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討論中國汽車保有量發展狀況,預測中國汽車保有量的飽和值;對制約汽車保有量發展的胡煥庸線(Hu line)以及其他相關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1 中國汽車保有量狀況
最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數據稱,截至2018年9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22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2.35億輛,私家車保有量1.84億輛。此信息發布后,圍繞有關“中國汽車保有量發展及其飽和值究竟是多少”的議題,引起了行業分析專家不同觀點的討論。例如,有的專家認為,如果按千人汽車保有量400輛,那么未來中國汽車保有量能達到6億輛;也有的專家認為,按千人汽車保有量估算的理論已過時,預測汽車保有量的飽和值,更要依據有用土地面積(平方公里)來估算;還有的專家提出汽車保有量發展應受到能源安全、城市擁堵、耕地面積紅線等問題制約等不同觀點。其中也有些專家觀點是基于產業外部條件一成不變前提下,來考慮汽車保有量變化的。
不管如何,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人口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中國人口總數為13.9008億[1]。以此得到,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為169輛(2014年統計數為106輛),發展很快,已相當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了。如再按每平方公里進行統計,中國一線城市局部區域的汽車密度有的已超過國外同類城市水平。因此,有關中國汽車保有量發展空間問題備受關注,也是不言而喻的。
2 中國汽車保有量發展預測
2011-2013年筆者參加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政策研究會組織的“中國汽車發展戰略研究”[2]課題討論和研究。該課題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對宏觀經濟、市場經驗、消費水平、產業供給、外部因素和政策影響等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并根據汽車不同階段銷量走勢規律和因素疊加分析,作出的中國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的預測如下:
保守預測是,2020年汽車的產銷量2400萬輛,復合增長率5%,保有量達到2.3億輛;中庸預測是,2020年汽車的產銷量3100萬輛,復合增長率8%,保有量達到2.8億輛;樂觀預測是,2020年汽車的產銷量3550萬輛,復合增長率9%,保有量達到3.1億輛。中國汽車普及初期為2010~2020年,到2020年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能達到200輛左右,2020年后進入普及后期。
課題研究還綜合從國土面積、石油資源、人口特征等方面考慮,達成了中國未來三個汽車保有量飽和值:(1)保守預測,2030年產銷量達到峰值,汽車保有量達到3.0億輛;(2)中庸預測,2035年產銷量達到峰值,汽車保有量達到4.5億輛;(3)樂觀預測,2038年產銷量達到峰值,汽車保有量達到6.0億輛(見圖1)。
圖1 中國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預測
當時絕大多數國內研究機構和國內跨國公司研究機構的專家觀點,都傾向于該課題研究提出的中庸預測值4.5億輛保有量。筆者也認為從中庸預測曲線的走向看,其產銷量和保有量也比較接近當前汽車市場情況。
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筆者認為,如果產業外部各方面條件具備,未來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可能會達到6.0億輛,其中4.5億輛是汽車保有量(占75%)。屆時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可能達到320輛。
3 關于胡煥庸線的困惑
有專家認為,由于中國94%的人集中在近44%的國土面積上,預測汽車保有量發展先要考慮中國人口密度分布,考慮中國有用土地面積上的汽車密度(輛/km2),現在中國城市的這個指數已很高。有關中國汽車保有量還有沒有進一步發展空間的討論,似乎關乎胡煥庸線能否打破的議題。
圖2 胡煥庸線(Hu line)
1935 年,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提出了著名的黑龍江璦琿(現黑河)——云南騰沖的人口地理分界線。線東南方36%的國土居住著96%人口,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64%的國土居住著4%人口,人口密度極低。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即著名的胡煥庸線(Hu line)。胡煥庸線刻畫了中國人口的空間特征,揭示了東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存在巨大懸殊的事實(由于版圖不同,胡煥庸線的現況如圖2)。面對中國這個國情,李克強總理曾指出:“城鎮化關系到中國現代化的成敗,胡煥庸線是個經濟地理問題,應不應該打破?能不能打破?
部分專家認為,對于胡煥庸線,一般來說有可能突破。所謂突破,是指基本分界還存在,對界限有所修改。也有部分專家認為,胡煥庸線有可能打破(例如美國通過開發西部地區,已打破了“胡煥庸線”)?!按蚱啤焙鸁ㄓ咕€和“突破”胡煥庸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3]
專家認為,“打破”或“突破”胡煥庸線,都要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國土空間利用質量的均衡不能用統一的指標來衡量,要依據國土空間的本底和屬性區別看待。按照黨的“十八大”對國土空間的劃分,將生產空間、生態空間和生活空間賦予不同的空間利用質量內涵,制定科學合理的衡量標準和城鎮化目標,最終在城鎮化質量格局以及國土空間利用質量格局的地圖上將會找不到這樣一條斜線。因此,第一地理本性(氣候、生態、資源、地質)鎖定的胡煥庸線,要靠第二地理本性(包括交通和人口—產業聚集)、第三地理本性(信息化條件)來突破,或者在一定條件下打破。(來源:朱盛鐳 乘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