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求
做好明年各項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特別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著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立足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全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制造業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強化創新驅動、改革推動、融合帶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實現工業通信業持續健康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電信業務總量、互聯網行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50%、30%和13%左右。
工作任務
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
統籌推進“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實施,促創新、強基礎、補短板、抓示范,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步伐。(1)扎實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突出協作化、市場化、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導向,開展對已成立國家級中心的評估考核,遴選3家左右條件成熟的省級中心升級為國家級中心。實施知識產權推進計劃,培育知識產權標桿企業。抓好有關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啟動實施,做好重大專項2020年后梯次接續的系統布局,充分發揮專業化項目管理支撐作用。(2)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繼續開展“一攬子”突破行動,集中力量解決動力電池系統等50項左右關鍵瓶頸。擴大實施“一條龍”應用計劃,搭建供需平臺,啟動機器人關鍵部件、存儲器等重點產品、工藝示范應用。支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促進“四基”企業加速成長。(3)實施新材料產業2018年“折子工程”。加快建設新材料重點平臺。發布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集聚區目錄,力爭實現5-8類重點新材料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典型應用示范成果。建立重大技術裝備和新材料協同創新的政策機制,完善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出臺促進新材料推廣應用的政策措施。(4)加快重大裝備發展。開展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關鍵系統部件示范應用。穩步推進C919大型客機研制,開展大型客機發動機驗證機整機試車。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加快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大型高端農機裝備、高端醫療裝備、大型海上風電機組等重大裝備研制。完善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補償機制,落實好重大技術裝備和科技重大專項進口稅收優惠政策。(5)推動設立“中國制造2025”產業發展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支持重點領域發展和重大工程實施。(6)高標準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發布示范區評估指南,建立考核評價和動態管理機制。健全“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實施機制,推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轉型提升,抓緊謀劃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作,推動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
二、統籌發展、管理與安全,全面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抓住網絡信息技術革命的重大機遇,構建技術、設施、安全的強國基礎“鐵三角”,打造數字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1)開展網絡強國建設三年行動。啟動一批戰略行動和重大工程。(2)進一步提升網絡供給能力。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加快百兆寬帶普及,推進千兆城市建設,實現高速光纖寬帶網絡城鄉全面覆蓋、4G網絡覆蓋和速率進一步提升、移動流量平均資費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成本進一步下降。完善國際通信網絡出入口布局,完成互聯網網間帶寬擴容1500G。推動三網融合全面展開。(3)扎實抓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全面完成13萬個行政村光纖寬帶建設和升級改造,提前實現“十三五”有關任務目標。完善電信普遍服務長效補償機制。(4)加快構建信息領域核心技術體系。抓好“核高基”、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等科技重大專項。扎實推進5G研發應用、產業鏈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補齊5G芯片、高頻器件等產業短板,完成第三階段測試,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標準。(5)強化信息通信市場監管。加強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更大力度保護個人信息和網絡數據安全。開展VoLTE號碼攜帶技術試驗,研究制定號碼攜帶全國推廣方案。實施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促進IPv6產業發展。繼續推進垃圾短信、騷擾電話、虛假號碼治理。縱深推進防范打擊通訊信息詐騙,用好管好攔截系統,積極研究應對網絡詐騙等新問題。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技術支撐。推進建設“互聯網+應急通信”全方位綜合保障體系。(6)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強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安全審查、數據跨境評估,體系化推進網絡環境治理。制定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指導性文件。(7)加強無線電頻率規劃和電波秩序維護,協調保障5G和車聯網等重點行業、重大工程用頻需求以及重大活動的用頻安全。深化拓展特殊通信和黨政專用通信保障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和網絡反恐維穩等工作。
三、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數字經濟。
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數字經濟發展。(1)開展工業互聯網發展“323”行動,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推進大型企業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兩類應用、構筑產業、生態、國際化三大支撐。設立專項工作組和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推動相關部門和地方細化方案措施。(2)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一期工程,開展網絡化改造、平臺體系、安全體系、IPv6等集成創新應用。設立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管理機構,打造安全可控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3)制訂出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建設一批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測試床,培育5家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百萬工業企業“上云”行動,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4)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提升工程。制定出臺工業互聯網安全指導意見,健全安全標準體系。加快建設工業信息安全態勢感知、信息通報平臺,引導鼓勵企業提升安全意識和防護水平。(5)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新遴選100個左右試點示范項目,開展基礎共性和行業應用標準試驗驗證。制定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規范條件。加大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民爆等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推廣力度。(6)實施制造業“雙創”專項,支持一批制造業“雙創”示范平臺,建設信息物理系統測試驗證平臺。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培育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建設和貫標推廣。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遴選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7)推動出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指導性文件,鼓勵發展共享經濟。實施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傳感等技術研發和綜合應用,豐富發展高端智能產品。加快發展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實施“芯火”創新計劃和軟件“鑄魂”工程,研究出臺新形勢下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8)深入貫徹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完善大數據標準體系,深化大數據行業應用,大力發展工業大數據。推動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大數據示范基地建設,引導地方因地制宜發展大數據,加快構建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
四、聚力提質量增效益,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傳統產業是結構調整的重點,要通過引入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使之煥發巨大生機和活力。(1)大力破除低端無效產能。分解落實年度鋼鐵去產能任務,加強對重點省份的督導檢查。建立打擊“地條鋼”長效機制,堅決防止死灰復燃。推動出臺有效處置“僵尸企業”以及金融債務處置的意見。做好鋼鐵等重點行業的產能置換,鼓勵先進企業兼并重組并淘汰落后產能,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倒逼落后產能退出。(2)深入推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瞄準國際標準,在家電、化妝品、服裝家紡、家具等重點行業,建設一批消費品工業個性化定制和創新示范服務平臺,推動民族品牌振興。開展原材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加快形成先進基礎材料供給能力。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在航空、汽車等領域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支持產業集群增強區域品牌競爭力。(3)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全面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利用綠色信貸和綠色制造專項建成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示范標桿。開展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加強工業節能監察,繼續做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進高端智能再制造。(4)優化企業轉型升級環境。制定出臺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指導性文件。研究提出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措施,鼓勵優勢企業加大兼并重組力度。開展“向企業送管理”和示范推廣活動,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培育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制定新時期制造業創新設計發展指導意見,啟動創建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加強新產業新產品標準供給,加快中國標準走出去。(5)推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積極落實“三大戰略”,修訂發布產業轉移指導目錄,搭建產業轉移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大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指導制定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推進雄安新區和冬奧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力度,確保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在2018年底前全部啟動。扎實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年建設,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網絡扶貧,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五、發揮消費和投資有效作用,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鞏固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勢頭。(1)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支持企業瞄準國際標桿,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質量效益和本質安全水平。(2)推動落實發揮民間投資作用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指導意見,激發民間投資活力。(3)推動信息消費擴大升級。制訂發布信息消費發展指南,深化國家信息消費試點示范城市創建,持續優化信息消費環境。推動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區塊鏈等熱點產品及服務創新研發。加快消費電子智能化轉型,實施超高清視頻產業創新工程,帶動超高清視頻產業整體升級。拓展電子產品在交通、海洋、醫療等領域的新型示范應用。(4)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制定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目錄。推動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大型郵輪、智能船舶、清潔能源船舶及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和規范機器人、民用無人機、增材制造、智慧健康養老、安全產業、應急產業等健康發展。抓好新能源汽車雙積分管理辦法的實施。推進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計劃,鼓勵和引導綠色產品消費。(5)進一步深化產融合作。完善與一行三會、各類金融機構合作機制,推廣國家產融合作城市試點經驗,支持地方搭建產融合作服務平臺。推動建立“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內企業上市綠色通道。(6)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做好國內外經濟金融政策動態變化對工業通信業經濟運行的影響分析,協調解決經濟運行重大問題。建立工業新舊動能轉換評價體系。落實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行動計劃。(7)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拉美地區等的戰略對接和政策對話,推進境外合作園區建設。穩妥推進汽車、工程機械、電子、冶金、建材、紡織等領域國際產能合作,妥善應對貿易與投資摩擦。做好古巴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建議后續實施工作。
六、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推動國防科技工業深深植根于國家科技和工業基礎,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1)著力筑牢先進裝備保障能力。深入實施國防科技工業強基工程,組織好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高分專項、北斗導航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抓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重大事項組織協調,確保完成重點型號科研生產任務。(2)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落實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實施專項行動計劃,推進軍品科研生產能力調整,完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準入退出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和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造。(3)健全國防科技協同創新和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優化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加強與相關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編制年度“軍轉民”和“民參軍”技術產品目錄。聯合軍地部門舉辦第三屆中國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應用大賽和第四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做好國防科學技術獎勵工作。(4)大力推進軍民資源統籌共享。進一步促進軍工重大試驗設施、高端科研儀器、國防科技工業創新基地向社會開放,加強新建實驗室和重大試驗設施的軍民統籌。加快現行軍工標準修訂和關鍵領域標準研制,優先采用適用的民用標準。擴大軍民通用標準試點范圍。完善國防科技成果降密解密制度。(5)推動重大示范項目建設。促進關鍵新材料、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網絡空間安全等領域的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兼顧軍民雙方需求,大力發展核能、衛星應用、民用飛機、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等軍民融合產業。推進航天領域軍民融合示范試點,加快北斗產業化,落地一批軍民融合重大工程。高標準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6)支持部屬高校突出國防特色,面向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方向和重點任務,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強基礎前沿研究,開展行業企業精準對接,承擔重大專項任務,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培育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
七、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必須勇于變革、勇于創新,努力提升開放水平,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1)推動降費減稅。深化涉企保證金清單管理,拓展全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查詢系統查詢內容和功能,完善調查和舉報平臺。(2)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實現網上“一個窗口”辦理。拓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新技術新業態采取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建設工信大數據。(3)加快重點領域改革。研究進一步放開電信競爭性業務,實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做好電信、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中國煙草總公司公司制改革。深化鹽業改革。支持部屬高校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開展新形勢下科研能力建設,推進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試點,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4)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綱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大力推進鹽業、電信、稀有金屬、道路機動車輛、原子能等重點立法進程。(5)完善產業政策及實施機制。推動出臺新時期加強產業政策工作的意見,強化產業政策評估。開展反壟斷和公平競爭審查。加強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研究,強化政策儲備。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積極發展工業文化。開展“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加強行業新型智庫建設。支持協會發揮橋梁紐帶和支撐作用。(6)全面落實新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融資服務體系和運行監測體系,推進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建設。(7)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加大制造業開放力度,健全產業安全審查機制,加強政策法規WTO合規性審查,在享受“中國制造2025”政策支持方面,依法給予外資企業同等待遇。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領域國際化布局。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5G、車聯網、中小企業、民用航空、核與航天、網絡安全等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做好禁化武履約、控煙履約工作。
八、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切實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進一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1)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要求,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和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在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全面貫徹落實。(2)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主動性。(3)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更加注重突出政治標準。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培養專業能力,增強“八項本領”。認真做好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工作,提升機關后勤服務保障水平。(4)深入實施“黨建強基”工程,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創新組織活動方式,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切實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進黨務公開,擴大黨內民主,強化黨內監督。(5)加強作風建設,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修訂部黨組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規章制度,持之以恒抓“四風”整治,拿出過硬措施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舊頑疾。深化政治巡視,發揮巡視利劍作用。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大審計檢查力度,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和內部控制。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嚴肅問責,緊盯關鍵少數,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