商一年的運營費用不會低于1000萬元,以西雅特這樣的銷量預期,主機廠和經銷商的虧損程度基本一邊一半。”一位汽車流通領域的專家向記者表示,這樣下來,經銷商所剩無幾也在情理之中。
對此,上述西雅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雅特在中國市場第一階段的銷售時間就為18個月,也就是到去年9月,第一階段的銷售計劃已經“暫告一個段落”。而第二階段的計劃正在醞釀發布。
作為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西雅特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一直依靠大眾進口車。但是,西雅特由于品牌知名度較低,市場銷量一直未能達到預期,不得不降價銷售。
2012 年11月,西雅特旗下首款進入中國的車型Leon,打出“全系7折”的讓利優惠。同年,西雅特向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包銷”了2000輛Leon車型,而 當年西雅特在華銷量約為2200輛。2013年,西雅特一共向中國消費者交付了1100輛汽車,平均旗下每家4S店年銷量僅為兩位數,平均單店月銷量不足十輛。
在中國市場將有新模式
“西雅特在中國市場將有新的(發展)模式。”上述西雅特品牌相關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可能會進口與國產在渠道上“并存”。
從2013年開始,大眾汽車集團啟動對西雅特品牌的市場調研,眼下計劃啟動西雅特在中國市場的全新戰略。
“這并不是對西雅特在華兩年嘗試的否定,而是經過18個月的市場嘗試后,西雅特品牌在中國市場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上述西雅特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這一市場戰略有望在兩周內發布。
“在中國這兩年的時間,西雅特可以說浪費了。”汽車分析師封士明告訴記者,對于一個已經進入中國兩年的品牌來說,由于銷量不佳導致市場存在感微弱,更難談影響力。
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告訴記者,西雅特在中國市場定位有些尷尬,相較于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其他品牌,西雅特過于“小眾”。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西雅特有意更正產品戰略,除了現有的A0級、A級和MPV車型外,西雅特已多次提及的SUV車型引入計劃將提速。
記者還了解到,西雅特品牌在中國陷入尷尬的原因之一是,在西雅特國產路徑的選擇上,大眾中國考慮的因素很多,僅依靠國產顯然不會令大眾(中國)滿意。
“與斯柯達不同,西雅特不會放棄進口的銷售模式。”上述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也就是說,無論未來國產落戶哪家合資企業,大眾中國對于西雅特品牌和渠道的把控都不會輕易放手。
曾錯失國產良機?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西雅特與中國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6年,即在斯柯達品牌宣告國產后不久,當時大眾中國有意啟動西雅特品牌的國產計劃。
推動這一進程的是2006年時任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西雅特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埃里希·施密特。
施密特早在上世紀90年代曾擔任奧迪公司管理工作是董事會成員,后擔任一汽-大眾董事,負責采購和中國事務。2006年,他開始擔任西雅特董事會主席,由于了解中國市場,他依舊兼任奧迪董事會管理成員,負責奧迪在中國市場的事務。
在施密特的牽線下,西雅特與中國市場有了一次親密接觸。據記者了解,彼時,大眾曾組織部分供應商前往西班牙,并有一汽-大眾的供應商表達了對西雅特品牌的興趣,當時也曾經商討關于將“西雅特落戶一汽-大眾佛山基地”的相關事宜。
不過,這次短暫接觸最終伴隨施密特的卸任而被束之高閣。此后,西雅特品牌忙于重整歐洲已無暇顧及中國市場,直到大眾汽車集團執行副總裁蘇偉銘強勢推動。
在西雅特 “二次入華”的過程中,蘇偉銘被認為是最關鍵人物。2012年3月,西雅特品牌第一次亮相中國。
“大眾在中國市場有很多車型選擇,無論是上海大眾朗逸,還是一汽-大眾旗下眾多的走量車,都可以完成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鐘師告訴記者,西雅特“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承擔這一任務。
然而,西雅特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自我救贖已迫在眉睫。“要么國產,要么離開中國市場”——去年,來自德國的媒體輿論就已經為西雅特開出“藥方”。
但大眾在華的合資伙伴對于西雅特國產的落戶還沒有得到肯定的答案,而大眾中國已經做好長線準備。
【簡評】“即便國產,已是兩年后的事情。”一位熟悉西雅特品牌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而在此之前,以大眾中國為主導的西雅特市場拓展計劃將不會改變。而大眾能否依靠中國市場重振西雅特品牌,仍是個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